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一帆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自燃
  • 2篇煤自燃
  • 2篇矿井
  • 2篇火区
  • 2篇封闭火区
  • 2篇CO
  • 1篇等温线
  • 1篇地温
  • 1篇深井
  • 1篇松散煤体
  • 1篇气相色谱分析...
  • 1篇吸附等温线
  • 1篇吸附量
  • 1篇吸附热
  • 1篇细菌
  • 1篇煤矿
  • 1篇煤矿井
  • 1篇煤矿井下
  • 1篇煤体
  • 1篇煤样

机构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杨一帆
  • 2篇文虎
  • 2篇翟小伟
  • 1篇郭军
  • 1篇程斌
  • 1篇邓军
  • 1篇王凯
  • 1篇张嬿妮
  • 1篇王伟峰
  • 1篇张铎
  • 1篇李鹏
  • 1篇王炜罡
  • 1篇杨琛
  • 1篇马腾

传媒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矿安全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煤矿井下封闭火区CO转化与消失实验研究
我国煤层自燃火灾十分严重,由于CO气体的敏感性和易检测性,被公认为煤自燃早期预测和预报指标气体,CO的增加意味着煤自燃的恶化,但是CO的减少不一定意味着煤自燃减弱。大量矿井的煤自燃火灾现场观测结果表明,火区封闭以后,在低...
杨一帆
关键词:CO封闭火区
文献传递
低压下不同煤样对CO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低压下不同煤样对CO气体的吸附性能,利用Autosorb-i Q-C全自动物理化学分析仪测量不同煤质煤样在不同温度下低压阶段对CO的吸附等温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认为煤对CO气体的吸附量随煤变质程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和孔隙率的变化规律有良好的相关性。煤对CO在低压下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的几点假设,低压下煤对CO的Langmuir吸附模型可简化为亨利模型。通过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出不同煤样对CO的吸附热均在12-25 k J/mol之间,且低压阶段煤对CO的吸附形式主要为物理吸附。结果表明吸附热是影响吸附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文虎程斌张嬿妮郭军杨一帆
关键词:CO吸附热LANGMUIR模型吸附量吸附等温线
预防高地温深井煤自燃的阻化惰泡防灭火技术被引量:9
2014年
为预防高地温深井煤自燃,提出了灌注阻化惰泡防灭火技术,介绍了阻化惰泡的组成及防火机理,采用程序升温,对比分析了煤样经阻化隋泡溶液处理前后CO产生率与耗氧速率比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经现场工业性试验,利用预埋束管采集处理区域气体,分析CO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原煤样氧化加速临界温度为60℃,处理后煤样氧化加速临界温度是110℃,通过拟合公式预测当煤温超过174℃时,处理后的煤样氧化性强于原煤样,在稳泡期内能够减少采空区CO的产生。因此,阻化惰泡能够延长煤自燃进入化学吸附阶段的时间,对预防高地温深井采空区煤自燃火灾优势明显。
文虎吴慷曹旭光杨一帆张铎李鹏
关键词:高地温煤自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煤自燃危险性模糊评价被引量:24
2014年
为了能够客观、科学的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煤自燃火灾进行有效的预防,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煤自燃的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从"人-机-环-管"系统原理角度出发,建立了多层次的煤自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法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确定了5类判断指标用于评价煤自燃的危险等级。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评价结果和煤矿实际开采过程中煤自燃发生情况基本吻合,表明了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能够实现对矿井煤自燃危险性进行评价。
邓军杨一帆翟小伟
关键词:煤自燃层次分析法
松散煤体中细菌对封闭火区内CO浓度影响的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散煤体中细菌对封闭火区内CO浓度影响的测定装置,包括恒温箱,恒温箱内设置有第一密闭放样器、第二密闭放样器和第三密闭放样器,第一密闭放样器、第二密闭放样器和第三密闭放样器上均设置有进气接管和出气接管,...
翟小伟王凯王伟峰杨一帆于志金吴世博关欣杰杨琛王炜罡马腾王庭焱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