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凤
-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25例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免气腹单孔腹腔镜在普外科相关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2-01手术治疗的50例。其中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5例,对照组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25例,观察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微创性及美容效果。结果 50例均获成功。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技术上可行且相对安全,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效果相似。但是疼痛较轻,疤痕得到较好隐藏是其主要优势。适于对美容效果有较高要求的患者。
- 徐飞鹏许庆文林琳王妃凤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单孔免气腹
-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肿瘤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标本的肿瘤大小、直肠标本长度、直肠远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除了术后肺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治疗直肠癌安全可靠,短期疗效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徐飞鹏许庆文王妃凤周才进林琳
-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开腹手术直肠癌
- 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90例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6个月后,由肿瘤科专家团队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评定,比较不同因素组患者康复效果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家庭月收入<2000元、T4b分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康复状况评分(6.09±1.66)、(6.45±1.86)、(5.98±1.48)、(6.03±1.75)、(6.12±1.83)分高于家庭收入≥2000元、(T2、T3、T4a期)、肿瘤直径<5 cm、无淋巴结转移、无抑郁症状患者的(5.31±1.10)、(5.34±1.05)、(5.27±1.13)、(5.28±1.02)、(5.39±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组康复效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月收入<2000元、T4b分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较其他患者的康复效果差,针对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鼓励家庭和社会给予充分的支持,争取相关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当予以心理护理调节负面情绪,加强辅助治疗与康复护理,提高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 徐飞鹏许庆文鲁珏林琳黄哲周才进王妃凤朱文劲
- 关键词:腹腔镜康复效果影响因素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Ⅱ、Ⅲ期结直肠癌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机体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施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腹腔镜组,n=48)及开腹手术组(开腹组,n=48),比较两组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患者术后的CD4+(术后第1天:31.26±1.93、30.49±2.08,术后第5天:33.15±1.97、31.51±2.36)、CD8+(术后第1天:25.13±1.39、25.04±1.44,术后第5天:26.12±1.46、25.53±1.36)及CD/CD8+(术后第1天:1.25±0.06、1.22±0.06,术后第5天:1.27±0.05、1.23±0.06)均较术前明显降低(CD4+:36.85±1.65、37.31±1.55;CD8+:26.36±1.74、26.43±1.52;CD4+/CD8+:1.41±0.10、1.41±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除CD4+/CD8+外,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腹腔镜组恢复程度要优于开腹组(P〈0.05),CI)4+/CD8+虽然两组均持续下降,但腹腔镜组下降程度要弱于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术后1、5d时,CRP(术后第1天:36.52±11.19、65.31±13.98,术后第5天:26.59±4.20、51.22±6.60)较术前(5.21±1.05、5.64±1.10)均明显升高,但腹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少。
- 徐飞鹏许庆文鲁珏林琳黄哲王玮尉周才进王妃凤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技术免疫功能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根治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结直肠的患者252例,前瞻性非随机(根据患者意愿)将入选病例分为腹腔镜组(143例)及开腹组109例。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检验分析。术前、术后指标、肿瘤大小、结肠标本的大小、直肠标本的大小、直肠下切端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枚数采用元±s表示并用t检验,近期并发症、复发率、转移率及远期并发症采用率表示并用Ⅳ。检验,检验标准a=0.05,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56.8±52.3)min比(143.5±41.9)min,t=2.187,P〈0.05]。腹腔组的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指标优于开腹组[(83.8±26.7)ml比(173.2±39.5)ml,(2.2±0.7)d比(3.9±0.9)d,(2.4±0.6)d比(3.2±1.1)d,(3.0±0.8)d比(4.3±0.9)d,(6.8±1.3)d比(8.9±1.6)d,t:21.368,t=16.867,t=7.349,t=12.123,t=11.496,P〈0.05]。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切除的肿瘤大小、结肠标本的大小、直肠标本的大小、直肠下切端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枚数、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手术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效果,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
- 许庆文徐飞鹏王妃凤林琳周才进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结直肠外科手术
- 行为转变理论对轮转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运用行为转变理论对促进轮转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效果。[方法]运用行为转变理论对35名轮转护士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轮转护士标准预防认知率及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轮转护士标准预防认知率及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明显提高(P<0.01)。[结论]运用行为转变理论能提高轮转护士标准预防行为,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梁霞方文黄夏蕾梁桂花王妃凤
- 关键词:护士行为转变理论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