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念珠藻对岩溶水CA2+、HCO3-利用研究
- 以岩溶区筛选出的念珠藻为研究对象,探讨封闭体系下在岩溶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时对CA2+、HCO3-利用及体系PH,DO的变化.结果表明:念珠藻光合作用能消耗封闭体系的CA+,其中54.955%的CA2+被藻类生长所吸收利...
- 胡清菁王培曹建华黄芬李亮梁毅
- 关键词:念珠藻CA2+岩溶生态系统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桂林潮田河Ca^(2+)、Mg^(2+)与HCO_3^-关系模型及岩溶碳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尽管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加,但全球碳源与碳汇相抵后还存在遗失碳汇(missing sink)。一般认为遗失碳汇主要为地质碳汇。而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地质碳汇,与此同时,该过程也伴随着HCO3-、Ca2+、Mg2+等离子进入水中。由于水中的Ca2+、Mg2+比HCO3-稳定,故探讨Ca2+、Mg2+与HCO3-的关系,可以间接得到影响碳汇的各种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岩溶区3种岩性5个监测点的Ca2+、Mg2+与HCO3-数据建立关系模型发现:(1)灰岩地区Ca2+可以与HCO3-建立良好的关系模型,相关性较好,而白云岩区Ca2+、Mg2+与HCO3-的相关关系比Ca2+与HCO3-的相关关系好;总之,在岩溶动力系统下,Ca2+、Mg2+全面考虑可更好指示碳汇的去向;(2)Ca2+、Mg2+与HCO3-的关系模型可以间接说明碳汇主要影响因子;由Ca2+、Mg2+与HCO3-的关系模型可得岩溶区地表明流段,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是碳汇主要影响因子,而地下河或泉水出口处,地质作用、CO2分压可能是碳汇的主要影响因子。得出碳汇主要影响因素,为潮田河流域碳汇研究区域划分以及准确计算地质碳汇提供依据与基础。
- 李亮曹建华黄芬梁毅王培
- 关键词:岩溶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3
- 2013年
- 本文选择桂林大镜新寨林地、旱地、果园和灌丛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0、20~40、40~60cm3个深度的土壤样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3种酶的活性,研究土层深度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同一土层深度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 梁毅杨慧曹建华卜巧珍李亮方培结王开然
- 关键词:土壤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物酶
-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碳库及周转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2年
- 通过土壤样品的室内培养,运用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分析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旱地、灌丛、果园、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石灰土有机碳库容大小、各碳库平均周转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5.41~20.10g/kg,13.07~31.16g/kg,9.38~14.74g/kg,30.82~37.52g/kg。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最小,分别为0.61%~0.93%,0.95%~1.24%,0.77%~1.00%,1.49%~1.66%。缓效性有机碳库分别占总有机碳含量的21.13%~30.18%,13.58%~23.46%,29.54%~46.58%,30.39%~33.84%。平均周转时间分别为7,8,7,12年。惰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9.18%~78.26%,75.27%~85.47%,56.63%~69.70%,64.64%~68.12%。延长缓效性碳库驻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库的关键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总量、土壤碳酸钙含量、总钙量、土壤pH值、全氮含量、C/N与土壤有机碳各库库容及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腐殖质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库及周转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及脲酶活性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含量及周转时间。
- 严毅萍曹建华杨慧尹辉梁毅王培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区
- 桂林新寨花岗岩地区4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花岗岩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特征,为土壤碳汇效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土壤培养法,选择桂林新寨花岗岩地区林地、旱地、果园和灌丛4种植被下0~20、20~40和40~60cm三个深度的土壤,测定土壤有机碳在25℃和7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培养100d分解释放的CO2-C含量。【结果】4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总体上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分解速率在前期比较快,后期缓慢,最后达到平衡;累积释放的CO2-C含量均是0~20cm>20~40cm>40~60cm。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CO2-C占各自总有机碳的比值以旱地最高,达3.34%~4.84%,其次为林地和果园,分别为1.82%~2.88%和1.91%~2.16%,最低的是灌丛,为1.77%~1.98%。4种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全氮、有机质、脲酶呈显著正相关,灌丛的活性碳平均周转时间最长,旱地的缓效性碳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结论】林地、果园和灌丛有机碳库所含难分解物相对较多,土壤有机碳相对较稳定,具有碳汇效应。
- 梁毅杨慧李亮曹建华卜巧珍王培张红波
- 关键词:植被覆盖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
- 夏季岩溶区河流的水化学及碳汇动态变化——以桂林漓江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在2012年7月6日至2012年7月13日期间,对漓江进行每两小时一次的高频率昼夜监测,分析河流的水化学和碳汇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监测期间漓江河水的pH值介于7.83~8.44之间,平均值为8.14,呈弱碱性;HCO3-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87.26~93.36mg/L,平均值为90.02mg/L,受到降雨稀释效应影响,由于河水温度的变化及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CO2浓度变化导致HCO3-具有白天低夜晚高的特点;漓江受流域的岩溶作用影响强烈,SIc变化为0.09~0.67,平均值为0.38,呈过饱和状态,SIc变化趋势和pH值变化相似,表现为白天较高,夜晚较低;p(CO2)的变化范围为41.28~176.08Pa,平均值为88.63Pa,p(CO2)的变化与SIc刚好相反.监测期间漓江的碳汇量总体呈不断降低的趋势,从监测初期的1 873g/s下降到最后的1 173g/s,平均碳汇量为1 525g/s.通过分析发现碳汇量与流量显著相关(R2=0.992 1),碳汇量与HCO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则较低(R2=0.348 6).通过计算得知,本次监测期间漓江阳朔监测断面的碳汇量为955.31t.
- 张红波何师意于奭王艳雪王玲玲梁毅
- 关键词:水化学岩溶
- 岩溶石山区坡地土壤剖面水分与蒸发特征--以桂林丫吉试验场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选取桂林丫吉试验场岩溶石山坡面上典型覆盖土壤的两个单元体为对象,对其土壤剖面层含水量的分布变化、土壤蒸发速率大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剖面最大含水率层位于土壤底部与基岩的交界处,中间过渡层土壤含水量最少,表层土壤水分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显著;(2)在夏季岩溶石山区地表蒸发强烈,直径10cm的土壤柱日蒸发量为5~12mL之间,夜蒸发量在0~3mL之间;(3)几天内决定地表土壤日蒸发量(y)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x2)和土壤温度(x4),其关系式可表示为:y=18.018+0.001x2-0.691x4。
- 陈国富姜光辉周文亮王开然杜宝林梁毅
-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土壤蒸发气象因素
- 典型岩溶区板栗树下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为研究岩溶区板栗树下土壤pH值的变化及其与盐基饱和度的关系,以广西隆安县典型岩溶区为研究区,分别测定了旱季与雨季洼地2年生、5年生、10年生板栗树和洼地草地、坡地灌木丛的土壤剖面pH值,土壤在20、50、80 cm深处的交换性盐基总量,交换性Ca2+、Mg2+、Na+、K+的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等,并对板栗树下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和交换性Ca2+、Mg2+、Na+、K+的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板栗树下土壤pH值偏低,呈弱酸性,这可能与板栗树的种植有关;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672),与交换性Ca2+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632),与交换性Mg2+、Na+、K+相关性不明显。
- 李光超杨慧张春来曹建华梁毅王培
- 关键词:板栗树土壤PH值盐基饱和度岩溶区
- 探寻学习型领导--一项关于中学校长的质的研究
- 20世纪末,一种以知识和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诞生宣告了知识社会的到来。在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迅速膨胀和更新,一切皆在变革之中,“唯一不变的是变或变革”,这促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学...
- 梁毅
-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领导
- 文献传递
- 桂林毛村岩溶区三种亚类石灰土有机碳矿化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应用土壤培养法,比较分析了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三种亚类石灰土在25℃和70%田间饱和含水量条件下培养90d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各亚类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释放CO2-C量总体上都随土层加深而递减。0~20cm至20~40cm层递减幅度最大。各亚类石灰土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释放量的大小顺序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的矿化速率远远大于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其中0~20cm土层差异最大。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黑色石灰土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的CO2-C分配比例最高,达到3.33%,其次是红色石灰土,比例为2.92%,旱地棕色石灰土矿化比例最低,为1.90%,说明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黑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弱,旱地棕色石灰土具有较强的固定有机碳能力。
- 严毅萍曹建华梁毅王培玉宏
- 关键词: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