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桂平

作品数:50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局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蛇毒
  • 12篇细胞
  • 9篇眼镜王蛇毒
  • 9篇卵黄
  • 9篇卵黄抗体
  • 8篇腺癌
  • 7篇基因
  • 7篇肺腺癌
  • 7篇表达谱
  • 6篇眼镜蛇毒
  • 6篇免疫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细胞
  • 5篇血管
  • 5篇药物
  • 5篇基因表达
  • 5篇基因表达谱
  • 5篇IGY
  • 4篇血管生成
  • 4篇增殖

机构

  • 35篇广州医学院
  • 9篇广州医科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广西科技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5篇王桂平
  • 13篇余清声
  • 13篇刘新艳
  • 12篇周琼
  • 11篇韦敏
  • 10篇朱柳
  • 7篇张彦焘
  • 7篇陈沁
  • 6篇楼晓华
  • 6篇叶云
  • 5篇袁牧
  • 5篇余红娥
  • 5篇覃媛
  • 5篇林竹贞
  • 5篇黄劭
  • 4篇郑文岭
  • 4篇廖洪映
  • 4篇腾脉坤
  • 4篇马文丽
  • 3篇余大敏

传媒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蛇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卵黄抗眼镜王蛇毒抗体IgY的理化特性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并研究该抗体的理化特性。 方法 拟用减毒后的眼镜王蛇毒免疫母鸡后 ,从卵黄中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Ig Y。采用间接 ELISA法对此抗体的理化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  ELISA显示免疫后 12天开始出现特异性抗体 ,且抗体滴度逐渐升高 ,约在免疫后 6 0天左右 ,最高可达 1:10 0 0 0 0 ,此最高滴度可维持 30天 ,以后滴度逐渐降低 ,至免疫后 10 0~ 110天 ,滴度仍可维持在最高滴度的一半 ( 1:50 0 0 0 )。此抗体在 10~ 6 5℃温度范围内活性保持稳定 ;在 p H为 4~ 12范围内 ,抗体活性稳定 ;此抗体经胰蛋白酶处理 1h内 ,活性下降不明显 ,但 1h以后活性迅速下降。 结论 从卵黄中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Ig Y,是可行的 ,稳定的。
王薇余清声王桂平
关键词:眼镜王蛇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理化特性
卵黄抗体用于蛇毒抗原检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在常规ELISA检测中,以卵黄抗体取代哺乳动物来源的IgG类抗体,以探讨卵黄抗体应用于蛇毒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甲醛减毒的眼镜王蛇毒抗原免疫莱航母鸡,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采用过碘酸钠法对特异卵黄抗体进行酶标;将卵黄抗体及相应酶标抗体应用于常规ELISA中,对国内常见蛇毒样品抗原(包括眼镜王蛇毒、眼镜蛇毒、金环蛇毒、银环蛇毒、五步蛇毒及广东园斑蝰蛇毒)进行检测,并进行灵敏度、精确度、特异性及交叉反应等分析.结果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2 μg·L-1,并且眼镜王蛇毒抗原浓度在32~750 μ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63);初步应用表明卵黄抗体对眼镜王蛇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蝰蛇科的五步蛇毒、园斑蝰蛇毒无交叉反应,与眼镜蛇科的金环及银环蛇毒仅在高剂量(剂量大于500 μg·L-1)时存在轻度交叉反应,不干扰实验检测,但与眼镜蛇毒之间交叉反应明显,干扰实验检测;应用本方法对低(100 μg·L-1)、中(300 μg·L-1)、高(1 000 μg·L-1)不同浓度的眼镜王蛇毒样品检测,结果平均板内变异系数均在1%~3%之内,板间变异系数在8%以内.结论 特异的卵黄抗体应用于微量蛇毒检测研究是可行的,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强等优点.该研究将为蛇伤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王桂平余清声刘新艳朱柳覃媛黄劭
关键词:眼镜王蛇毒IGG类抗体
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内皮细胞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探讨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CCVAF)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血管内消化法原代培养牛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BAVEC)。实验分为不同浓度的CCVAF组(1.25,2.5,5,10 mg/L)和对照组(等体积的培养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CVAF作用24 h后各组BAVEC的Bcl-2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经CCVAF作用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均未见到有阳性峰出现在M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并没有受到药物的影响。而与对照组相比,capase3活性在1.25mg/L组即出现升高,此后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剂量依赖性(r=0.929,P<0.05)。各浓度组加入capase3活性抑制剂(Ac-DEVD-CHO)后,capase3活性明显降低,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CVAF不影响内皮细胞Bcl-2的表达,而能够上调capase3的活性。其可能不经Bcl-2影响的线粒体所在的凋亡通路调节细胞的凋亡。
刘新艳余清声王桂平余红娥朱柳袁牧楼晓华腾脉坤
关键词:眼镜蛇毒内皮细胞BCL-2凋亡血管生成
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China cobra venom active factor,CCVAF)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CCVAF对牛肺主动脉内皮细胞(bovine arteria pulm onalis vascular endothelialcells,BAVEC)凋亡形态学、DNA、细胞周期以及凋亡指数的影响。结果经AO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均证实CCVAF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出现凋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CCVAF各浓度(0.15625、0.3125、0.625、1.25μmol.L-1)组处理的内皮细胞,核染色质固缩或断裂成片段状,染色不均匀,出现凋亡小体,凋亡细胞的比例随浓度升高而增加,0.625μmol.L-1组视野内凋亡细胞最多;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CCVAF在浓度低于0.625μmol.L-1,细胞生长被阻滞在S期,1.25μmol.L-1时则被阻滞在G0/G1期,且细胞凋亡率随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加。结论CCVAF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出现凋亡,通过此途径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这可能是其对抗血管生成的机制。
刘新艳余清声余红娥朱柳王桂平袁牧楼晓华腾脉坤
关键词:眼镜蛇毒内皮细胞细胞凋亡血管生成肿瘤
构建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6
2011年
在高职高专卫生职业教育中,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实施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校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了“延伸式”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对接岗位需求,构建了工学结合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注重专业文化建设,将医院/企业文化融人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受到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与诚信仁爱的职业道德教育;凸显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探讨;积极尝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就业的顶岗实习模式,如“专业平台+职业方向”实习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实习模式、“订单式分流”实习模式等,在卫生职业教育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杨玉南周英陈丽峰杨家瑞王桂平刘辉林竹贞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育工学结合
Toppgene筛选肺腺癌候选疾病基因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肺癌类型之一,其发生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的肺腺癌候选基因,为揭示肺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得GSE10072和GSE7670两个数据集,然后利用dchip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将其获得的差异基因定义为"检测基因集"(testgeneset);采用genecard和Fable文献挖掘已知肺腺癌疾病基因,并将其定义为"训练基因集"(traingeneset);最后,利用Toppgene筛选肺腺癌候选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其获得的部分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获得一个含344个基因的"检测基因集"和含277个基因的"训练基因集"。采用Toppgene共获得36个候选疾病基因,其中21个基因则在肿瘤方面的研究几无报道。荧光定量PCR实验研究发现,CD36、PMAIP1及FABP4三个基因在A549细胞中均为下调表达,与芯片数据一致。结论Toppgene可发现新的肺腺癌候选疾病基因,为下一步发现特异性肺腺癌致病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王桂平叶云郑文岭马文丽
关键词:肺腺癌基因
抗肺炎支原体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特性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制备抗肺炎支原体卵黄抗体,并研究其免疫特异性。方法以超声粉碎法制备肺炎支原体抗原;以ELISA法测定卵黄抗体的效价及免疫特异性;以水稀释法联合疏水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卵黄抗体;应用SDS-PAGE法测定分子量及鉴定抗体纯度;改良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结果低、高剂量组均诱导母鸡产生有效免疫应答,高剂量组免疫效价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于初免疫后约50d抗体效价达高峰,持续约2个月;而低剂量组在初免疫后约60d抗体效价达高峰,持续约1个月。之后效价逐渐下降,在免疫约120d,高剂量组由13log2下降到10log2;而低剂量组则由11log2下降到7log2。以水稀释法联合疏水层析法制备了电泳纯抗肺炎支原体IgY,分子量约178KD,平均每1ml卵黄液可获得较纯抗体6.4mg。制备的IgY与肺炎支原体具有较高特异性,与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无明显交叉反应,与生殖支原体有轻度的交叉反应。结论本研究初步制备了抗肺炎支原体卵黄抗体,为肺炎支原体的防治与检测提供新的途径。
王桂平廖洪映刘新艳韦敏周琼徐玉琳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卵黄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的制备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并研究该抗体在鸡卵黄中表达过程。方法 以甲醛减毒处理的眼镜王蛇粗毒免疫莱航母鸡 ,母鸡免疫应答后 ,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应用嗜硫色谱柱HiTrapIgYPurificationHP从鸡卵黄中提取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以间接ELISA法及双向免疫抗散法测定抗体的效价、特异性及免疫活性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蛋白含量 ;采用SDS PAGE法测定分子量及鉴定抗体纯度 ;抗体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进行验证。结果 母鸡初次免疫第 9天即有抗体产生 ,初次免疫 6 0天后抗体效价超过 10 5;卵黄抗体经嗜硫色谱柱纯化后 ,经SDS PAGE检测为电泳纯 ,纯化后抗体效价较纯化前提高 4倍 ,每枚蛋中平均可获得较纯抗体 97 5mg ;所获取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与蝰蛇科属的其它蛇毒无交叉反应 ,与眼镜蛇科蛇毒存在不同程度交叉反应 (蛇毒浓度大于5 0 0 μg·L-1时明显 )。结论 本研究首次研制并鉴定了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开拓了我国蛇伤治疗的新领域 ,并分析抗体在产蛋期卵黄液中表达的进度 ,为今后该抗体的持续、高质量诱导奠定基础 ,同时也促进其它抗蛇毒鸡卵黄抗体的研究开发及蛇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王桂平余清声覃媛黄劭
关键词:眼镜王蛇毒
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的保护试验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制备特异性高的鸡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并对其进行体外和体内保护试验。方法:用眼镜王蛇毒免疫母鸡,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IgY,用水溶解法提取IgY,进行小鼠体外中和试验和体内保护试验。结果:体外、体内保护试验显示,6mg/kg的IgY可有效中和小鼠体内低剂量(≤3LD50)的蛇毒,对致死剂量蛇毒有很好的保护效应。结论:从卵黄中制备的抗眼镜王蛇毒IgY可有效地中和眼镜王蛇毒。
黄月玲丘剑峰刘寒英余清声王桂平
眼镜蛇毒活性组分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及其生化机制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CCVAF)抑制新生牛肺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BAVEC)生长的作用及其生化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CCVAF抑制BAVEC的增殖活性,用伊红-考马斯亮蓝法观察细胞骨架,罗丹明-鬼笔环肽荧光探针F-actin骨架蛋白定位,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法测荧光强度表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及分光光度法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CCVAF(0.625-20μg/mL)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IC50=2.45μg/mL。CCVAF与BAVEC共同孵育后,引起细胞间连接减少,细胞F-actin分布混乱;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及NO的含量及胞内[Ca^2+]i分别增加。结论CCVAF抑制BAVEC增殖,可能与CCVAF导致细胞骨架改变,LDH及NO分泌量及胞内Ca^2+浓度增加等生化机制有关。
朱柳余清声袁牧刘新艳王桂平余红娥楼晓华滕脉坤
关键词:蛇毒中华眼镜蛇毒内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