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炜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淮南新康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骨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滑脱
  • 2篇植骨
  • 2篇植骨融合
  • 2篇椎体
  • 2篇椎体间
  • 2篇椎体间植骨
  • 2篇椎体间植骨融...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分析
  • 2篇滑脱
  • 2篇骨融合
  • 2篇固定器
  • 2篇复位
  • 2篇复位固定
  • 2篇复位固定器
  • 2篇钢板

机构

  • 3篇淮南新康医院
  • 3篇安徽省淮南新...
  • 1篇淮南市东方医...
  • 1篇淮南济民医院
  • 1篇淮南东方肿瘤...

作者

  • 6篇王炜
  • 4篇余涛
  • 4篇曹克银
  • 2篇杜威
  • 1篇徐贤奇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泛长江流域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DRFS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体滑脱症(附18例临床报道)
2008年
目的探DRFS撑开复位系统及椎体间植骨融合在腰椎体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腰椎滑脱患者行DRFS手术,术后随访5~18个月。结果滑脱率术前平均35%,术后平均5%,植骨融合率94%,断钉1例;综合评价优良率94.5%。结论DRFS复位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固定可靠。椎体间植骨融合用骨量少,取骨方便,融合率高。
史方悌侯家芳曹克银渠继武王炜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体间植骨融合
DRFS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附18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 DRFS 撑开复位系统及椎体间植骨融合在腰椎体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腰椎滑脱患者行 DRPS 手术,术后随访5~18个月。[结果]滑脱率术前严均35%,术后平均5%,植骨融合率 94%,断钉1例;综...
史方悌曹克银渠继武孙全球王炜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体间植骨融合
文献传递
锁定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42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42例48足采用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48足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8个月。按Maryland标准进行评定,优38足占79%,良8足占17%,可2足占4%,优良率达96%。结论: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具有类似外固定支架固定的坚强稳固性,最大限度恢复了跟骨的形态、关节面平整及Bohler角、Gissane角和Perie角,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余涛连绍函渠继武史方悌王炜杜威
关键词:跟骨骨折
应用陶对陶人工全髋置换术27例早期疗效和临床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陶对陶全髋关节假体行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应用该技术。方法:对27例(30髋)陶对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应用Harris评分以评估髋关节功能,记录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7~36)个月,30髋的 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从术前47(33~52)分到术后3年的86(57~97)分,最后一次随访时为95(62~100)分,2例患者术后轻微疼痛,无严重疼痛的发生。结论:陶对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令人满意。
余涛渠继武史方悌王炜杜威徐贤奇
关键词:髋关节疾病关节假体临床疗效
链锁式张力带的设计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链锁式张力带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89例髌骨骨折,27例尺骨鹰嘴骨折,1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6例肩锁关节脱位,12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使用链锁式张力带进行治疗. 结果 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克氏针滑移、钢丝断裂,张力带失控等现象发生. 结论 连锁式张力带较传统的张力带稳定性强,应力分布均匀,并发症少.
史方悌渠继武曹克银侯家芳余涛王炜谢登柱孙敬意
关键词:骨折
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16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内固定后踝骨折的方法使踝关节能够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踝关节功能。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患者16例行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做回顾性分析总结。16例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9~70岁,平均55岁。车祸伤2例,重物砸伤2例,高处坠落伤10例,扭伤2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2例。按Denis-Weber的AO分型,B型10例,C型6例。结果 16例患者均得到较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Leeds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5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是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条件之一。
渠继武史方悌曹克银余涛王炜
关键词:后踝踝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