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
- 作品数:30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汉字的表意性与汉语特点及发展的关系被引量:4
- 2008年
-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汉语的特点决定汉字的性质,汉语的发展影响着汉字形体的变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字的类型不受语言特点的制约;这些都影响汉字和汉语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我们从汉语和汉字的实际出发,以事实来说明汉语的特点及汉语的发展变化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以促进汉语和汉字的健康发展。
- 潘杰
- 关键词:汉字表意性汉语特点汉语发展
- 析许慎“同意”条例设置的作用与意义
- 是表意文字体系,其构形反映构意,构意是确立和判断字义的依据。在这个造字过程中汉字构形是有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汉字的构形规律,就可以把握古人的造字意图,从而正确地理解字本义。许慎对汉字构形规律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刻的,他通过《说...
- 潘杰
- 关键词:《说文解字》
- 《说文》六书与汉字理论的再思考--以《说文》同意及转注为突破
- uot;转注"为"六书"之一,理解转注要依据六书性质及《说文》所列汉字与六书关系的认识.文字的基本功能是记录语言,六书就应该是对要揭示的汉字记录汉语方式的归纳;《说文》用540个部首统辖的9...
- 潘杰
- 关键词:《说文解字》
- 山西《杂字》的诚信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 2017年
- 《杂字》是一种融识字教育与知识传播为一体的民间实用教材,以识字和正字为基本目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既有传统蒙学的通俗性与可读性,又有民间诗歌谣谚以至戏文俗语的文学性与哲理性。在形式上是一种字面形式多样的独特而有序的文献集群,在内容安排上体现了从天地自然到社会人事再到世间万物的知识结构体系。明清时期流传于山西地区的《杂字》,其诚信教育在内容方面的文化意义和方式上的教育价值,在当代对识字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规范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平民教育和地方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 潘杰刘涛
- 关键词:诚信教育
- 析《尔雅·释诂》词语的存留与消失
- 2017年
- 《尔雅》作为我国第一部词典,其词语在现代的存失理应是汉语词汇史考察的内容。通过对《尔雅·释诂》复音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存失情况的考察,发现消失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复音词在字形及语素组合方面所提供的词义认知程度大都较低。通过对《释诂》单音词在现代汉语2 500常用字表中存失情况的考察,发现存留于字表的单音词大都词义泛化且构词能力强,消失于字表的单音词则受到字用及词汇发展规律两方面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
- 潘杰
- 析《尔雅·释训》词语意义的训释
- 潘杰
- 从《山西杂字》看山西人的做人准则被引量:2
- 2013年
- “杂字”又称“村书”,是为下层百姓识字明理的综合性实用课本,明清以来广泛流行于民间。“杂字”在内容编排上,不是单纯地罗列汉字,而是根据广大市井人士、农民及手工业者识字记账等日常生活的需要,把日常生活用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朗朗上口的形式有机地组织并串联起来,编辑成册,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功能上,“杂字”具有融识字教育、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实用性特点。
- 潘杰刘涛
- 关键词:杂字做人准则山西人识字教育手工业者知识教育
- 训诂材料与古汉语文选教学
- 2006年
- 传统训诂材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凝聚着历代学者的训诂经验和学术成果,体现了语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它不仅为打开古代文献之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而且对于古代汉语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应用价值。古代汉语教材文选中的注释植根于传统训诂材料,并有所改造和发展,因而在文选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具体语言现象,运用训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代相关的各类训诂材料加以鉴别,比较古今训释的异同得失,从而发现问题,穷原竟委,揭示语言的事实和规律。
- 王卯根潘杰
- 关键词:训诂材料理据
- 析许慎“同意”条例设置的作用与意义
- 2010年
- 《说文解字》中所有"同意"的标注都是在字形结构的分析部分,而且凡是标明"某与某同意"的字,它们之间在构形上一定具有"相同的构意",具体表现为四种不同情况:1.异部之中构件同,构意同;2.同部之中构件同,构意同或相关;3.异部之中构件异,构意同;4.异部之中构件异,利用相同的构形方式表示相同的构意。这四种不同的情况反映了汉字构形的四条基本规律。许慎"同意"概念设置的真正目的正是为了揭示汉字构形的基本规律,在《说文》中具有重要意义。
- 潘杰
- 关键词:说文解字
- 从语境因素看《齐桓晋文之事》的成功交际
- 2005年
-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文章中非常有影响的名篇。文章表现了孟子的“仁政”和“王道”思想,是了解孟子政治主张及他的王道思想的代表性篇章。从现代角度重新审视这篇文章,其价值还表现在它是一篇利用语境因素进行成功交际的典范之作。现在社会的发展日趋呈现为合作型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语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取得成功地交际就更为重要。《齐桓晋文之事》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借鉴和启示。
- 潘杰
- 关键词:语境交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