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瘀证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量化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眭承志王彦伟刘志坤程火生郑志成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证代谢转化雌激素骨小梁
- 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7
- 2005年
- 刘志坤眭承志肖红程火生王彦伟刘池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理脊通脉手法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瘀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瘀是否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和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等检测,并与30名健康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等分子生物学指标与健康妇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或P <0 .0 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存在着血瘀分子生物学等客观性病理变化,血瘀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 眭承志刘志坤陈少玫王彦伟程火生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血小板活化功能分子生物学指标综合评分健康妇女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NO、ET改变及意义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NO、E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6 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 ,另设 30例健康妇女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检测两组对象外周血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 ,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NO、ET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 (NO、ET)等微观分子生物学改变并参与其发病 ,且成为“血瘀”病机的微观病理变化基础。
- 眭承志刘志坤王彦伟程火生
- 关键词:ET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清血内皮素健康妇女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病机的微观分子生物学论证被引量:24
- 2005年
- 目的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等分子生物学角度证实“血瘀”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方法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ET、NO)、血小板活化功能(CD62p、CD63)等指标的检测,并与30例健康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瘀”临床表现综合评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等分子生物学指标与健康妇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存在着“血瘀”分子生物学等客观性病理变化,“血瘀”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 眭承志刘志坤陈少玫王彦伟程火生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分子生物学
- 腰椎与股骨近端骨密度检测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王彦伟眭承志
- 关键词:腰椎骨密度股骨近端骨密度
- 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青年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青年颈椎病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观察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疗效并作对比。结果: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疗效优良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理脊通脉手法对青年颈椎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刘志坤眭承志程火生王彦伟刘池
- 关键词:临床疗效观察理脊通脉手法非甾体类抗炎药颈椎病患者优良率
- 青少年期颈椎病发病原因初探被引量:29
- 2005年
- 眭承志王彦伟肖红刘志坤郑志成
- 关键词:青少年期颈椎病发病原因致病因素发病机理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