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法宪恩

作品数:24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脏
  • 5篇心肌
  • 5篇手术
  • 5篇外科
  • 4篇心绞痛
  • 4篇血管
  • 4篇氧合
  • 4篇氧合血
  • 4篇温氧合血
  • 4篇绞痛
  • 4篇灌注
  • 3篇血管成形
  • 3篇直视
  • 3篇直视手术
  • 3篇综合征
  • 3篇温血
  • 3篇二尖瓣
  • 3篇持续灌注
  • 2篇心病
  • 2篇心肌血运重建

机构

  • 24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法宪恩
  • 22篇张大新
  • 21篇庄世才
  • 21篇赵根尚
  • 18篇冯德广
  • 16篇张瑞成
  • 12篇初佩俊
  • 7篇张长喜
  • 3篇赵玉兰
  • 3篇任曼曼
  • 3篇段温泉
  • 2篇李亚玲
  • 1篇白振祥
  • 1篇权晓强
  • 1篇李建端
  • 1篇宋晓晖
  • 1篇李风鸣
  • 1篇马文章
  • 1篇杨丽霞

传媒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5篇河南外科学杂...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年份

  • 3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温氧合血低流量持续灌注心肌保护临床疗效分析
1995年
自1991年9月~1994年12月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温氧合血低流量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对201例各种先天性及风湿性心脏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与低温冷晶体液间断灌注相比,此方法临床上表现室颤率低、心功能好、死亡率明显下降、心肌超微结构及心肌酶学较低温组明显改善,术后合并症明显减少,是心肌保护概念上的改变。
庄世才张大新法宪恩张瑞成冯德广赵根尚初佩俊刘军英全玉琴王龙生贺毅萍宋晓辉刘强
关键词:浅低温体外循环温氧合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
心脏直视手术后胸骨裂开的诊治体会被引量:4
1998年
胸骨裂开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胸骨裂开的原因有:纵隔感染,全身营养不良,剧烈咳嗽,术前合并肝功能不良。胸骨裂开后局部疼痛剧烈,伤口分泌物增多,手感有胸骨错位,随呼吸胸骨移动,胸骨裂开最关键的是再次缝合固定,并注意术后彻底冲洗,全身支持治疗,外用胸带固定。
赵根尚庄世才张大新冯德广法宪恩
关键词:胸骨裂开纵隔感染心脏直视手术
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对心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993年
我们对1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心肌停跳,观察其对心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心肌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变化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后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肌过氧化脂质稍降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能保护心肌抗氧化酶活性,保护心肌细胞结构,防止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赵根尚庄世才张大新白振祥初佩俊张长喜法宪恩刘军英王龙森冯德广张瑞成李建端李亚玲
关键词:抗氧化酶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温氧合血停跳液连灌与冷晶体心停跳液间灌心肌超微结构对比研究
1996年
为评价温氧合血停跳液连续灌注法(温灌法)与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法(冷灌法)对心肌的保护效果,两种方法各随机选择4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90分钟者,分别于阻断前、阻断60分钟、阻断90分钟及再灌注20分钟时取心肌标本,对比研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冷灌法阻断60分钟后心肌线粒体及肌原纤维损害逐渐加重,再灌注20分钟时损害严重,而温灌法阻断90分钟及再灌注20分钟时心肌线粒体及肌原纤维无明显变化。
张瑞成庄世才张大新赵根尚法宪恩张长喜冯德广初佩俊刘军英全玉琴王龙森贺毅平
关键词:心肌超微结构
软质环瓣环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
1994年
软质环瓣环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庄世才,张大新,法宪恩,赵根尚,张长喜,初佩俊为避免心脏瓣膜替换术的弊端,近十余年来瓣膜成形术又引起重视。瓣膜关闭不全经成形术后辅以成形环重建和环缩其瓣环,是巩固成形术后疗效的重要措施。目前所采用的成形环多为硬质或半...
庄世才张大新法宪恩赵根尚张长喜初佩俊
关键词:二尖瓣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2001年
目的 总结5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年龄4~36m,平均14±3月,男性39例,女性20例。体重4.5~18kg,平均13±2.5kg,心胸比率0.45~0.80,平均0.55±0.10。其中30例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25例有2种以上病变。5例常温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其余45例均在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根治术。结果 术后30d内死亡5例(10%),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10%),无远期死亡病例及并发症。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一般均可根治,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赵根尚张大新冯德广法宪恩张瑞成庄世才
关键词:心脏畸形先天性
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
2000年
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情凶险,治疗棘手,我科自89年1月~98年12月行心内直视手术580例,共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5例,经临床治疗后有4例痊愈,1例因呼衰及心衰而死亡,现将其临床资料、治疗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80例心脏直视手术,术后有5例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0.88%。5例患者年龄在7岁-50岁之间。
赵根尚张大新庄世材冯德广法宪恩张瑞成
关键词:心内膜炎心内直视手术细菌性心脏直视手术心外科
生物瓣衰败后二次换瓣的临床研究
1999年
我科自1994年~1998年共收治4例二尖辦生物辦衰败病人,重新施行了二尖辦置换术(国产C-L碟瓣)。1例病人因术中出血,术后并发脑水肿死亡,余3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 患者年龄在38~42岁之间,二尖辦区生物辦置换时间平均在10年左右,二尖瓣再狭窄2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2例。 术中所见:所有病例均可见原生物瓣瓣体僵硬、增厚,有不同程度钙盐沉积,关闭不全患者可见瓣叶穿孔、撕裂。 手术要点:胸骨后粘连是二次手术最棘手问题,顺利进胸,建立体外循环是手术成功关键。胸骨后组织分段游离,分段锯开可减少一次锯开胸骨撕裂心脏的危险。先建立体外循环再游离上、下腔静脉是重要手术步骤,可防止心脏撕裂后大出血休克的危险。切除原生物瓣组织先从大瓣中点开始,再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切除,注意保留足够的瓣环组织,注意清除组织碎块及线头。上机械瓣一般采用间断带垫片褥式缝合。 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因二次换瓣创伤大,术中渗血量大是最常见问题,我们有2例患者体外循环中应用抑肽酶,可有效减少术后渗血量。术后延长呼吸机支持时间,应用有效强心药及扩血管药物,有利于术后心脏功能恢复。
赵根尚余广增庄世才张大新冯德广法宪恩张瑞成权晓强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
温血灌注与冷晶体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酶学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比较温氧合血连续灌注与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心肌酶学变化,探索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将阻断时间在60分钟以上16例患者随机分为温血灌注组(A组)和冷晶体灌注组(B组),每组8人。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和主动脉阻断60分钟后取部分心肌组织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阻断前和阻断后2组SOD和LPO含量无差异,阻断后B组SOD含量比阻断前显著降低(P<0.01);而阻断后LPO含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温血连续灌注能有效减轻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满足心肌需氧代谢。
法宪恩庄世才张大新白增祥
关键词:温血心脏停搏液冷晶体
心脏粘液瘤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1995年
本文报告心脏粘液瘤21例,发生左房18例,右房3例。其中20例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病例无复发。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粘液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作者并对重症病人手术时机选择及术中操作技巧进行了详细讨论。
冯德广庄世才张大新赵根尚法宪恩张瑞成
关键词:心脏粘液瘤外科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