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诊治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年龄大者发病率高,60~69岁发病率最高。
- 王淑娟于凤霞谢京洋李玉荣
-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治严重心律失常常见病症年龄
- 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脏疾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ST-T改变与心脏疾病的关系。方法725例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脏彩色多普勒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ST-T改变与心脏疾病的关系。结果ST-T改变者在心肌缺血患者中占11.1%,在心肌病患者中占81.6%。结论ST-T改变在心肌病中较多见,在心肌缺血中少见。
- 王淑娟涂文琴
- 关键词:心脏彩色多普勒心肌缺血心肌病变
- 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比较
- 2002年
- 戴琳王淑娟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电图高血压左室肥厚
- 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与临床诊断的对比分析
- 2002年
- 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电解质浓度经常保持相对的恒定.当血浆或细胞内液的电解质浓度增高或降低时,往往可影响心电图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些变化在血液化学检验显示异常之前表现出来,因而对早期临床诊断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 王淑娟张爱君
- 关键词:电解质紊乱心电图
- 以牙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分析
- 2002年
- 王淑娟张爱君
- 关键词:牙痛首发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报告AMI
- 动态心电图示心绞痛ST-T伪改善
- 2003年
- 王淑娟路锋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绞痛窦性心律
- 动态心电图观察高频电磁场对心脏的影响
- 2001年
- 高频振荡器发生的高频电流通过电路时,周围空间就存在高频电磁场,传播电磁波。如果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就会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对20例长期处于高频电磁场环境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观察、了解高频电磁场对心脏的损害程度。
- 王淑娟华方欣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脏
- 一种心电图检测用耐蚀电极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图检测用耐蚀电极片,包括吸附橡胶,所述吸附橡胶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保护套,所述吸附橡胶底部表面的外圈开设有吸附气孔,所述吸附橡胶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内腔的顶部连通有通...
- 王淑娟解京洋王丽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中疗效和机制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COPD合并PH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首剂10~20 mg/d,qd,若无不良反应,则维持剂量,10 mg/d。疗程1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Tei指数、肺动脉收缩压(PAPs)、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6 min步行距离(6MWD)。治疗后1年随访患者的再入院人数及死亡人数。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CRP、D-二聚体、ET-1显著下降(P均<0.01),NO明显升高(P均<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继续服药6个月、12个月时,治疗组CRP、D-二聚体、ET-1持续下降,NO持续升高,6个月与1个月(P<0.01,P<0.05)、12个月与6个月(P<0.01,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CRP、D-二聚体、ET-1、NO无明显变化(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hs-CRP、ET-1、D二聚体水平与PAPs呈正相关(r=0.478,-0.564,0.562,0.716,P<0.05),NO数值与PAPs呈负相关(r=-0.564)。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两组PAPa、Tei指数显著下降(P均<0.01),FEV1%、6MWD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组FEV1%、6MWD、PAPa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1),Tei指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继续用药治疗,FEV1%、6MWD、PAPa进一步改善,6个月与1个月,12个月与6个月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而Tei指数的改善较缓慢,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出现统计学差异;同组比较,治疗组6个月与1个月,12个月与6个月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FEV1%、6MWD、PAPa、Tei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1年的再入院人数及死亡人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
- 于凤霞杨海燕范民忠康丽君曲昌华王淑娟金玉光孔令亭李菲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内皮素-1TE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