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益
- 作品数:11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高强度纤维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高强度纤维飞轮,所述的高强度纤维飞轮包括飞轮基体和高强度纤维线,所述的飞轮基体包括轮缘、轮辐和轮毂,所述的高强度纤维线绕制在轮缘上。以及提供一种高强度纤维飞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满足飞轮超高速旋转需要的...
- 谢伟东林丹益马丹雄
- 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对球笼式万向节内外滚道接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内滚道的接触应力明显大于外滚道,内滚道更容易受到破坏。同时,采用Hertz接触理论方法计算了内滚道的接触应力,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相符,证明了有限元方法的可靠性。
- 林丹益孙晓萌章伊华
- 关键词:球笼式等速万向节HERTZ接触理论有限元分析接触应力
- 汽车发动机支架拓扑优化及有限元分析
- 近些年来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却日益严重。如何在零部件满足各项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汽车轻量化,成为了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的热门课题。 发动机支架是发动机与车身的连接部件,支撑着整台发动机,它的...
- 林丹益
-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支架拓扑优化动态性能有限元分析
- 文献传递
- 高强度纤维飞轮
- 一种高强度纤维飞轮,所述的高强度纤维飞轮包括飞轮基体和高强度纤维线,所述的飞轮基体包括轮缘、轮辐和轮毂,所述的高强度纤维线绕制在轮缘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满足飞轮超高速旋转需要的高强度纤维飞轮。
- 谢伟东林丹益马丹雄
- 文献传递
- 基于ANSYS的结构拓扑优化被引量:26
- 2012年
- 针对拓扑优化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问题,将拓扑优化技术应用到自行车车架和多拱拱桥的最优化设计中。开展了各种拓扑优化方法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以单元材料密度为设计变量,以结构的柔顺度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体积减少百分比为约束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拓扑优化设计模块对自行车车架和多拱拱桥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所得拓扑结构清晰,并与实际的自行车车架和多拱拱桥非常相似。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正确而有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 林丹益李芳
- 关键词:拓扑优化ANSYS自行车车架
- 汽车减速器上箱体频率响应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以Hyper Works软件为平台,建立了某汽车减速器上箱体的有限元模型,并使用RADIOSS求解器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以及简谐垂直力作用下的节点位移频率响应。结果表明:位移频率响应的峰值点均与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共振有关;从位移频率响应的分布可知,局部位置振幅比较大,建议通过结构优化或者局部布置阻尼材料的方法来改善振动特性;同时这也为以后更全面的动态特性分析奠定基础。
- 林丹益李文
- 关键词:有限元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
- 基于接触面特征的螺栓联接刚度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螺栓联接由于其可靠和有效性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螺栓联接设计中的联接刚度设计在螺栓联接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一种最佳预紧力下螺栓联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综合考虑螺栓螺母与被联接件及被联接件之间的受力、接触、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结构的系列参数模型运算结果进行联接刚度分析,研究了螺栓预紧力、被联接板厚度、螺栓公称直径、被联接板外径及螺母系数等因素对联接刚度的影响。通过接触面压应力分布实验验证和连续性假设,对联接结构刚度函数式进行无量纲化推导,实现了系列参数模型无量纲化刚度数据的有效拟合,在有限元分析结果基础上获得了计算螺栓联接结构联接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及文献[4-6]结果比较,验证了该刚度计算公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章伊华庞奎林丹益麦云飞孙晓萌杨国玉
- 关键词:接触面积
- 材料粘弹性的空气耦合超声技术与评价方法
- 2018年
- 针对当前材料粘弹性主要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了具有非接触、完全无损等特点的空气耦合超声评价技术。基于材料粘弹性理论和空气耦合超声基本原理,提出了空气耦合超声检测进行材料粘弹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测量反射系数、波速和衰减系数等参数来计算得到材料的存储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角正切值。开展了空气耦合超声评价材料粘弹性的实验研究,并与成熟DMA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空气耦合超声技术评价材料粘弹性的先进性和准确性。
- 林丹益祝理君章伊华
- 一种高强度纤维飞轮及其制造方法
- 一种高强度纤维飞轮,所述的高强度纤维飞轮包括飞轮基体和高强度纤维线,所述的飞轮基体包括轮缘、轮辐和轮毂,所述的高强度纤维线绕制在轮缘上。以及提供一种高强度纤维飞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满足飞轮超高速旋转需要的...
- 谢伟东林丹益马丹雄
- 文献传递
- 基于接触理论的螺栓联接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运用多微凸体粗糙接触表面由弹性、弹塑性至塑性变形转化过程的连续光滑可导原理,论证了载荷作用下接触面接触强度及实际接触面之间的连续性和区域性。用混合单元法创建实际螺栓结构接触压力模型,求解出螺栓结构的实际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应力分布。对比超声波实验数据,有限元分析(FEA)结果与超声波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系列模型,分析压应力沿螺栓方向的传递作用,证明螺栓联接结构接触应力在环形区域内分布的连续性,并探讨了改变预紧力和结构几何参数对螺栓联接接触强度、接触应力范围的影响规律。
- 章伊华林丹益YANG Guo-yuGuo-yu
- 关键词:螺栓联接预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