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承栋

作品数:75 被引量:1,37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3篇土壤
  • 23篇人工林
  • 19篇杉木
  • 15篇土壤性质
  • 15篇无机磷
  • 14篇苗木
  • 14篇苗木生长
  • 14篇菌剂
  • 14篇可溶性磷
  • 14篇改良土壤
  • 13篇肥力
  • 11篇杉木人工林
  • 10篇森林土
  • 10篇森林土壤
  • 10篇微生物
  • 8篇林木
  • 7篇发育阶段
  • 7篇肥料
  • 7篇不同发育阶段
  • 6篇地力衰退

机构

  • 69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林科院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5篇杨承栋
  • 43篇焦如珍
  • 14篇孙启武
  • 10篇屠星南
  • 7篇张万儒
  • 6篇盛炜彤
  • 5篇熊有强
  • 5篇董玉红
  • 5篇陈立新
  • 5篇夏良放
  • 4篇李彬
  • 3篇崔旭东
  • 3篇许本彤
  • 3篇陈仲庐
  • 3篇范少辉
  • 2篇孙翠玲
  • 2篇祁月清
  • 2篇李贻铨
  • 2篇唐菁
  • 2篇傅德贤

传媒

  • 14篇林业科学
  • 12篇林业科学研究
  • 8篇世界林业研究
  • 4篇土壤学报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第四次全国森...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与环境
  • 1篇2020年的...
  • 1篇全国农业地学...
  • 1篇中国林学会青...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被引量:57
1999年
本文通过对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的,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特别是在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无论是在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均无明显规律,但在类群组成上,中龄林土壤中,主要类群仅有白色类群、黄色类群和灰褐类群,而幼龄林和成熟林类群较丰富;无论是在根际还是在非根际土壤中,从幼龄到中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则呈上升趋势,且在种类分布上,杉木中龄林根际土壤中青霉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对于揭示杉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土壤性质变化的关系,防治地力衰退,提高林木产量,是颇有价值的。
焦如珍杨承栋
关键词:杉木发育阶段根际微生物土壤微生物
功能菌株二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二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3935;拉丁学名为:Pseudomonas thivervalen...
杨承栋焦如珍
文献传递
卧龙自然保护区山地森林土壤动态的研究
张万儒许本彤杨承栋庞鸿宾李彬屠星南李炳伟沈仲民杨玲赵仙南张晓林陈真友祁月清肖敦俭
该成果揭示了我国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森林土壤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各垂直带土壤的基本性质结构和功能特征;并在七个垂直分布生物气候带中设置了五个土壤动态定位观测站,系统地测定了土壤有机质、水分、温度、养分、气体及土壤渗滤水中营养状况...
关键词: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改良
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回顾及展望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成果;然后,从研究人工林土壤质量退化机理,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不良立地条件地区森林植被恢复提出立地类型划分、评价及适地、适树、适灌、适草技术,开展森林土壤生态定位研究...
杨承栋
关键词:森林土壤资源利用
文献传递
我国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的量和质下降是制约林木生长的关键因子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揭示我国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的量和质下降原因与机理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为维护、恢复和提高土壤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依据笔者多年来在森林土壤有机质领域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围绕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的量和质下降的原因与机理及其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进行深入论述。【结果】森林土壤有机质是森林土壤肥力的核心,不仅是有机养分库,也是无机养分库;枯落物是土壤有机养分的主要源泉,它的量和质与有机质的量和质及林木生长密切相关;针叶纯林,由于凋落物组成特殊,处于酸性分解,土壤化学性质恶化,生物学活性下降;纯林重茬经营,土壤中重要生物化学活性物质的种类减少、含量下降,土壤功能下降;重茬针叶纯林,土壤有机质组成、结构明显退化,重要功能团数量减少。【结论】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及林木生长密切相关;不良的经营技术措施导致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的量和质下降并对林木生长产生影响;发展混交林,形成有良好群落结构的人工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量和质,是我国人工林未来发展的方向。
杨承栋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针叶林阔叶林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类群
森林土壤学科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4
2008年
重点论述森林土壤学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工作进展与未来的展望。近60年来,我国森林土壤科学工作者调查、研究了我国森林土壤资源的分布、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土壤资源的综合技术途径与经营措施。在认识森林土壤分布规律的同时,不断地揭示不同立地条件下森林与土壤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依据森林土壤功能与其组成、结构、性质一致性原理,阐明人工林土壤质量演化过程与作用机理,调控森林土壤性质的动态变化,改良土壤性质,维护和恢复森林土壤功能,提高森林土壤生产力,不断地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有价值的经营措施,实现永续经营。
杨承栋
关键词:森林土壤土壤资源微生物肥料土壤质量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腐殖物质组分及其对酸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对落叶松人工纯林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及二代幼龄林土壤腐殖物质组分变化及其对酸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次生林和一代幼龄林为对照,比较不同发育阶段落叶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一代幼龄林与二代幼龄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物质组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从幼龄林到近熟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碳量、胡敏素含碳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近熟林到成熟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降低;土壤腐殖化程度(土壤中胡敏酸占全C的百分比)和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含碳量与富啡酸含碳量比值(HA/FA)为次生林大于幼龄林和近熟林;二代幼龄林与一代幼龄林相比,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分别降低4.53%、35.8%和1.98%,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碳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分别提高46.44%、43.69%、47.45%和49.5%;土壤腐殖物质组分与酸度的相关关系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腐殖物质组分与根际土壤活性酸(pH值)、交换性酸、水解性酸相关性密切。
陈立新杨承栋
关键词:土壤落叶松人工林酸度
功能菌株四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菌株四号及其培养方法和菌剂的应用,该功能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藏保存,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3937;拉丁学名为:MIcrobacterium testaceu...
杨承栋焦如珍
文献传递
防治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山杏重茬育苗难以成活的方法,采用山杏种子与白柠条种子呈行状间隔播种,第一年,在苗床上播一行山杏种子、再播一行白柠条种子,如此循环重复,形成山杏与白柠条行状混交育苗的苗圃;到第二年春季挖起山杏和白柠条幼...
杨承栋崔旭东傅德贤刘跃军周爱君焦如珍孙启武董玉红
文献传递
森林土壤学科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4年
论述了土壤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测试方法的重大进展 ,森林土壤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依据森林土壤功能与其组成、结构、性质一致性的原理 ,揭示并调控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功能的动态演化规律 ,合理地利用森林土壤资源、永续经营是森林土壤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
关键词:土壤质量微生物肥料营养诊断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