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环 作品数:30 被引量:18 H指数:5 供职机构: 黑龙江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两端线型双量子点分子Aharonov-Bohm干涉仪电输运 被引量:1 2015年 设计一个两端线型双量子点分子Aharonov-Bohm(A-B)干涉仪.采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技术,理论研究无含时外场作用下的体系电导和引入含时外场作用下的体系平均电流.在不考虑含时外场时,调节点间耦合强度或磁通可以诱导电导共振峰劈裂.控制穿过A-B干涉仪磁通的有无,实现了共振峰电导数值在0与1之间的数字转换,为制造量子开关提供了一个新的物理方案.同时借助磁通和Rashba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获得了自旋过滤.当体系引入含时外场时,平均电流曲线展示了旁带效应.改变含时外场的振幅,实现了体系平均电流的大小与位置的有效控制,而调节含时外场的频率,则可以实现平均电流峰与谷之间的可逆转换.通过调节磁通与Rashba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与自旋相关的平均电流亦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耦合多量子点链嵌入A-B干涉仪体系电输运性质提供了新的认知.上述结果可望对未来的量子器件设计与量子计算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白继元 贺泽龙 李立 韩桂华 张彬林 姜平晖 樊玉环关键词:非平衡格林函数 量子点 电输运 中立型多延迟积分微分代数方程渐近稳定性分析 2013年 研究具有多个延迟的向量形式的中立型多延迟积分微分代数方程(NMDIDAEs),给出渐近稳定的相关定义,构造并证明中立型多延迟积分微分代数方程(NMDIDAEs)解析解渐近稳定的条件。 安宇芳 袁海燕 曲绍平 樊玉环关键词:渐近稳定 特征多项式 Z_p^2上一类线性循环码 2014年 证明Zp2上一类循环码C=〈a(x)b(x)〉n p+p〈a(x)〉n p与线性循环码C0=〈A(x)(B(x)+p)〉n p2在NechaevGray映射下有相同的像。因此,这两类码等价,从而C是线性循环码。 樊玉环 王秀兰关键词:循环码 GRAY映射 正交配置方法求解一维拟线性抛物方程 2022年 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求解一维拟线性抛物方程,使用Chebyshev Gauss Lobatto节点和配点公式计算谱差分矩阵,用A稳定的对角隐式龙格库塔法(DIRK)求解常微分方程组。首先采用正交配置法对一维拟线性抛物方程进行空间离散,得到一个常微分方程组,然后使用对角隐式龙格库塔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组。对数值解和精确解进行比较,数值结果证实该方法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王佩臣 张志维 樊玉环 张可为多功能高等数学绘图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高等数学绘图板。现有高等数学画图工具之间不能彼此借助公用部分,分体设置的画图工具在制作过程中浪费材料。而现有的量角器在测量角度时被形成角度的两边边长限制,圆规画图时,不具有限定所画圆半径的结构,导... 樊玉环 马艳芬 郭秀芳平均方法在有限延迟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2009年 主要研究了平均方法在有限延迟微分方程中的应用,应用给定的平均方法研究了方程解的定量研究。 魏喆 樊玉环关键词:延迟微分方程 大学数学概率事件教学演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学数学概率事件教学演示装置。教师进行数学概率发生演示时,往往都是使用一枚硬币进行抛掷,记录了正反面发生的次数后进行简单的统计。对抽象度高和难度高的概率知识没有理解上的帮助。一种大学数学概率事件教学演示... 樊玉环 马艳芬 郭秀芳高等数学教学用教具 高等数学教学用教具。数学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专门的教具进行协助讲解,目前教具的功能单一,给学生的观察过程带来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高度可调支架( 1 ),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架上安装有网格板( 2 ),所述的网格板的中间... 魏喆 樊玉环有限延迟差分方程中的平均理论 2012年 延迟差分方程的解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其解可以从数值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平均理论对此类方程的解进行定量分析. 魏喆 樊玉环基于自适应LADRC的无人机编队控制 2023年 为了提高无人机编队控制系统适应飞行过程中外部气动干扰的能力,准确地完成无人机编队飞行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自抗扰(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s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的无人机编队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推导无人机编队动力学模型并证明观测器和控制器收敛的基础上展开,利用观测器估计编队飞行外部扰动,并使用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在补偿外部扰动的同时实现时变的无人机编队控制。针对三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数值仿真验证了在具有强烈外部气动干扰情况下的所提出的自适应LADRC有效性,根据仿真结果,自适应LADRC在鲁棒性与控制精度上比传统LADRC方法具备更好的控制效果。 王佩臣 王强 张可为 樊玉环 张志维关键词:自适应控制 反馈控制 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