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宏新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苗期
  • 5篇抗旱
  • 5篇抗旱性
  • 5篇抗旱性评价
  • 3篇偃麦草
  • 3篇偃麦草属
  • 2篇种质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2篇苜蓿
  • 1篇性状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影响因子分析
  • 1篇植物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种间
  • 1篇种质材料
  • 1篇苜蓿品种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杨宏新
  • 4篇孟林
  • 4篇毛培春
  • 2篇高景慧
  • 2篇高洪文
  • 2篇吴振
  • 2篇龙明秀
  • 2篇呼天明
  • 2篇高阳
  • 1篇史俊通

传媒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燕麦草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本研究选用从11国家引进的19份野生高燕麦草为材料,采用温室模拟旱境胁迫一复水方法,通过幼苗期温室盆栽试验,系统测定了干旱胁迫下高燕麦种质材料苗期的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
杨宏新
关键词:苗期抗旱性ISSR标记
文献传递
12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头茬单株干重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2006—2008年调查了12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头茬单株干重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主、侧枝数及主、侧枝节间数是构成苜蓿单株产量性状的第1主成分,占总方差的58.05%,其中侧枝数(r=0.689)、侧枝节间数(r=0.526)与单株干重显著相关(P<0.05),可作为苜蓿高产品种选育主要目标性状;苜蓿株高与单株干重不相关,与主枝数(r=–0.650)、主枝节间数(r=–0.637)显著负相关(P<0.05),栽培管理中适当限制植株高度有利于产草量的提高;依单株干重聚类的I类苜蓿(Pondus、WL-414)头茬年均侧枝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类苜蓿,年均侧枝节间数与II类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III类(P<0.05)。I类苜蓿年均叶茎比分别比II类、III类提高了6.05%和10.91%,且与III类苜蓿差异显著(P<0.05),是具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
龙明秀高景慧高阳呼天明史俊通吴振杨宏新
关键词:紫花苜蓿产量性状
偃麦草属植物种间苗期抗旱性评价被引量:23
2011年
采用温室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法,对收集自6个国家的10种偃麦草属植物的种间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于干旱胁迫开始前(CK),连续干旱胁迫7,14,21,28,35d,以及复水7d后,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SSC)5个抗旱生理指标,以及干旱胁迫到35d时复水7d后的植株平均存活率(ASR)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5个生理指标的综合聚类分析,可将10个植物种划分为3个抗旱等级,即相对抗旱的包括:ET001、EPU02、EJ003和EH001;中等抗旱的包括ES001、EE013和EC002;相对旱敏感的包括:ER037、EL001和EI022。
孟林杨宏新毛培春高洪文
关键词:偃麦草属种间抗旱性
10种偃麦草属植物苗期抗旱性评价
温室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法,对收集自6个国家的10种偃麦草属植物的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并采用平方欧式聚类法进行分析,将其...
杨宏新毛培春孟林
关键词:偃麦草属抗旱性干旱胁迫
19份高燕麦草种质材料苗期抗旱性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将从11个国家收集到的19份高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J.et C.Pressl)种质材料,置于温室采用苗期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法进行抗旱性评价试验。于停水当天(CK)、持续干旱胁迫7、14、21、28、354、2 d和复水后7 d分别取样测定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SS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存活率(SR)、根冠比(RSR)8个抗旱指标,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显示,以持续干旱胁迫到42 d时上述8个指标测定值的离差平方和—平方欧式距离法综合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可将19份种质材料划分为三个抗旱等级。其中抗旱性较强的包括ZXY2005P-1021、ZXY2005P-619、ZXY2005P-853、ZXY2005P-1160、ZXY2005P-1319、ZXY2005P-901;抗旱性中等的包括ZXY2005P-706、ZXY2005P-1086、ZXY2005P-1473、ZXY2005P-1296、ZXY2005P-1182、ZXY2005P-1036、ZXY2005P-877、ZXY2005P-837;抗旱性较弱的包括ZXY2005P-1514、ZXY2005P-969、ZXY2005P-1375、ZXY2005P-1362、ZXY2005P-1426。同时,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续,叶片RWC呈下降趋势,REC、Pro、SSC则显著上升,SOD、MDA虽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复水7 d后,叶片RWC、Pro均可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而REC、SSC、MDA、SOD值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均未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
杨宏新毛培春孟林呼天明高洪文
关键词:苗期抗旱性
10种偃麦草属植物苗期抗旱性评价
采用温室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法,对收集自6个国家的10种偃麦草属植物的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具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并采用平方欧式聚类法进行分析,...
杨宏新毛培春孟林
关键词:偃麦草属抗旱性
文献传递
紫花苜蓿光能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大田条件下,利用C-340df光合仪,对1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初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和生理因子(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温)进行测定,探讨影响其光能利用效率(LUE)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品种胖多单株干质量最高,且LUE、WUE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属于高光合、低蒸腾、高水分利用品种;2)影响LUE的主要是生理因子(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而影响WUE的则为外界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
龙明秀吴振高景慧高阳杨宏新
关键词:紫花苜蓿光能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