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国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主义
  • 3篇社会主义
  • 2篇生产力
  • 2篇所有制
  • 2篇资本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产力
  • 1篇党的建设
  • 1篇党内
  • 1篇党内监督
  • 1篇都城
  • 1篇信息革命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原理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三个代表重要
  • 1篇三个代表重要...

机构

  • 9篇连云港师范高...
  • 2篇连云港广播电...

作者

  • 9篇王志国
  • 4篇涂金坤

传媒

  • 7篇连云港师范高...
  • 1篇南通师范学院...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隋唐与明清都城建筑风格的文化内涵及其变异
2001年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 ,是文化思想的结晶。一个时代的建筑布局设计、艺术风格鲜明地反映了该时代的经济、社会、科技及相应工程材料等特点。建筑的兴衰与社会的兴衰相始终。从隋唐都城和明清都城建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唐代的建筑风格豪壮奔放 ,显示出广阔博大的气势 ;清代的建筑风格圆熟典丽、端庄凝重 ,透射出过度程式化的倾向。
陈贵洲王志国
关键词:古代都城建筑风格文化内涵隋朝唐朝
关于党内监督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2002年
回顾了共产主义运动关于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教训。结合党建实践 ,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提出三点思考和建议 :遵循实事求是、平等、公开、民主集中制等监督原则 ;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体系 ;
陈贵洲王志国
关键词: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一般特征到本质的飞跃
2004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产义的基本矛盾中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并勾画了未来社会的基本轮廓和基本特征 ;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思想 ,但仍然没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飞跃 ,是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王志国
关键词: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
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3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对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是继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后,解决了党"怎样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王志国涂金坤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建设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产力要素再认识
2007年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发挥和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就是生产力。在理论研究中,误读马克思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把生产力要素泛化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论述我们得出如下认识:生产力由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投入要素,劳动产品是生产力的产出或表现要素。这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王志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产力生产力要素
关于“民营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兼论消灭剥削与所有制的关系
2006年
改革开放后,我党对非公有经济和公有经济关系的认识完成了从“对立论”到“有益补充论”再到“共同发展论”和“重要组成论”的飞跃。在我国,“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应称“民有企业”“民有经济”。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和大力发展民有经济并不矛盾,因为消灭剥削与所有制没有联系。只有深入学习邓小平关于“香港回归后五十年更没有变的必要”和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提公有制的思想,才能理解这一点。
王志国涂金坤
关键词:民有经济消灭剥削劳动力资本
论激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本文认为激励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这一认识基础上作者探讨并设计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模式 ,强调重视并灵活运用政治激励、奖惩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同时认为激励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作用 ,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陈贵洲王志国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几个问题的理论评析
2005年
该教材中有几个观点值得商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笼统地说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这是不严谨的;在有的章节中把旧唯物主义说成是可知论,而在其他章节中又把它说成是不可知论,自相矛盾;"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巨系统'"提法违背了系统论的基本精神;认为"人的需要、利益、情感意志和活动的变化会造成社会规律的变化"的观点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客观性的思想;另外只讲主要矛盾,不讲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对立统一规律仅仅概括为揭示事物发展动力的规律,也不符合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的要求。
王志国涂金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完整性
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2004年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发生的阶段性部分质变,可以把资本主义分为个体资本主义、集体资本主义、集团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际资本主义五个发展阶段;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局部质变,可以把资本主义划分为封建资本主义、本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王志国涂金坤
关键词: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生产力社会主义信息革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