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妮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球囊扩张支架术在预防和治疗电烧伤腋动脉出血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支架术在预防和治疗电烧伤腋动脉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上肢电击伤患者,通过行锁骨下动脉造影,显示出血部位或者截肢部位以上的血管,根据管径,选择合适的球囊扩张支架,进行预防和治疗腋动脉出血,观察其对手术安全性、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影响.结果 11例患者中,应用球囊扩张支架术治疗腋动脉出血的患者5例,预防腋动脉出血的患者6例,其中1例患者因电击伤非常严重死亡,1例患者术后1月因血管结扎段破裂,再次应用球囊扩张支架术治疗腋动脉出血,其余患者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2.0±0.5)h,平均出血量(300±100) ml.结论 球囊扩张支架术在电烧伤腋动脉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
- 王晓妮柳玉林吴银生
- 关键词:电烧伤血管造影术
- 切开法结合埋线法重睑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切开法结合埋线法对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行重睑的就诊者63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法行重睑成形术33例,观察组采用切开法结合埋线法行重睑成形术30例,比较两种术式在相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中其手术时间、术后水肿消退时间、术后肿胀消退至自然状态的时间,比较术后1个月和1年的重睑形态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水肿消退时间、术后肿胀消退至自然状态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法结合埋线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重睑自然,术后恢复快,满意度高,其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王晓妮王万东姚明
- 关键词:重睑成形术切开法埋线法
- 松萝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及JN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松萝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s)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Bs分为对照组、10μmol·L^(-1)松萝酸组、20μmol·L^(-1)松萝酸组和50μmol·L^(-1)松萝酸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细胞给予相应浓度松萝酸处理。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JNK(p-JNK)、JNK、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减少(P<0.05)。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1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20和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20μmol·L^(-1)松萝酸组比较,50μmol·L^(-1)松萝酸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松萝酸可抑制HSFBs增殖、侵袭
- 王晓妮郭涛罗启云关立锋
-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松萝酸C-JUN氨基末端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松萝酸通过PI3K/Akt通路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瘢痕增生的作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探讨松萝酸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及瘢痕增生的作用。方法70只SD雄性大鼠取15只为正常组,另48只背部皮肤创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松萝酸组,各16只。观察大鼠不同时间皮肤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瘢痕厚度;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ɑ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累积光密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形态;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松萝酸组各时段创面愈合率升高,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缩短,瘢痕厚度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松萝酸组各时段IL-6、TNF-α水平升高,而阳性药物组、松萝酸组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松萝酸组各时段VEGF、αSMA累积光密度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松萝酸组不同时段p-PI3K、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模型组低于阳性药物组、松萝酸组(P<0.05)。结论松萝酸可促进皮肤创伤大鼠创面愈合,控制创面瘢痕过度增生,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通路有关。
- 王晓妮关立锋罗启云
- 关键词:皮肤创伤创面愈合瘢痕增生松萝酸磷脂酰肌醇-3激酶
- CT血管造影结合面动脉穿支皮瓣血管定位在面部创面修复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皮瓣移植的出现对于整形外科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穿支血管的变异,尤其是面动脉,限制了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对于整形外科来说,面部缺损修复是整个学科的重中之重。为此,明确各穿支血管走行及可切取范同等,对进一步提高面动脉穿支皮瓣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皮瓣血管走行评估方法包括超声多普勒、彩色多普勒、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增强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和CT血管造影(CTA)。这些对面动脉穿支皮瓣血管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CTA结合面动脉穿支皮瓣血管定位在面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整形美容科的面部创面修复研究提供依据。
- 王晓妮王万东
- 关键词:穿支皮瓣CT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