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通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庆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桡神经麻痹58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桡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麻痹症,以腕下垂为主要特征。本病常因上肢外伤、骨折而引发,也可由于炎症、缺血、铅中毒、睡眠姿势不良压迫而发病。笔者自2004年起,采用针刺配合红外线(TDP神灯)照射治疗该病58例,现报告如下。
- 丁鲁宋梦玉贾爽杰张萍沈通
- 关键词:红外线照射治疗桡神经麻痹针刺配合TDP神灯麻痹症
- 研究丁苯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针对脑梗死后失语患者采用丁苯胺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失语患者68例;给予统一编号后将这6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n=34)和丁苯胺注射液治疗(n=34),以对比的方式探析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语言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失语指数(AQ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相比常规组较高,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较低;且常规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25/34),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两组对比P<0.05(χ2=5.314,P=0.021)。结论:丁苯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语言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高琦沈通王明华姜浩
- 关键词:脑梗死失语语言功能
- 前庭性偏头痛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前庭性偏头痛(VM)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35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7例)。观察组给予西比灵治疗,对照组给予头痛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6例;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2.5±1.1)次/周、持续时间(4.5±1.7)min均少于对照组的(3.6±1.3)次/周、(6.2±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比灵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症状,减少患者的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临床中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长期规范研究可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 张忠波沈通伞勇智高琦王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