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作品数:21 被引量:80 H指数:6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局麻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及围手术期疼痛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LA)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其手术相关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2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采用FURL治疗的255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收集患者输尿管镜检、置软镜鞘、钬激光碎石及术后1、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情况,比较明显疼痛组(VAS≥5分)和无明显疼痛组(VAS<5分)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LA下FURL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198(77.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结石清除率(SFR)为89.9%(178/198)。输尿管镜检时VAS评分较其他阶段更高,为(4.49±1.08)分,73例(28.6%)出现明显疼痛。单因素分析显示明显疼痛与性别、既往手术史、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均存在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OR=2.896,95%CI:1.413~5.933,P=0.040)、BMI≥28(OR=7.776,95%CI:2.268~26.657,P=0.001)是LA下FURL明显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OR=0.237,95%CI:0.083~0.672,P=0.007)、既往有手术史(OR=0.156,95%CI:0.032~0.754,P=0.021)是出现明显疼痛的保护因素。结论LA下FURL治疗上尿路结石可行、有效。术中出现明显疼痛与性别、BMI、年龄、既往手术史等因素有关。 王宁 刘慧倩 姚俊杰 刘振宇 唐永玺 尹志康关键词:输尿管软镜 上尿路结石 疼痛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应用国际指南评价某院外科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情况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为外科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某院外科2014年1-3月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情况,并以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UHC)制订的《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2010版)和欧洲《免疫球蛋白及白蛋白使用推荐》为标准进行评价。结果:556例患者共提交了895份人血白蛋白使用申请,主要集中在胃肠外科(29.7%)、肝胆外科(25.9%)和胸心外科(13.1%)。主要的用药理由为纠正低白蛋白血症(62.9%),其次是大手术期间的白蛋白补充(7.9%)和减轻肝硬化患者的腹水(4.4%);仅95份(10.6%)人血白蛋白申请理由符合指南适应证。最主要的不适宜用药理由为纠正低白蛋白血症。结论:该院外科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用量大,且其适应证与指南相符率低,需加强人血白蛋白的合理、规范使用。 蒙龙 王宁 冯然 汪盼 陈邕关键词:人血白蛋白 回顾性调查 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简称局麻)与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诊断为上尿路结石并顺利接受FURS的患者556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局麻组(259例)与全麻组(29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前后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手术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结石特征、合并症等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的总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炎症指标(WBC、NEUT、CRP)变化值、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软镜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RS在局麻和全麻方式下均可安全施行,局麻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炎症反应更轻,住院费用更低。 刘慧倩 王宁 姚俊杰 刘振宇 尹志康关键词:上尿路结石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临床疗效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长期间断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的疗效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长期间断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FMT)在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控制尿路感染、降低结石复发率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7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MT组(使用FMT)、头孢组(使用头孢克肟)及空白组(未使用抗生素)各57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FMT组55例、头孢组47例及空白组48例,并于结石清石术后定期随访3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尿路感染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进一步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FMT组的尿路感染复发率低于空白组(P<0.05),但与头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FMT组的尿路感染复发率低于头孢组及空白组(P<0.05)。3组患者术后1、3年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15)。进一步成对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年,FMT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头孢组及空白组(P<0.05);术后3年,FMT组结石复发率低于空白组(P<0.05),但与头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T组和头孢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结论FMT在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清石术后控制尿路感染方面优于头孢克肟。 刘慧倩 王宁 姚俊杰 刘振宇 尹志康关键词:感染性结石 随机对照研究 质量管理工具在病区退药管理中的应用 目标: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病区退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实现退药的精细化管理。方法:成立退药专项管理小组,分析科室退药现状及其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我们对2013年8月院退药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退药现象进行半年... 蒙龙 陈邕 王宁 单雪峰 邱峰关键词:退药 干预 文献传递 3种基因工程药物对大鼠动脉阻塞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基因工程药物NIF、NHH、TNHH对大鼠动脉阻塞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将24只大鼠制成动脉阻塞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后分为治疗组 (3组 )和模型对照组 ,每组6只。治疗组静脉给予NIF、NHH、TNHH ,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4、8、24、48、72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 ;术后72h取血测定血清APTT ,判断凝血功能 ;取脑组织行TTC染色 ,计算梗塞灶体积 ;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组各时间点行为学评分均优于模型组 (P<0 05) ,血清APTT比模型组均有明显延长 (P<0 05) ,脑组织梗塞灶体积比模型组小 (P<0 05) ,HE染色脑组织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轻。结论 :NIF、NHH、TNHH对大鼠动脉阻塞性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中以TNHH最优。 杨辉 王宁 周远大 何海霞 范开关键词:脑缺血 国产与进口替扎尼定片人体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替扎尼定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8名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次口服国产或进口替扎尼定片4mg后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 ,用 3p97软件包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国产片和进口片口服吸收的药 时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Tmax分别为 (1.3±s 0 .5 )h和 (1.2± 0 .4 )h ;Cmax 分别为 (10± 7) μg·L- 1和(10± 6 ) μg·L- 1;AUC0 10 分别为 (16± 11) μg·h·L- 1和 (17± 12 ) μg·h·L- 1;T12 β分别为 (1.1± 0 .6 )h和 (0 .9± 0 .4 )h。国产片相对于进口片的生物利用度为 (94± 14 ) % ,经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 (1 2α)置信区间法统计分析 ,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国产片与进口片生物等效。 何海霞 周远大 王宁 陈锋杰关键词:生物利用度 药动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替扎尼定 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疾病的治疗已经逐渐转向了微创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在泌尿微创腹腔镜技术的范畴内,输尿管软镜占据了关键地位,此术式多运用在尿路结石的激光碎石手术上,由于其对患者的损伤相对较低,且治疗的安全程度极高,因此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普遍采纳和使用。然而,目前,由于碎石率和并发症等因素的存在,输尿管软镜法的运用效果有所下滑。为了充分利用输尿管软镜法在尿路结石治疗上的优势,必须对其运用的特性和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要关注该技术的最新发展,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姚俊杰 王宁 刘慧倩 刘振宇 唐永玺 尹志康关键词:输尿管软镜 上尿路结石 适应证 安全性 影响因素 吐温-80对大鼠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探讨吐温 -80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观察不同浓度吐温 -80静脉注射后对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 :静脉注射吐温 -80量大时即可出现心血管系统抑制现象 ,小剂量吐温 -80未见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临床输注含吐温 -80制剂时应控制速度或剂量。 王宁 周远大 杨辉 何海霞关键词:吐温-80 心血管系统 克拉霉素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两厂家克拉霉素胶囊 (CLMC1、CLMC2)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CLMC1 或CLMC2,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 ,经3p97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计算程序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CLMC1 、CLMC2 体内药 -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 ,两者Cmax 分别为 (2 23±0 83)、(2 14±0 70) μg/ml,Tmax 分别为 (1 95±0 39)h、(1 78±0 41)h ,AUC(0~T ) 分别为 (9 50±2 52)、(9 35±2 54) ( μg·h)/ml;CLMC1 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1 60±9 35) %。结论 :经方差分析和单双测t检验 ,表明CLMC1 与CLMC2 具有生物等效性。 江舟 蒙华 王宁 何海霞 周远大 杨辉关键词:克拉霉素胶囊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