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楚艳苹

作品数:29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烷基苯
  • 8篇活性剂
  • 8篇表面活性
  • 8篇表面活性剂
  • 7篇烷基苯磺酸
  • 7篇烷基苯磺酸盐
  • 7篇磺酸
  • 7篇磺酸盐
  • 5篇复合驱
  • 4篇油酸甲酯
  • 4篇原油
  • 3篇强碱
  • 3篇驱油
  • 3篇化学剂
  • 3篇采油
  • 2篇氮杂
  • 2篇氮杂环
  • 2篇氮杂环化合物
  • 2篇杂环
  • 2篇杂环化合物

机构

  • 17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27篇楚艳苹
  • 11篇张路
  • 10篇赵濉
  • 8篇俞稼镛
  • 6篇伍晓林
  • 5篇罗澜
  • 3篇李宗琦
  • 3篇王琳
  • 2篇侯兆伟
  • 2篇李星
  • 2篇杨靖
  • 2篇么世椿
  • 2篇赵新
  • 2篇赵群
  • 2篇姜洋
  • 2篇韩璐
  • 1篇明云峰
  • 1篇安静仪
  • 1篇易泽勇
  • 1篇李建路

传媒

  • 2篇油田化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2012(第...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2007年油...
  • 1篇2010(第...
  • 1篇第十一届胶体...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采油井高黏稳定乳状液成因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为揭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采油井高黏度乳状液的成因,分析了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及矿场采出液中油相黏度特点,考察了外力作用、化学剂浓度和类型、含水率和原油组分对乳状液稳定性及黏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相关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含水率(低于50%)条件下,含有极低浓度化学剂的采出水与原油通过强烈的外力作用(均化器转速超过6000 r/min),可形成高黏度稳定乳状液,原油中的沥青质是形成高黏度乳状液的关键物质。在模拟地层水中外加浓度较低的化学剂(重烷基苯磺酸盐、碱或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时,无论哪种类型的化学剂体系与原油在含水50%、均化器转速11000 r/min下形成的乳状液放置90 d后仍不分相,黏度均超过100 m Pa·s;当模拟地层水中外加化学剂浓度较高时,高黏度稳定乳状液不易形成,乳状液放置7 d后,析水率均大于85%,黏度均低于100 m Pa·s,外加的重烷基苯磺酸盐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等主要起破乳剂的作用。
楚艳苹伍晓林李洁么世椿李星倪洪涛
关键词:复合驱乳状液高黏度
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沉淀机理及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气开采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机理 ,该机理可定性解释及预测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规律。在高压沥青质沉淀实验装置上 ,利用间接测定法测定了CO2 注入摩尔分数分别为 0 .6 36和 0 .716时吉林油藏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体系压力的变化规律 ,并测定了 2 2 .2MPa下 70℃时江苏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CO2及富烃气注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在注气过程中两种原油易发生沥青质沉淀。吉林油藏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量随体系压力的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规律 ;当体系温度和压力一定时 ,江苏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量先随着CO2 注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达到一最高值后略有降低 ;对注富烃气而言 ,沥青质沉淀量随注气浓度增加而增加 ,且注气摩尔分数大于 0 .80后增加幅度增大。
楚艳苹胡玉峰明云峰郭天民
关键词:三次采油沥青质
适用于化学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性能解析
化学复合驱作为三次采油的新技术方法已被普遍认可,由于该项技术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因此,它将成为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开展大规模工业化矿场试验。然而,究竟具备什么样性能的表面活性剂作可为驱油用主...
杨林姜洋付雪松楚艳苹赵群张子涵杨振宇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
文献传递
三元复合驱分注时机及地层条件对分注效果的影响
在三元复合驱试验中,要根据目的层地质条件的复杂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分层注入。影响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效果的因素有:确定分层注入时机、层间渗透率级差和层间有效厚度比。本文应用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GRAND-FACS,对典型五点法的...
姜洋伍晓林楚艳苹吴波周淑华李洪福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油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驱油用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方面的协同效应研究
复合驱采油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多为混合表面活性剂。但是文献中关于混合表面活性剂如何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研究的较少。本文重点考察了呈现不同优选曲线形状的多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方面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当混...
楚艳苹代素娟王明宏张树棠王茂盛
文献传递
强碱条件下低酸值原油活性组份与烷基苯磺酸盐协同作用研究
原油活性组份的系统有效分离对于深入研究复合驱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以及配方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目标,首先建立了大庆原油活性组份的精细分离方法,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了所分离活性组份的界面活性及其与烷基苯磺酸盐在降低界...
楚艳苹
关键词:原油活性组份烷基苯磺酸盐
多支链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性质被引量:19
2004年
用自制的四种高纯度多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研究了支链结构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支链烷基碳数增加,临界胶束浓度降低,标准吸附自由能ΔGad更负;但是,饱和吸附量Γmax却随支链烷基碳数增加而减小,且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随吸附量减小而降低,表现出与一般表面活性剂不同的变化趋势.从多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特点,解释了随支链烷基碳数增加Γmax和γcmc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分子的独占面积(as)对Γmax及γcmc的影响.
王琳张路楚艳苹赵濉俞稼镛
关键词:临界胶束浓度饱和吸附量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电解质体系界面扩张粘弹性研究
扩张粘弹性是界面重要的动态性质,它的微观基础是发生在界面及其附近的微观弛豫过程研究扩张粘弹性对阐明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次采用小幅低频振荡法和界面张力弛豫法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
杨靖楚艳苹杨振宇张路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电解质界面化学
文献传递
系列烷基萘磺酸盐与原油活性组份协同效应研究
测量了系列烷基萘磺酸盐与正癸烷、油酸模拟油、原油间动态界面张力。研究发现,不同链长烷基萘磺酸盐与油酸或原油活性组分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方面存在不同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与烷基萘磺酸盐的浓度、烷基链长、碱浓度、碱类型、油酸浓度...
赵新楚艳苹何鑫付雪峰王昊宇韦智力王明军
文献传递
高压固溶物沉积的实验研究及理论计算
石油中沥青质和石蜡沉淀经常导致许多生产问题并已日益受到关注.为此,该文进行了如下研究:Ⅰ.注CO<,2>浓度对吉林油藏原油沥青质沉淀量的影响.主要研究了模拟油藏条件下注CO<,2>时吉林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注气浓度变化的...
楚艳苹
关键词:沥青质石蜡沉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