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双相
  • 2篇双相情感障碍
  • 2篇情感障碍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单相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治疗
  • 1篇隐形杀手
  • 1篇双相抑郁
  • 1篇随机对照研究
  • 1篇情绪
  • 1篇情绪刺激
  • 1篇情绪障碍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医学会

作者

  • 4篇王文政
  • 2篇盛建华
  • 2篇唐莺莹
  • 2篇王继军
  • 1篇龙彬
  • 1篇琚明亮
  • 1篇王晓良
  • 1篇张天宏
  • 1篇乔屹
  • 1篇李春波
  • 1篇杨福中
  • 1篇贾玉萍
  • 1篇闻晖
  • 1篇何建锋

传媒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区分单相、双相抑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区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处于抑郁发作期的126例单相抑郁患者为单相抑郁组、247例双相抑郁患者为双相抑郁组。采用临床资料调查表、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率变异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潜在混淆变量,评估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区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中的判别能力,并构建个体模型预测概率变量。结果 双相抑郁患者的体重指数高于单相抑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8,P<0.05)。两组患者重搏弹性指数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抑郁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pNN50、极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总功率)低于单相抑郁组患者,心血管特征指标(心率、射血弹性指数、重搏扩张指数)高于单相抑郁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控制协变量(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后,两组患者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抑郁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其他各指标(SDNN、pNN50、极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总功率)低于单相抑郁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性别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外,其他变量指标在各自的区分模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959~1.097,95%CI:0.937~1.166,P<0.05);体重指数在所有区分模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076~1.097,95%CI:1.010~1.166,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指标可能成为区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的心理生理学生物标志物。
琚明亮王文政高毓清王继军张天宏王晓良龙彬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双相情感障碍
磁休克治疗与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磁休克治疗(magnetic seizure therapy,MST)与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重度抑郁发作(major depressive episode,MDE)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中MDE(抑郁症或双相障碍)诊断的住院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MECT组(n=20)和MST组(n=20)。2组均在接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治疗的基础上使用MECT或MST,每周3次,共治疗4周。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 17)和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HAMD 17减分率及有效率为主要评估指标,RBANS总分及因子分为次要评估指标,2组HAMD 17减分率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有效率比较采用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2组治疗前HAMD 17评分及RBAN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9,P=0.773;t=0.67,P=0.509);MECT组治疗有效率90%(18/20),HAMD 17减分率平均为67.9%;MST组治疗有效率75%(15/20),HAMD 17减分率平均为60.9%,2组HAMD 17减分率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493;χ^(2)=0.16,P=0.693)。MECT组治疗后RBANS认知测验总分及因子分(即刻记忆评分、言语功能评分、注意评分、延时记忆评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29、6.22、9.13、5.23、35.90,均P<0.05);而MST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RBANS认知测验总分及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9、2.25、1.22、0.23、0.02,均P>0.05)。结论MST与MECT治疗MDE患者疗效相当,MST相较于MECT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杨乔陈舒弋李春波王继军贾玉萍王文政唐莺莹盛建华
关键词:抑郁物理治疗技术改良电休克治疗
精神疾病,不易察觉的隐形杀手
2023年
近几年,精神疾病的话题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张国荣、陈百强、乔任梁、雪莉、具荷拉……一位位明星的离世,让大家更加关注精神疾病。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以及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作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关,有些精神疾病不易察觉,还常常会被大家误解。精神疾病患者长期被思维障碍、幻觉以及意识减退等病症折磨,身心疲惫,又被外界误解甚至歧视,容易出现极度悲观无助的情绪,产生自杀的念头。科普精神疾病知识,让人们及早识别、理解并治疗精神疾病,尤其是能够在自杀倾向出现之前将这种疾病尽快治愈,远离这个不易察觉的隐形杀手,可以更好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王文政
关键词: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自杀倾向自闭症隐形杀手
精神分裂症情绪刺激加工异常的P300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加工情绪性图片刺激时P300成分的特征,比较症状严重程度不同SZ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SZ患者4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度症状(severe schizophrenia,SZ-S)组20例,轻度症状(mild schizophrenia,SZ-M)组20例,于社区招募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20名。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情绪图片(负性、正性)任务诱发脑电数据,比较P3b(靶刺激诱发)、P3a(情绪图片诱发)成分波幅和潜伏期。结果对于P3b成分的比较显示:在负性情绪图片任务下,波幅的组别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559,P=0.036),SZ-S组P3b平均波幅值(8.61±1.06)μV小于HC组(12.47±0.98)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SZ-M组(10.60±1.10)μV和SZ-S组、H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正性情绪图片任务下,P3b波幅和潜伏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3a成分的波幅存在组间差异(F=6.784,P=0.002),SZ-S组(3.80±0.90)μV和SZ-M组(2.66±0.83)μV的P3a幅值小于HC组(6.83±0.8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Z-S组和SZ-M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Z-S组和SZ-M组均存在对情绪刺激自动注意资源分配的损伤,SZ-S组的P3b成分幅值降低,提示对负性情绪刺激的主动加工过程受损。
何建锋杨乔唐莺莹王文政乔屹杨福中闻晖钱禛颖盛建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P300P3AP3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