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
-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诊治及预后35例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98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原发性双侧乳腺癌35例,均接受手术、化疗及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32例获随访。[结果]全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5、10年生存率为77.2%、55.7%;随肿瘤分期的增加,生存率降低(χ2=20.56,P<0.05);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和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58.3%(χ2=5.33,P<0.05)。[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比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好。
- 尤俊许林张志明洪明
- 关键词:乳腺肿瘤预后
- 食管癌围手术期不输血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输血完成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182例食管癌切除术按围手术期有无输血分为输血组(93例)和不输血组(89例),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不输血组与输血组比较,手术前后外周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肿瘤复发率及3,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围手术期不输血是安全可行的。
- 吴培仁蔡建春许林洪明林天胜刘域
- 关键词:食管肿瘤围手术期输血
- 胃癌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体会(附47例报告)
- 2005年
- 目的分析胃癌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探讨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47例胃癌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内科保守治疗有效,有效率14.9%(7/47)。21例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止血成功19例,有效率90.5%(19/21)。止血成功26例选择限期手术,失败21例选择急诊手术。急诊手术组和限期手术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3.8%和3.8%(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2%和38.5%(P<0.01)。结论内科保守治疗难于奏效。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具有止血效果迅速可靠的特点,且可进行动脉输血抗休克,弥补了胃镜的不足。限期手术在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式的选择方面更趋合理,力争行根治性胃切除术、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术后生存期的关键。
- 许俊明许林张志明卢传辉洪明
- 关键词:胃肿瘤失血性休克介入治疗外科手术
- 22例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分析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诊治体会。[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22例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行内镜检查,误诊为胃溃疡10例,误诊为胃癌5例,误诊为结肠癌2例,误诊为结肠息肉1例。21例行手术切除,1例经肠镜行高频电切治疗,无1例治疗后复发。[结论]该病的误诊率高,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 尤俊许林洪明张志明
- 关键词:胃肠疾病嗜酸细胞肉芽肿
- 保乳治疗乳腺癌41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对41例Ⅰ~Ⅱ期乳腺癌施行乳腺象限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全乳放射;全身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措施同一般乳腺癌治疗。结果无同侧乳腺局部复发,1例术后出现腋窝淋巴结复发;乳房外形满意。结论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 尤俊许林洪明王丽琛张志明
- 关键词:乳腺肿瘤综合疗法
- 左腹股沟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对1例左腹股沟肿物行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彻底切除左腹股沟肿物。病理镜检肿瘤细胞为多形性,呈梭形、多边形、椭圆形。免疫组化:CD21(+),CD68(+),S-100(少量+),提示为左腹股沟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结论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帮助,可能出现复发、转移,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卢传辉洪明骆一丁张志明许林
- 关键词:肉瘤腹股沟病理手术
- 射频消融术和手术对原发性肝癌体内细胞免疫状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组26例,手术治疗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射频消融组治疗10d后与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CD3+、CD4+T细胞计数上升,CD8+T细胞计数下降,CD4+/CD8+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组术后CD3+、CD4+T细胞计数下降,CD4+/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治疗后免疫抑制状态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而手术治疗肝癌,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 卢传辉尤俊刘静洪明许林张志明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T淋巴细胞亚群
- 全屏数字化平板乳腺机在乳腺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评价全屏数字化乳腺机(FFDM)在外科术前定位隐匿性乳腺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经FFDM检查发现而临床不能触及的26个乳腺病灶在FFDM定位下穿刺,于病灶内留置导丝,指导外科手术活检。结果24例26个隐匿性病灶X线表现包括微钙化20个,局部结构紊乱2个、小结节4个。一次性定位满意率为92.3%。术中冰冻切片检查,6个病灶为恶性(占23.1%),临界性病变4个,16个为良性。结论应用FFDM行外科术前定位活检,方便、快捷、定位准确高,尤其在明确疑癌微钙化性质方面,是诸多术前定位法的首选。
- 吴秀蓉钟山余旭茗洪明吴婧沈秋月罗小华魏文苹吴昕漪许林佘宏强
- 关键词:乳腺机术中冰冻切片检查隐匿性病灶平板手术活检
- 老年食道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效果的对比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全肠外营养进行比较。方法 102例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51例,全肠外营养组(TPN组)51例,术前、术后第8天测定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肝功能,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后行EEN对肝功能影响小,在改善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TPN。结论术后EEN可成为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方式。
- 秦维霞尤俊洪明邱江锋
- 关键词:贲门肿瘤肠外营养
- 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2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术后EEN组51例,全肠外营养(TPN)组51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8天测定病人的体重、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等,观察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费用情况。结果:术后第8天,EEN组病人的体重下降明显少于TPN组(P<0.05),血清PA水平高于TPN组(P<0.05),TBIL、GGT指标低于TP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PN组(P<0.05),术后营养相关费用和术后非营养治疗费用少于TPN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TPN组(P<0.05)。结论:老年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EEN对肝功能影响小,在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并发症和降低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TPN。
- 尤俊秦维霞吴培仁洪明邱江锋
-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肠内营养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