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夏晖

作品数:6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利用效率
  • 2篇氮素
  • 2篇施肥
  • 2篇施肥方式
  • 2篇土壤氮
  • 2篇土壤氮素
  • 2篇土壤水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效率
  • 1篇氮量
  • 1篇氮淋溶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效率
  • 1篇有机质
  • 1篇运移
  • 1篇运移特征
  • 1篇中国土壤
  • 1篇水肥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塔里木农垦大...
  • 1篇仲恺农业技术...

作者

  • 6篇王夏晖
  • 2篇李立平
  • 2篇朱咏莉
  • 2篇刘军
  • 2篇王益权
  • 1篇胡田田
  • 1篇李生秀
  • 1篇张玉斌
  • 1篇杜建军
  • 1篇王新爱
  • 1篇高亚军
  • 1篇李鹏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塔里木农垦大...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几种主要土壤的物理性质研究被引量:55
2000年
通过测定黄土高原广泛分布且具有代表性的黄绵土、黑垆土及Lou土的颗粒组成、结构性、孔性、物理机械性等土壤物理性质,研究了黄土高原呈地带性分布的3种土壤其物理特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呈现的规律性。同时,还着重分析了重壤带的Lou土在不同肥力水平下其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这些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对这些土壤相关知识的认识,并为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了基本依据。
王夏晖Kuzn,MS
关键词:黄土高原物理性质肥力水平黑垆土黄绵土LOU土
孔源及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利用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研究孔源及常规施肥 (表层全面施肥 )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同时对二种条件下水分有效性及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施肥方式下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有其异同点 ,与常规施肥相比 ,孔源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更趋合理 ,显示了此项技术抗旱保墒的良好效果。在本试验所设处理中 ,孔距及孔深分别为 30 cm和 2 0 cm的处理获得了最高的水分利用率。
王夏晖王益权刘军张玉斌朱咏莉李立平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剖面分布土壤水分
旱地土壤氮素、有机质状况及与作物吸氮量的关系被引量:10
2005年
在具有典型半干旱气候特征的陕西永寿选取6种不同肥力水平的田块,分层采集0~100cm土样,测定各土层可矿化氮、全氮及有机质含量,研究其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土层可矿化氮、全氮及有机质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可矿化氮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与全氮、有机质间的相关性,可矿化氮加上土壤起始矿质氮后,相关系数更高.0~45cm土层的可矿化氮、全氮、有机质与作物吸氮量的相关性高于45cm以下的土层,且以30~45cm土层的为最好;以土壤全氮或有机质作为评价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效果不如可矿化氮.
杜建军王新爱王夏晖李生秀高亚军胡田田
关键词:可矿化氮吸氮量全氮有机质旱地土壤氮素
土壤水氮资源高效利用的孔源调控理论及技术研究
该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生产实践中水、氮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原因及现有施肥、保墒技术措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提高旱区农业水氮资源利用效率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特别是针对时区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存在的水分、养分在土壤剖面上的空间分布错位...
王夏晖
关键词:氮肥利用效率硝态氮淋溶
文献传递
中国土壤分类体系的发展被引量:9
2001年
李立平朱咏莉王夏晖李鹏
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氮素的运移特征研究被引量:50
2002年
本文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剖面水分、养分空间分布严重错位的问题 ,从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出发 ,提出孔源施肥技术 ,并对孔源及常规施肥方式 (表层全面施肥 )下麦田土壤的氮素运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施肥方式下 ,土壤氮素的时空变化有其异同点 ,与常规施肥相比 ,孔源施肥条件下 ,土壤氮素剖面分布更趋合理 ,水分与氮素达到了协调统一 。
王夏晖刘军王益权
关键词:施肥方式土壤氮素运移特征氮素利用效率常规施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