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春红

作品数:25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7篇造影
  • 5篇血管造影
  • 4篇影像
  • 4篇成像
  • 3篇动脉
  • 3篇容积
  • 3篇脑梗
  • 3篇X线
  • 3篇320排CT
  • 3篇CT
  • 3篇CT影像
  • 2篇心病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造影术
  • 2篇手术

机构

  • 22篇贵阳医学院附...
  • 4篇郑州人民医院
  • 2篇襄樊学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2篇襄阳市中心医...
  • 2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海南省琼海市...
  • 1篇湖南医药学院

作者

  • 23篇汪春红
  • 8篇王波
  • 4篇焦俊
  • 4篇杨伟
  • 3篇王玲
  • 2篇向永华
  • 2篇余晖
  • 2篇陈益民
  • 2篇徐卡娅
  • 2篇韩锋
  • 2篇文伟
  • 2篇杜霞
  • 2篇祁佩红
  • 2篇贾世军
  • 2篇宋世宾
  • 2篇杨华
  • 2篇金科
  • 1篇单国用
  • 1篇刘健
  • 1篇陈勇

传媒

  • 5篇贵州医药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服甘露醇法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法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对小肠梗阻、炎症性疾病、小肠肿瘤以及小肠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6例临床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口服大量2.5%等渗甘露醇后行MSCTE检查,根据MSCTE表现做出临床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内镜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照,评估MSCTE对小肠梗阻、炎症性病变、小肠肿瘤以及小肠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内镜或DSA证实小肠疾病117例,MSCTE误诊11例,总诊断正确率为90.6%(106/117)。MSCTE的CT血管造影(CTA)诊断小肠及肠系膜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100%(37/37)。结论:口服甘露醇法MSCTE在多种小肠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静余晖焦俊赵朝伦江建新王波文伟汪春红
关键词:甘露醇造影剂小肠肠梗阻多层螺旋CT
320排CTA在快速诊断急诊主动脉夹层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320排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20排CTA螺旋扫描序列,对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心胸联合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图像及数据诊断AD及DeBakey分型,并追踪治疗结果。结果:320排CTA明确诊断15例AD,DeBakeyⅠ型7例,DeBakeyⅡ型3例,DeBakeyⅢ型5例;手术治疗7例,内科治疗3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3例。结论:320排CTA是快速诊断AD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蔡胤浩游明瑶汪春红杜霞
关键词:体层摄影扫描仪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主动脉疾病
CT、MRI平扫检查对成人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讨论鳃裂囊肿的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分布特点,以提高临床鳃裂囊肿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鳃裂囊肿的CT和/或MRI影像征象,并了解CT、MRI平扫检查对鳃裂囊肿的显示能力。结果 25例鳃裂囊肿案例中,3例为第一鳃裂囊肿,21例为第二鳃裂囊肿,无第三鳃裂囊肿,1例为第四鳃裂囊肿;囊肿主要分布于颌下及颈肌间隙,呈圆形或椭圆形囊性结构,囊内密度/信号均匀。结论 CT、MRI平扫图像可以清晰的显示鳃裂囊肿的形态、结构,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尹所汪春红
关键词:鳃裂囊肿CTMRI
320排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320排CT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320排CT扫描资料,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5例经手术证实的心内外结构异常共72个,其中心内结构异常27个,心外结构异常45个。320排CT、TTE对心内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3%(26/27)和92.6%(25/2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982,P>0.05)。320排CT对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畸形及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100%(45/45)]明显高于TTE[53.3%(24/4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1.28,P<0.05)。320排CT及TTE对先心病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6%和6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8.09,P<0.05)。结论:320排CT对心外大血管结构异常的检出显著优于TTE,对心内结构异常的检出也有良好的效果,320排CT结合TTE可显著提高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准确性。
贾世军焦俊汪春红曾兴群王玲杨伟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CT重建在下颌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王玲汪春红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三维CT重建三维重建图像螺旋CT诊断CT技术各向同性
320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氩氦刀在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3%~26%,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为其2~3倍。肿瘤直径大于7cm者为巨大脑膜瘤,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方法,怎样以更好的手术方式切除肿瘤、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是神经外科医师所追求的目标。
宋世宾杨华刘健陈益民韩锋徐卡娅汪春红
关键词:颅内巨大脑膜瘤螺旋CT血管造影手术中氩氦刀神经外科医师良性肿瘤
三维MRI结合仿真内窥镜技术在胎儿面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胎儿三维MRI结合仿真内窥镜重组(MRVE)技术在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和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7例胎儿的三维MRI数据采用半自动阈值MRVE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胎儿MRI检查序列包括SSFSE和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对两位医师(A和B)在胎儿面部结构的图像重建中选择阈值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将超声、二维MRI和三维MRI MRVE的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3D-FIESTA图像上,羊水呈高信号,胎儿面部软组织、子宫壁和胎盘呈中等信号,组织对比度良好。两位医师确定的测量阈值分别为797.7±12.6(95%置信区间为795.0~800.4)和796.9±11.4(95%置信区间为794.4~799.3),一致性好(P<0.05)。MRVE可以从不同角度直观显示胎儿的面部结构。二维MRI、US和MRVE诊断胎儿面部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95%置信区间为0.813~0.968)、0.930(95%置信区间为0.861~0.999)和0.935(95%置信区间为0.866~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RVE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三维MRI仿真内窥镜处理技术在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和畸形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汪春红李小宝眭贺包雨微李茜庞颖孙子燕
关键词:胎儿畸形先天性疾病仿真内窥镜
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脑梗死患者行CT全脑灌注成像,一次对比剂注射得到平扫容积图像、CT血管成像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综合运用这三种检查方法全面评估脑梗死。结果:42例脑梗死患者共发现18例存在缺血半暗带(IP),其中8例超急性期6例存在IP,19例急性期8例存在IP,15例亚急性期4例存在IP。42例梗死核心区与健侧对应区比较,脑血容量(CBV)、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值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18例IP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V、CBF、MTT及TTP值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梗死仍可能存在IP。应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对脑梗死患者可明确其责任血管的狭窄部位及程度,了解病变范围及有无IP存在,实现对脑梗死的全面评估。
向永华王波金科裴贻刚杨伟汪春红
关键词:脑梗塞灌注成像
320排CT与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心功能的初步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320排CT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心功能评价的相关性及320排CT在冠心病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2009年9月至12月间行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冠心病患者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9)岁。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原始数据进行多期相重建,在专用心功能分析软件(Vitrea FX)中进行左心功能分析,利用Simpson法计算出左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结果 320排CT与二维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的冠心病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冠心病心功能指标:EDV、ESV、SV和EF相关性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67、0.791、0.723和0.674。结论 320排CT在冠心病左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结果准确、可靠,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各指标间相关性高。320排CT心功能分析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协议相同,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图像可以通过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数据获得,心功能分析包含于冠状动脉检查中,患者无需接受更多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
贾世军焦俊王战邹飞曾新群汪春红
关键词:X线计算机超声心动图冠心病左心室功能
320排动态容积CT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出现,影像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别率的不断提高,血管成像更为直观、准确。与传统DSA相比,CTA的一个主要缺点就是不能获得动态的血流动力学信息[1]。另外,目前普遍应用的64排CT由于其探测器宽度限制,得不到覆盖全脑的CT灌注图像,
王波汪春红杨伟
关键词:脑梗CTA脑血管病变容积数据脑血管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