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3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结果术后17例有严重并发症继发颅内血肿及灶性脑挫伤6例;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2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脊液漏1例;血肿复发3例;癫痫4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简单有效,治愈率高。本组分析术后严重并发症17例。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
- 王利锋王学忠张爱全林立张蕴缯
- 关键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
- 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对比显微镜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于河南宏力医院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的71例患者,其中36例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神经内镜组),35例行显微镜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显微镜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肿瘤是否完全切除等情况。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术后随访,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完全切除率高于显微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于垂体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 张爱全李瑞峰王利锋
- 关键词:垂体瘤切除术神经内镜显微镜
- 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2例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方法和术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开颅手术切除 ,无死亡病例.脑膜瘤切除按Simpson标准 ,Ⅰ级切除2例 ,Ⅱ级切除16例 ,Ⅲ级切除4例 ,部分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患者术后建议行放射治疗 ;术后随访 :Ⅰ级切除者未做特殊处理 , 4~6年未复发 ;部分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者术后行放射治疗 ,3~5年复发2例 ,1例为Ⅲ级切除患者.复发2例再次行手术切除 ,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完整切除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 ,在保证静脉窦和回流静脉通畅的情况下切除肿瘤 ,有助于保护脑功能.
- 李瑞峰张蕴增王利锋
- 关键词:脑膜瘤矢状窦
-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开颅显微镜手术,观察组进行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且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 林立张娜王利锋
- 关键词:颅内肿瘤神经外科锁孔手术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病死率。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外科2007-01-2011-06收治的4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31例。结果 10例死亡(23.8%),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3例。余32例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治愈、好转22例(52.3%),中残4例(9.5%),重残3例(7.1%),植物生存3例(均为手术治疗病例)(7.1%)。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可提高DAI治愈率。DAI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对病史及受伤机制的分析和早期的CT和MRI检查。患者的预后与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改变、脑内血肿的部位、年龄和合并伤及基础病等有关。DAI的治疗以综合性治疗为主,早期给予脱水降颅压、亚低温治疗、尼莫地平注射液、纳洛酮、依达拉奉及镁制剂、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措施,后期给予高压氧、针灸等辅助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
- 王利锋王学忠张蕴増张伟刘彦群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症原因及防治体会
- 钻孔引流术(BHID)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00年4 月至2006年10月安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3例 CSDH 病例行 BHID。发现 BHID 方法简单有效,治愈率...
- 王利锋林立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张力性气颅挫裂伤原因及防治
- 文献传递
- 青壮年脑出血52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青壮年脑出血的病因、治疗与预后。方法对52例青壮年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0例,其中死亡2例,病死率10%。保守治疗32例中死亡6例,病死率18.7%。结论病因对青壮年脑出血的预后至关重要,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 王学忠王利锋张蕴增
- 关键词:青壮年脑出血
- 颅内软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8例分析)
- 2009年
- 1对象与方法1999—2007年,我院收治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颅内软骨瘤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1-60岁,平均31.7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5.2年。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其中癫痫2例,视力下降1例,一侧肢体无力1例,视野缺损2例,复视1例,
- 王学忠王利锋张蕴增
- 关键词:软骨瘤颅内显微神经外科
- 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6例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镜下解剖桥小脑角蛛网膜池,引流脑脊液,神经内镜暴露三叉神经及相关责任血管,观察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关系,锐性解剖蛛网膜束及血管蛛网膜袖套,分离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在其间可靠垫入涤纶棉。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12个月,其中治愈13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随访3个月后失访),无复发二次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够有效解决显微镜在桥小脑角区对三叉神经根部出入脑干处(REZ区)的暴露困难,有效减少对小脑组织的过分牵拉所造成的损伤;可以充分暴露三叉神经相关的责任血管,避免责任血管的遗漏;可靠的置入涤纶棉,并使之有效固定,避免滑脱造成复发,是一种更微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利锋张蕴増王学忠张伟刘彦群
- 关键词:神经内镜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 带蒂颞肌移植术临床应用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带蒂颞肌移植术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对65例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带蒂颞肌移植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蛛网膜囊肿,脑穿通畸形及硬脑膜下积液的手术治疗有效率85.5%,87.5%,90%;大面积脑梗塞、烟雾病手术治疗有效率66.7%;脑脊液漏手术积极有效。结论带蒂颞肌移植手术应用于神经外科,为治疗部分难治性神经外科疾病提供了良好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 王学忠王利锋张蕴增
- 关键词:带蒂颞肌移植术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