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勇

作品数:32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耳蜗
  • 5篇顺铂
  • 5篇内镜
  • 4篇营养因子
  • 4篇中耳
  • 4篇神经营养
  • 4篇神经营养因子
  • 4篇神经元
  • 4篇鼻内
  • 4篇鼻内镜
  • 4篇鼻内镜下
  • 3篇胆脂瘤
  • 3篇脂瘤
  • 3篇中耳炎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受体
  • 3篇外科
  • 3篇纤维细胞
  • 3篇螺旋神经元

机构

  • 22篇吉林省人民医...
  • 14篇吉林大学第一...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吉林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2篇汤勇
  • 11篇杜波
  • 8篇王苹
  • 7篇周彬
  • 7篇孙建军
  • 6篇杜宝东
  • 6篇于沿凯
  • 5篇林勇生
  • 5篇刘辉
  • 5篇肖北春
  • 5篇刘阳
  • 5篇李凤茹
  • 3篇毛永侠
  • 3篇于姝媛
  • 2篇祝威
  • 2篇徐平
  • 2篇郑连秀
  • 2篇张宝林
  • 1篇张敏
  • 1篇王海涛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吉林省医学会...
  • 1篇全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顺铂诱导大鼠体外培养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中BNIP3的核转位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顺铂诱导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GC)死亡的模式,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NIP3在顺铂诱导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耳蜗基底膜SGC,加入100μmol/L的顺铂建立损伤模型。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SGC凋亡相关基因BNIP3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caspase-3)特异降解产物et血影蛋白(α-spectrin)的表达,间接确定caspase-3活性;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BNIP3蛋白的表达定位及其与顺铂耳毒性损伤的关系。结果顺铂作用后12h,细胞形态变小,神经纤维出现结节和断裂,神经丝抗体(NF-200)标记阳性的细胞数目减少。离体培养的SGC在顺铂作用3h,6h和12h,BNIP3基因转录活性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中α-spectron降解带灰度值比值(X±s,下同)为0.10±0.05,顺铂作用6h、12h后该比值分别上升为0.49±0.09和0.75±0.0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8.63及14.61,P值均〈0.01);同时顺铂作用12h组与顺铂作用6h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q=5.98,P〈0.05)。正常SGC不表达或在细胞质中微弱表达BNIP3蛋白;顺铂损伤后BNIP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并且强表达的BNIP3蛋白定位于SGC细胞核,周围的支持细胞中BNIP3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高,但表达定位于细胞质而不是细胞核。结论顺铂诱导大鼠耳蜗SGC凋亡过程中,BNIP3在神经元及其周围的支持细胞中可能遵循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在SGC中BNIP3可能是通过结合DNA,在转录水平调节某些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王苹汤勇陈霞杜波
关键词:耳蜗螺旋神经节顺铂细胞凋亡膜蛋白质类
鼻窦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妊娠期鼻出血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术在妊娠期鼻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妊娠期鼻出血患者经鼻窦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一次性治愈73例,治愈率达96%。结论:鼻窦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术具有视野清晰,止血准确,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操作方便,术后不需填塞鼻腔,可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汤勇肖北春杜波周彬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微波鼻出血妊娠期
听力损失与突发性聋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索听力损失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46例(167耳)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AS统计软件对纯音听阈情况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听力损失曲线为全聋型,纯音高频听阈(4 000 Hz及8 000 Hz)损失较重,高频听阈(4 000 Hz+8 000 Hz)大于低频(250 Hz+500 Hz)听阈的患者预后不佳;多因素分析显示,8 000 Hz的听阈水平与预后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4 000 Hz听阈及听力损失类型。结论:从单、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对突聋应采用多因素逐步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使预后和疗效评估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高频听力损失程度是突发性聋预后的一个可靠评估因素。
周彬徐平汤勇
关键词:听力听阈
Nd:YAG激光治疗鼻出血的体会
1999年
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Nd:YAG激光治疗鼻出血80例,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
刘辉黄艳梅汤勇
关键词:ND:YAG激光鼻出血出血原因鼻腔出血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一近亲婚配耳聋家系致聋机制的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在DNA水平上对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耳聋易感基因的突变筛查,确定家系成员的致病基因及分型。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进行等位基因多重PCR,基因芯片杂交筛查GJB2、GJB3、PDS和mtDNA 12SRNA基因突变,DNA测序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结果:先证者为GJB2基因235delC和299-300delAT复合杂合,其父母分别为GJB2基因235delC和299-300delAT纯合突变基因型,父系亲属中耳聋者均为299-300delAT纯合突变基因型,听力正常成员为杂合基因型,该致病基因来源于近亲婚配祖父母。结论:GJB2基因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生耳聋的致病因素,耳聋基因芯片检测是确定遗传性聋病因的必要手段。
金鹏于姝媛祝威汤勇杜波王苹
关键词:遗传性聋基因芯片GJB2基因
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部分切除治疗上颌窦病变
目的:随着鼻内镜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对于大部分累及上颌窦的疾病,鼻内镜手术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但单纯扩大开放上颌窦原窦口很难彻底根治部分上颌窦病变,本文报告鼻内镜下经鼻切除上颌窦部分内侧壁并保留鼻泪管和下鼻...
汤勇李凤茹马喜菠张宝林
文献传递
噪声暴露不同时程中大鼠ABR及DPOAE的变化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在长期间断性噪声暴露的不同时程中大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变化特点,寻找导致暂时性阈移的最小暴露时间以及长期噪声暴露过程中的敏感客观评价指标。方法:将42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暴露于115 dB SPL宽带噪声下3、6、9、12、15和21 d (给声12 h/停声12 h),噪声停止后24 h和6周分别测定ABR和DPOAE,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的暴露组中,ABR的阈值都高于对照组(P<0.005);ABR阈值与暴露时程逐步回归分析:24 h-click y=0.79x+83.81,R2=0.24;24 h—TB y=1.26x+90.76,R2=0.40;6 weeks—click y=1.26x+69.37,R2= 0.32;6 weeks—TB y=1.41x+82.33,R2=0.30;DPOAE只是在声暴露的早期有明显的变化,第3天和21天暴露组的幅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听力下降恢复的可能性越小;引起暂时性阈移的最少噪声暴露时间是在3 d之内;ABR比DPOAE更能体现声损伤时程的变化情况,是研究长期噪声暴露的敏感客观指标。
周彬杜波王振霖汤勇杜宝东
关键词:脑干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儿童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483例报告被引量:3
2001年
肖北春汤勇张敏郑连秀鞠天禹
关键词:儿童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病例上呼吸道阻塞
伴有面隐窝开放的保留骨桥式乳突鼓室成形术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分析胆脂瘤性中耳乳突炎的保留骨桥式乳突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tympanomastoidectomy,IBM)术中面神经隐窝开放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3年随访3年以上的63例(65耳)IBM术中开放面神经隐窝治疗的脂瘤性中耳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在保留低位骨桥的解剖关系下,仍能安全开放面神经隐窝,有效清除后鼓室区域的隐匿病灶。结果本组术后干耳时间4~13周,平均6.2周。62耳术后乳突腔上皮化良好,移植鼓膜愈合,干耳率95%(59/65)。3耳耳漏及2耳胆脂瘤珠残留,经再次手术愈合。术后气骨导间距缩小值〉10dB60耳;平均语言频率气导听阈提高值为(18.5±7.3)dB。结论基于术前颞骨高分辨CT,结合术中所见,在IBM手术中应用面神经隐窝开放技术,适用于后鼓室区域的探查与病灶清除,有助于减少术中残留和术后复发、提高远期效果。
汤勇孙建军刘阳林勇生
关键词:中耳炎胆脂瘤中耳鼓室成形术
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DN)存活和分化的作用。方法选取14d孕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胎鼠,采用酶消化法培养中脑DN神经元,在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方法进行细胞纯度鉴定,观察不同作用条件下TH阳性细胞率确定细胞存活。结果以10--60ng/L的GDNF或BDNF持续培养10d,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明显高于NGF和NT3作用组,浓度为20ng/m l的GDNF作用最强,能够维持60%的DN神经元存活。此外BDNF和GDNF能够增加DN神经元的数目,但未发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当GDNF与BDNF联合应用时,未见DN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增强。结论GDNF和BDNF对原代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并能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分化为DN神经元。
范东艳王苹汤勇牛风兰鲁质成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存活分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