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峰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黄金第五支队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成矿
  • 3篇金矿
  • 3篇成矿规律
  • 2篇寨上金矿
  • 2篇找矿
  • 2篇南秦岭
  • 2篇控矿
  • 2篇矿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东秦岭
  • 1篇动力环境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成矿
  • 1篇多金属成矿带
  • 1篇找矿方向
  • 1篇找矿前景
  • 1篇锑矿
  • 1篇锑矿带
  • 1篇铅锌矿

机构

  • 4篇武警黄金第五...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北有色地质...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5篇王伟峰
  • 3篇刘新会
  • 1篇杨登美
  • 1篇刘爽
  • 1篇赵天心
  • 1篇张永文
  • 1篇郑卫军
  • 1篇耿洪
  • 1篇李根民
  • 1篇赵淑芳

传媒

  • 4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东秦岭小河—公馆多金属成矿带中金矿成矿预测被引量:5
2011年
镇安—旬阳盆地边缘分布着铅锌—金—汞锑矿床,分析认为铅锌—金—汞锑矿为一个成矿系列。通过对小河—西沟地区的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综合评价,圈定等值线图,结合遥感、已知矿脉的展布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认为小河金矿东部的十二条岭一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经工程揭露,新发现了3条破碎带,1条金矿化体。通过分析区域构造形迹特征,预测矿区东部的西沟一带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经查证,新发现2条矿化体。借鉴小河—西沟地区成功的找矿方法,重新对小河—公馆地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综合评价,新圈定A类预测区3个,B类预测区5个。
刘新会李根民张增民王伟峰张永文
关键词:铅锌矿金矿多金属成矿带成矿预测东秦岭
甘肃省岷县寨上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寨上金矿床位于岷县-礼县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中发现的特大型金矿之一。文章对寨上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得出寨上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脉受控于构造交汇部位、顺层剪切破碎带中,炭质板岩、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是金赋存的有利岩层,板岩层间、板岩与砂岩或灰岩接触带内是矿体赋存的有利空间。依此规律在寨上矿区东西两侧有望扩大矿床规模,找到类似的金矿床。
王伟峰赵天心宫元吉耿洪
关键词:地质学寨上金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南秦岭丁——马金汞锑矿带成矿规律与找矿前景被引量:2
2019年
南秦岭丁(家山)—马(家沟)金汞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部位,镇安—板岩镇深大断裂南侧,该矿带金汞锑成矿条件有利,分布有龙山、丘岭、腰俭等大中型金矿床和西坡岭、丁家山、石家山等中小型汞锑矿点。丁—马金汞锑矿带金汞锑矿化是同一空间(构造地质背景)下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演化结果,显示出成矿继承性和阶段性的演化特点,是一个成矿组合演化系列,在时空分布上有明显规律性;背斜轴部及两翼受强烈的挤压作用发育密集裂隙、节理及近EW向挤压破碎带(剪切带),这些地段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直接控制着区内内生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NE向断裂为本区主要控矿构造。根据已有资料和找矿实践,通过进一步探讨丁—马金汞锑矿带成矿规律,分析找矿前景,以期对该矿带内进一步勘查找矿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认为,该矿带成矿条件较好,在古楼山、郭家山和杨家岭等尚未开展系统勘查的地区,以及汞锑老矿区的纵深、侧翼和已知矿体深部,找矿潜力均较大。
王伟峰王泽琳柳世强张沛
关键词:成矿组合成矿规律找矿前景南秦岭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构造控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运用基础地质调查和化探方法,对金龙山金矿区成矿带构造、矿区构造、矿脉、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得出金龙山成矿带脉赋存规律为NE或NW向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与近EW向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交会,主矿脉呈NE向展布,矿脉延深大于延长,控矿构造以主断裂控矿为主、次级断裂控矿为辅。建立了NE向主构造控矿模式:左行走滑构造带在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金矿脉及其上部的汞锑矿脉发育在断裂带中,形成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控矿断裂旁侧层间剪切带中形成层间剪切带型金矿化体。锡铜沟—金龙山成矿带分布着4个应变中心,目前仅东坪—两河应变中心未发现任何矿床(仅有铅锌矿点),所以该应变中心将是下一步找矿的远景区。北侧的镇安—龙王沟和锡铜沟—铁厂构造变形带中同时存在强变形带及弱变形域,这2条变形带也是重点成矿区域,可作为成矿远景区。
刘新会杨登美王伟峰郑卫军
关键词:控矿构造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南秦岭
甘肃寨上金矿带成矿动力环境分析与成矿作用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寨上金矿床为西秦岭岷礼盆地西部大型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寨上金矿赋存在国营牛场背斜及斜切背斜的断裂中,赋矿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和下二叠统。南矿带矿脉主要受断裂控制,北矿带矿脉主要受层间剪切破碎带控制。矿(化)体沿砂岩、砂质板岩与碳质板岩的接触界面发育。矿区内发育少量石英闪长玢岩脉,且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特点。成矿主要集中在晚三叠—早侏罗世(220-170 Ma)、早白垩世(130-100 Ma)和早第三纪(60 Ma)3个地质时期,在喜山中晚期,可能叠加了新一期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寨上金矿的形成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浅源和深源成矿物质丰富,其次是物质迁移具有强动力来源,再次是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及容矿空间充裕是成矿的重要保证。因此,寨上金矿的形成是诸多成矿要素在相对局限的有利成矿构造域内,经过多期次叠加耦合的结果。
王伟峰刘新会赵淑芳向红林刘爽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