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丹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分型
  • 3篇克雷伯菌
  • 3篇埃希菌
  • 3篇大肠埃希菌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肺炎克雷伯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Β内酰胺
  • 2篇Β内酰胺酶
  • 2篇ESBLS
  • 1篇电泳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沙星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类
  • 1篇碳青霉烯类抗...
  • 1篇同源性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桐庐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池丹
  • 5篇张嵘
  • 3篇胡燕燕
  • 3篇周宏伟
  • 2篇陈功祥
  • 2篇黄永禄
  • 2篇张晓飞
  • 1篇吕火烊
  • 1篇胡云建
  • 1篇杨玮
  • 1篇马继华
  • 1篇蔡加昌
  • 1篇余涛
  • 1篇王选

传媒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肠埃希菌产嵌合重组型blaCTX-M-123的检测及分子分型
2014年
CTX—M型β内酰胺酶是传播最广泛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目前,已报道的CTX-M型β内酰胺酶已达150多种。亚洲地区以CTX-M-1组和CTX-M-9组为主,其中以blaCTX-M-15和blaCTX-M-14最为常见[1]。过去20年余年,CTX-M型ESBLs的进化以碱基突变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为主要模式。
池丹黄永禄马继华余涛周宏伟张嵘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分子分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型嵌合ESBLS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分子分型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分子分型。方法2007-2011年从杭州市3家医院分离到22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 MIC);接合试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研究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系统发育分型(phylogenetic typing)等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22株大肠埃希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范围为1~16μg/ml,厄他培南为2~64μg/ml。所有菌株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及各种β-内酰胺酶,部分菌株同时产质粒介导的AmpC酶。22株大肠埃希菌均可通过接合试验或转化试验将碳青霉烯耐药性传递给大肠埃希菌EC600,使后者获得blaKPC-2基因及与供体菌相似的耐药性。 PFGE显示仅少数菌株为相同克隆或密切相关;MLST显示最常见的序列类型为ST131(9株)和ST648(5株), ST38和ST405各2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9株ST131菌株均为B2群,另有11株属于D群,B1群和A群各1株。结论杭州地区产KPC-2大肠埃希菌主要为世界范围流行的多重耐药菌株ST131,其次为ST648。
张嵘池丹蔡加昌胡燕燕周宏伟杨玮吕火烊陈功祥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分子分型
儿童粪便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和PMOR的检测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儿童粪便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β-内酰胺酶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的检测,明确儿童肠道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和PMQR基因的携带情况;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
池丹
关键词: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子分型
文献传递
K1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荚膜多糖分型K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及其分子分型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3—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健康体检中心429份健康体检者粪便标本,按不同年龄组计算肺炎克雷伯菌肠道分离率;"拉丝"试验检测高产黏液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K1、K2、K5、K20、K54、K57、rmp A、mag A和wca G;K-B纸片法检测K1型菌株药物敏感性;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K1型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型。结果粪便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22.61%。9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拉丝"阳性率为39.18%。共检测到11株携带K1毒力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4株同时携带mag A、wca G和rmp A,9株同时携带wca G和rmp A。<12岁组中未发现毒力基因存在。药敏结果显示K1型菌株除对氨苄西林耐药以外,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均敏感。11株K1型菌株中有7株"拉丝"试验阳性。K1型菌株MLST分型结果,除1株为ST600外,其他均为ST23。结论粪便中分离的K1型肺炎克雷伯菌往往同时携带毒力基因rmp A、mag A和wca G,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ST23为其主要的临床流行株。
邱炳峰王选池丹张嵘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K1毒力基因分子分型
一株解鸟氨酸拉乌尔菌的鉴定及其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拉乌尔菌属隶属于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植生克雷伯菌和土生克雷伯菌在1981年被发现,并被归入肠杆菌科的克雷伯菌属[1-2];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则在1989年被发现,该菌种最初被认定为解鸟氨酸阳性的产酸克雷伯菌[3].2001年Drancourt等[4]学者根据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产酸克雷伯菌与其他吲哚阳性的克雷伯菌属之间的系统发育树相距较远,因此提议成立了拉乌尔菌属,将解鸟氨酸克雷伯菌、植生克雷伯菌和土生克雷伯菌3个种从克雷伯菌属中转移到了拉乌尔菌属,分别命名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植生拉乌尔菌和土生拉乌尔菌.拉乌尔菌属可从水、土壤、植物中分离,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且由于侵入性操作提供感染途径后可发生感染.本研究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及16S rRNA基因测序3种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并对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进行研究.
池丹胡燕燕马继华黄永禄张晓飞张嵘陈功祥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MALDI-TOF克雷伯菌属
parC基因突变致环丙沙星不敏感化脓性链球菌及其同源性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不敏感化脓性链球菌的耐药机制及其同源性。方法对2012年3月北京地区分离自猩红热患者的48株化脓性链球菌采用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及临床常用7种抗生素的MIC。对环丙沙星MIC≥4mg/L的13株化脓性链球菌检测氟喹诺酮染色体介导的耐药基因gyrA,gyrB,parC,parE的突变,同时以环丙沙星MIC40.25mg/L的4株化脓性链球菌做比对。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自北京不同地区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化脓性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四环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1.7%(44/48)、91.7%(44/48)和89.6%(43/48)。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50分别为2mg/L、1mg/L和40.25mg/L;MIC90分别为4mg/L、2mg/L和0.5mg/L。48株化脓性链球菌中有12株对环丙沙星MIC为4mg/L,1株MIC为8mg/L,菌株来自北京朝阳区。对这13株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2株在parC基因上出现79位丝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或酪氨酸(Ser79Phe/Tyr),10株在parG基因的121位出现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la121Val)。发现1株在parC基因上Ser79Phe突变合并parE基因上371位丝氨酸突变为亮氨酸(Ser371Leu)的化脓性链球菌,但该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未显著增高(MIC=4mg/L)。17株试验菌株的PFGE结果显示为7个克隆,其中克隆A均为环丙沙星MIC≥4mg/L的菌株,主要分布在朝阳区、大兴区、丰台区、顺义区和石景山区,占MIC≥4mg/L菌株的69.2%。克隆c菌株也为环丙沙星MIC94mg/L菌株,均分布在怀柔区。克隆B、D、E、F和G分别分散在不同地区。结论parC基因突变是北京地区分离的化脓性链球菌对环丙沙星MIC略有升高的主要原因,PFGE分析显示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在北京部分地区有小范围流行。
张晓飞胡云建池丹胡燕燕周宏伟张嵘
关键词:链球菌环丙沙星电泳脉冲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