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伶

作品数:122 被引量:371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马尔尼菲青霉
  • 24篇红斑
  • 23篇细胞
  • 21篇狼疮
  • 21篇红斑狼疮
  • 20篇系统性红斑
  • 20篇系统性红斑狼...
  • 18篇皮肤
  • 15篇马尔尼菲青霉...
  • 14篇基因
  • 12篇青霉菌
  • 12篇马尔尼菲青霉...
  • 8篇等位
  • 8篇等位基因
  • 8篇淋巴
  • 7篇血清
  • 6篇真菌
  • 6篇淋巴瘤
  • 5篇动物
  • 5篇壮族

机构

  • 101篇广西医科大学...
  • 28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南宁市第四人...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玉柴机器...
  • 1篇贵港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22篇梁伶
  • 35篇刘栋华
  • 30篇林有坤
  • 28篇曹存巍
  • 27篇严煜林
  • 26篇郑文军
  • 15篇韦高
  • 13篇吴易
  • 12篇李菊裳
  • 12篇苏家光
  • 10篇罗虹
  • 7篇潘尚领
  • 7篇黄绍标
  • 6篇成先桂
  • 6篇刘燕芬
  • 6篇陈集敏
  • 6篇刘晓军
  • 5篇韦立莉
  • 5篇姚婉玉
  • 5篇庄晓晟

传媒

  • 30篇中国皮肤性病...
  • 19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临床皮肤科杂...
  • 6篇广西医学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皮肤性病诊疗...
  • 3篇第四届中国西...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文选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4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14篇2006
  • 1篇2005
  • 11篇2004
  • 9篇2003
  • 6篇2001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部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随着严重免疫缺陷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增加,深部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真菌实验室在深部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特异的诊断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为了获得对深部真菌病早期正确的诊断,就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方法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罗秋红梁伶
关键词:血清学聚合酶链反应
寻常型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原位细胞凋亡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在寻常型天疱疮 (PV)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BP)皮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TUNEL)方法研究两病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性别、年龄、病程、疗后评分、住院天数、激素总量等对天疱疮的凋亡指数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但天疱疮的疗前评分高者 ,凋亡指数较高 (P <0 0 1) ;(2 )性别、年龄、病程、疗前评分、疗后评分、住院天数、激素总量等全部分析因素对类天疱的凋亡指数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3 )正常对照 8例表皮细胞凋亡指数均 <0 0 0 5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4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发生部位 :PV ,疱内分离的及疱周围的棘层、基底层细胞 ;BP ,水疱上方及附近的棘层、基底层细胞。结论
林有坤梁伶冯启明罗虹郑文军严煜林曹存巍
关键词:寻常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角质形成细胞
氟康唑治疗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疗效与体外药敏实验的相关性研究
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PM)病是东南亚和我国南方AIDS患者最常合并的机会性真菌感染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很高.目前该病的治疗药物首选二性霉素B,但二性霉素B副反应大,部...
曹存巍梁伶陈集敏庄晓晟
疣状皮肤结核1例
夏传刚梁伶
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目的在降低其病死率。方法对752例SLE患者中的36例住院期间死亡的SLE患者的死亡原因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死率为4.8%;SLE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慢性...
梁伶成先桂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文献传递
以脐周皮损为首发表现的老年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女,71岁。反复脐周丘疹、糜烂1年,不伴系统损害。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团块状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S-100蛋白(+),CD1a(+),CD68(+)。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老年人皮肤LCH罕见,误诊率高。对于老年人出现脐周不典型湿疹样皮疹应警惕LCH的可能,应进一步完善各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周燕华梁伶刘栋华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老年人脐周
深部真菌相关毒力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深部真菌是一类可以引起人类条件性致病的病原体,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青霉属、孢子丝菌属等。深部真菌能发挥其致病性与毒力因子的作用密不可分。研究发现真菌毒力因子的作用常与促进病原体与宿主细胞黏附,形态转换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分泌一些色素类化合物以保护其在环境中生存,增加病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等有关。文中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深部条件致病真菌毒力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谭伟芬梁伶
关键词:真菌毒力因子
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成先桂梁伶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系统受累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住院死亡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探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和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03例SLE患者,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98例SLE患者。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好转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部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好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SLE患者的关节疼痛、发热、蛋白尿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治疗,而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甲周红斑、口腔溃疡、抗ds-DNA抗体阳性、抗核抗体(ANA)阳性、低血红蛋白的疗效优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两种方法治疗蝶形红斑和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减少,C3、C4降低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苏家光梁伶郑文军刘栋华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血、尿常规检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血尿常规检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00例首次住院病例根据SLEDAI计分按病情分为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血常规检测显示贫血发生率(67.86%)最高;各病情活动组间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减少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检测显示尿蛋白和尿潜血阳性率分别为40.71%、29.00%,24h尿蛋白异常率为84.30%。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好转。结论:①大多数SLE患者早期就有肾脏受累,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在诊断SLE肾脏病变的敏感性比常规尿蛋白定性更高;②白细胞水平与SLE病情活动度未见明显关联。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可能可以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程度及评定治疗反应的重要参考指标。
郑文军刘京平何钠林有坤梁伶严煜林
关键词:红斑狼疮血常规尿常规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