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剂量盐酸艾斯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研究小剂量艾斯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无痛人流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06例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麻醉。观察组Ⅰ:艾斯氯胺酮0.1mg/kg+异丙酚1mg/kg;观察组Ⅱ:艾斯氯胺酮0.25mg/kg+异丙酚0.5mg/kg;对照组:异丙酚2mg/kg。观察△MAP≥±20%、SpO_(2)≤94%、VAS镇痛评分≥3分、苏醒时间≥10min、离院时间≥30min、PONV、术中知晓、谵妄/体动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MAP≥20%、SpO_(2)≤94%、VAS≥3分、PONV、术中知晓、谵妄/体动等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艾斯氯胺酮复合小剂量异丙酚对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艾斯氯胺酮0.25mg/kg+异丙酚0.5mg/kg配伍效果最佳,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中知晓PONV、谵妄/体动等发生率低。
- 王忠三何博刘一成周江娥
- 关键词:异丙酚人工流产麻醉
- 芬太尼—双异丙酚静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预防
- 目的研究芬太尼—双异丙酚静脉诱导后对 FIR、MAP、SPO_2影响,并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ASAI-Ⅱ级40例全麻病人,采用随机分 A 组19例(对照组)、B 组21例(预防组)。A 组: 按照安定0.1mg/k...
- 王忠三徐葵李飞跃
- 关键词:双异丙酚血流动力学
- 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疼痛12例报告
-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某些顽固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对12例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或 CT 导引下连续腰Ⅱ交感神经节阻滞,5天为1疗程,1~3个疗程后,根据 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及 VAS(加权...
- 王忠三陈敏周江娥徐葵刘一成
-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疼痛
- 平均动脉压变异率对老年下肢骨折内固定术中N-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内固定术中平均动脉压变异率对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下肢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根据其术前自身合并症分为3组(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组),分别观察基础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下降5%、10%及20%时血清NT-proBNP及hs-CRP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血清NT-proBNP及hs-CRP随平均动脉压的下降而升高,当平均动脉压下降超过20%时升高最为显著。结论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能反映患者NT-proBNP及hs-CRP指标变化水平,并以此预示术中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 徐葵王忠三陈敏何博
- 关键词:平均动脉压N-端脑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下肢骨折手术麻醉
- 臭氧联合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的初步体会
- 探讨臭氧联合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观察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CT/MRI显示突出物大小,分为臭氧组和联合组,臭氧组:25例患者,突出物≤0.6C...
- 王忠三
- 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5例初步体会
- 目的观察采用突出物和(或)盘内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2例、胸11/12椎间盘突出症1例,共40个椎间盘)患者,根据 CT 或 MRI 显示的突出物大小、方位不同,...
- 王忠三张光年陈敏刘一成左阳熊力熊卫国夏宏伟朱谱国罗爱林
- 关键词:椎间盘消融术髓核侧隐窝
- 职业对臭氧联合胶原酶靶点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职业因素对臭氧联合胶原酶靶点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按职业分类:工人、农民、其他(科教文卫、商人、军警等)各40例,分别对临床效果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随访时间、职业进行关联性检验,分析随访时间、职业对临床效果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度。结果①术后随访时间与总体临床效果优良率密切关联(P<0.05)。②职业与总体临床效果优良率关联性不密切(P>0.05)。不同职业于不同随访时间临床效果组间对照比较:工人组6月优良率明显低于同期另外两组(P<0.05),其他组术后3月、其他组术后1月优良率明显高于同期另外两组(P<0.05)。③职业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关联性不密切(P>0.05);不同职业于不同随访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农民组术后1周、农民组术后6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另外两组(P<0.05),其他组术后1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同期另外两组(P<0.05);即在某时间段职业对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影响。结论①随访时间不同对总体治疗效果影响明显,3~6月后效果明显优于1周或1月;②职业与总体临床效果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关联性不密切,即职业对总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某些时间段职业对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影响。
- 王忠三刘一成徐葵陈敏熊力何博
- 关键词:椎间盘胶原酶臭氧
- 舒适化麻醉管理在175例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 2017年
-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麻醉仅仅与手术相伴,而是更多的期盼整个医疗过程都能在舒适的感觉中完成。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剖宫产手术数量显著增加,一般产妇都会经历痛苦如:腰穿疼痛、术中呕吐、寒战、牵拉反应、术后疼痛等,如今产妇对手术麻醉要求不只是无痛,还需要手术过程中舒适化。我科采用4.5#细小针头局麻、温胶体溶液预灌注、术中静脉辅助地佐辛+氢化泼尼松,术后静脉镇痛等舒适化医疗措施,
- 徐葵王忠三杨婕
-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麻醉管理产妇心理牵拉反应静脉镇痛腰-硬联合麻醉
- 中央杏仁核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在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与mEPSCs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 评价中央杏仁核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α)在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及其与微小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50~ 80 g,中央杏仁核立体定位置管成功的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1组(C1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中央杏仁核给予二甲基亚砜;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1组(FIH1组)皮下注射芬太尼(每次60 μg/kg,共4次,每次间隔15 min,累积给药240 μg/kg)制备大鼠痛觉过敏模型,中央杏仁核给予二甲基亚砜;KN92组制备模型后中央杏仁核给予CaMKⅡα抑制剂KN92 10 nmol;KN93组制备模型后中央杏仁核给予KN93 10 nmol.于芬太尼或生理盐水注射后6和7h时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另取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对照2组(C2组)和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2组(FIH2组)分别于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芬太尼(方法同上),12h后制备脑片,记录mEPSCs的频率和强度,随后在脑片人工脑脊液中加入KN93 10 nmol,记录mEPSCs的频率和强度.结果 与C1组比较,FIH1组、KN92组和KN93组芬太尼或生理盐水注射后6h时、FIH1组和KN92组芬太尼或生理盐水注射后7h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5);与FIH1组比较,KN93组芬太尼或生理盐水注射后7h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P<0.05),KN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2组比较,FIH2组给予KN93前mEPSCs频率和强度增加(P<0.05),给予KN93后mEPSCs频率和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予KN93前比较,C2组给予KN93后mEPSCs频率和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H2组给予KN93后mEPSCs频率和强度降低(P<0.05).结论 CaMKⅡα激活增强神经元突触兴奋性参与了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的过程.
- 李珍王忠三罗放
- 关键词:芬太尼痛觉过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杏仁核
- 臭氧联合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的初步体会被引量:3
- 2012年
- 臭氧、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国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微创技术。对胶原酶治疗对象的选择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如何选择病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75例患者。
- 王忠三
- 关键词:臭氧髓核消融术胶原酶不良反应发生率靶点微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