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跃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反流性食管炎粘膜上皮中紧密连接蛋白JAM-1及桥粒连接蛋白DSG-1的表达
- 李飞跃
- 反流性食管炎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JAM-1及桥粒连接蛋白DSG-1的表达国内外未见报道;反流性食管炎中细胞间隙增宽(DIS)及食管粘膜糜烂与紧密连接蛋白JAM-1及桥粒连接蛋白DSG-1的表达的关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首...
- 关键词: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紧密连接蛋白蛋白表达
- 荷丹片治疗脂肪肝5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荷丹片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荷丹片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5%、67.97%,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荷丹片治疗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者,具有临床意义。
- 李飞跃
- 关键词:脂肪肝荷丹片
- 超声内镜对93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93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EUS检查结果。结果:2007年2月~2010年11月共93例患者,食管26例,贲门3例,胃51例,十二指肠13例。按病变类型分为间质瘤35例,外压18例,黏膜下囊肿13例,息肉10例,异位胰腺5例,肿瘤3例,静脉窦2例,脂肪瘤1例等。结论: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结构和壁外情况,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够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李飞跃李艳曲红梅李延林
- 关键词:超声内镜隆起性病变上消化道
- 雌激素α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h_1、Th_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究雌激素α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4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雌激素α受体基因以及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并与正常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结果:肝严重损害患者的IL-4、IL-10含量与肝轻度损害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含量与r谷氨酰转移酶以及碱性磷酸酶(GGT、ALP)呈正相关;而肝严重损害者IL-2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肝轻度损害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含量与GGT、ALP呈负相关。雌激素α受体基因中的Pp基因是肝硬化发病的易感基因,Xbal和PvuII基因的多态性会增加雌激素受体的转录翻译,增加雌激素受体的含量。此外,ERα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易感背景影响PBC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的偏移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雌激素α受体基因的多样性表达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含量不同,Th1类细胞因子介导了对肝脏细胞的破坏作用,而Th2型细胞因子则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雌激素α受体基因中的Pp基因是肝硬化发病的易感基因,同时,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会增加肝硬化发生的概率,也会影响PBC患者体内T细胞亚群的偏移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 李飞跃王倍郭枫张丽丽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TH1类细胞因子TH2类细胞因子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2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年间纳入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36例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组),25例患者采用长期静脉营养治疗(TPN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转手术率,病死率、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为(10.5±2.2)和10.4±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7天后,EN组APACHE-Ⅱ评分与TP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的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较TPN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病死率、住院天数较EN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营养支持对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无统计学差异,EN组(81.8%)对血清转氨酶的改善明显优于TPN组(56.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结局。
- 李飞跃耿长辉曲红梅李艳李延林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胃肠外营养疗效
- TDC旋磁排石仪、氨基酸及ERCP联合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TDC旋磁排石仪、氨基酸及ERCP联合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TDC旋磁排石仪、氨基酸及ERCP联合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胆通片,口服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6%;西药对照组30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DC旋磁排石仪、氨基酸及ERCP联合治疗胆石症胆囊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排石效果优于西药组。
- 李飞跃郭延军何婷
- 关键词:氨基酸ERCP胆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