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雅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治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消斑固斑片
- 本发明涉及治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消斑固斑片,有效解决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及用药毒副作用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余甘子、神曲、山楂、丹参、荷叶、牡丹皮、泽泻和大黄作原料药物制成,将余甘子、荷叶和牡丹皮混合,加水浸泡...
- 张金生王景辉何庆勇张宝霞王小雅赵珍珍安秀丽
- 建立脑梗死后遗症期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改良栓线法建立脑梗死后遗症期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将3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其中模型组按照造模后24 h、3 d、7 d、15 d、30 d、60 d的时间点分成亚组,并保证取材时每亚组有8只存活大鼠。造模后予存活数,神经元数,神经功能评分及病理学检查。结果:1-7 d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死亡率、神经元数量和病理损害逐渐加重,7 d达高峰,15 d后逐渐减轻,60 d后上述指标均较前明显减轻。结论: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是一种稳定、有效的脑梗死后遗症期大鼠模型。
- 张金生周煜王小雅杜梅梅马国晴
- 一种治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消斑固斑片
- 本发明涉及治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消斑固斑片,有效解决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及用药毒副作用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余甘子、神曲、山楂、丹参、荷叶、牡丹皮、泽泻和大黄作原料药物制成,将余甘子、荷叶和牡丹皮混合,加水浸泡...
- 张金生王景辉何庆勇张宝霞王小雅赵珍珍安秀丽
- 文献传递
- 补肾化瘀生新方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生新方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溶栓后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补肾化瘀生新方,7 d为1个疗程。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Lp-PLA2、MMP-9、SOD、MDA水平,Barthel指数评分,血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7.80%,治疗组有效率为97.6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39.02%,治疗组为64.29%,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7 d,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治疗组为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7 d Lp-PLA2、MMP-9表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7 d 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SOD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生新方协同静脉溶栓可降低溶栓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 张俊朱慧芳王小雅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尿激酶
- CD106、CD54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的统称。CD54抗原,即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CD106抗原,即脉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粘附分子,本文就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中作用机制进行一系列探讨。
- 王小雅
- 关键词:CD54CD10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
- 血塞通胶囊对大鼠梗死脑组织自体神经干细胞修复和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塞通胶囊对大鼠梗死脑组织自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参照改良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40只,另设健康大鼠40只为正常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血塞通胶囊60、40、20mg/(100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1ml/(100g·d)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28天。分别于给药后1、3、7、14、28天取材8只大鼠,检测梗死边缘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3型β微管蛋白(IIIβ-Tubulin)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偶见BrdU、MAP-2、GFAP、IIIβ-Tubulin表达阳性细胞,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时间点梗死边缘区BrdU、MAP-2、GFAP、IIIβ-Tubulin表达阳性细胞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在给药后1、3、7、14天时BrdU、MAP-2、GFAP、IIIβ-Tubulin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同时间点显著增多(P<0.05)。结论血塞通胶囊可促进梗死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参与损伤脑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作用。
- 张金生张宝霞杜梅梅王小雅范慧慧
- 关键词:血塞通胶囊神经干细胞脑梗死细胞增殖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