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桂平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港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舒芬太尼
  • 2篇麻醉
  • 2篇芬太尼
  • 1篇地佐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镇痛
  • 1篇瑞芬太尼
  • 1篇手术
  • 1篇疼痛
  • 1篇疼痛过敏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机
  • 1篇全麻
  • 1篇全麻患者
  • 1篇全身麻醉
  • 1篇自控镇痛
  • 1篇麻醉管理
  • 1篇麻醉后
  • 1篇盲探

机构

  • 4篇天津大港油田...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作者

  • 4篇常立华
  • 4篇王桂平
  • 3篇白广
  • 2篇张鹏
  • 1篇刘金柱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完全充气喉罩盲探反转法在全麻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正入路法和反转入路法喉罩插入2种方法的一次性成功几率。方法 :选择2011年1—7月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2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正入路法组(A组)和反转入路法组(B组),每组110例。2组术前用药、麻醉诱导以及麻醉维持均相同。结果 2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转入路喉罩置入法的时间为(15.7±2.3)s,明显短于正入路法的(51.7±3.6)s(P<0.05)。反转置入法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8.18%,明显高于正入路法的83.63%(P<0.05)。结论反转入路喉罩置入法与正入路法相比,操作过程较短,一次性成功率高,该方法可以用于日间和急诊情况下气道的管理。
张鹏常立华王桂平白广刘金柱
关键词:喉罩
舒芬太尼和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效果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地佐辛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地佐辛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0例。A组和B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05μg/kg)和地佐辛(0.1 mg/kg),60例患者均为结束手术前10 min停止泵注丙泊酚和吸入七氟烷,结束手术立即停止泵入瑞芬太尼,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停止至恢复自主呼吸及意识的时间、手术停止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3组患者于拔管即刻(T1)、拔管后10 min(T2)及拔管后60 min(T3)的镇静评分(Ramsay)、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3组患者拔管后的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 A、B、C 3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发生中等和严重疼痛的患者比例各占(0%、5%)明显低于C组(40%)(P<0.05);B组发生恶心8例、呕吐9例(各占40%、45%),高于A组(5%、10%)、C组(1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躁动发生率(60%)明显高于A组(5%)、B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05μg/kg)和地佐辛(0.1 mg/kg),均能够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瑞芬太尼所引起的术后疼痛过敏,但地佐辛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
王桂平常立华张鹏白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地佐辛瑞芬太尼全身麻醉疼痛过敏
脑血管病介入手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1例脑血管病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全组患者给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诱导药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芬太尼5μg/kg、丙泊酚1.5mg/kg至患者意识消失后推注罗库溴胺0.3mg/kg后行气管内插管,实施机械控制呼吸,术中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芬太尼,必要时术中给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结果 21例患者全身麻醉快诱导期间均有短暂的血压轻度下降,气管插管顺利无呛咳,均未引起明显的颅内压升高。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血压控制满意,有5例患者使用乌拉地尔进行控制性降压。术毕清醒迅速,拔管前均无剧咳、躁动和对抗导管的动作,拔管后待生命体征平稳送回病房。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必要时辅以适当的控制性降压,具有诱导平稳,可控性强,术毕苏醒迅速良好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常立华王桂平白广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手术麻醉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肛肠手术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与单纯舒芬太尼在肛肠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镇痛方案:S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进行镇痛;SF组采用舒芬太尼50μg+昂丹司琼8mg+氟比洛芬酯200mg+生理盐水至100ml进行镇痛。术后随访48h,分别记录术后6h、12h、24h、48h4个时间点患者的VAS以及恶心呕吐、瘙痒、头晕、嗜睡、呼吸抑制(SPO2<90%或呼吸次数<10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8h内4个时间点的VAS评分S组在术后6h、12h2个时间点显著高于SF组(P<0.05,见表1)。SF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肛肠手术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常立华王桂平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肛肠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