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颖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丹东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石
  • 2篇肾镜
  • 2篇输尿管
  • 2篇尿管
  • 2篇取石
  • 2篇取石术
  • 2篇经皮肾镜
  • 2篇放射摄影
  • 2篇放射摄影术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肌脂瘤
  • 1篇血管平滑肌脂...
  • 1篇脂肪瘤
  • 1篇脂瘤
  • 1篇治疗输尿管上...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上段结石
  • 1篇肾镜取石术

机构

  • 5篇丹东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李颖
  • 3篇赵磊
  • 3篇陈旭东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18例分析
2008年
李颖
基于超声引导下超微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肾盂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超微经皮肾镜碎石术(smPCNL)在肾盂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肾盂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经输尿管镜取石术(FURS)治疗,观察组采用smPCN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肾结石单发比例、结石形状、感染和肾积水比例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x^(2)=0.159,x^(2)=0.310,x^(2)=0.34,x^(2)=0.288;P>0.05),且结石大小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27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1.25±24.70)min,对照组为(78.49±27.0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3.33%,对照组为78.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1,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自主活动时间为(3.74±1.31)d和(1.13±0.15)d,对照组为(5.29±1.86)d和(1.47±0.2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9,t=2.674;P<0.05);观察组并发症患者占比为13.33%,对照组为2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mPCNL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手术效果,在肾盂结石手术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磊黄亮陈旭东李颖张洑源
关键词:肾盂结石超声引导
丹东地区8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特点及结石成分,为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丹东市中心医院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患病情况和结石类型,并应用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比较不同结石类型患者性别、结石部位的差异。结果男性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较高,男、女比为1.82∶1,好发于上尿路(88.75%);21~30岁患者中男性较女性多(P<0.05),31~50岁及61岁以上患者中上尿路结石发病率高于下尿路(P<0.01)。结石成分中一水草酸钙检出率最高(71.38%)。单一成分结石214例(26.75%),其中一水草酸钙74例(9.25%);无水尿酸60例(7.50%),在男性患者及上尿路中多见。混合型结石586例(73.25%),其中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多,共324例(40.50%),且发生于上尿路患者多于下尿路(P<0.001);此外,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无水尿酸的结石类型也均于上尿路多见(P<0.05)。结论丹东地区泌尿系结石病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存在差异,结石成分多以草酸钙为主,混合型结石检出多见,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对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陈旭东李颖赵磊张洑源谷德刚荆闯吴煦忱刘万凯于时超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结石成分分析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18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李颖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Less-R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对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相关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ess-RU)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的100例确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对患者的手术方法过程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0例采用Less-RU手术治疗(腹腔镜组)、50例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组),统计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所需要的时间、结石清除效果、手术结束后患者存在肉眼血尿及持续的时间、患者手术完成后开始下地活动时间、治疗过程的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的血红蛋白(Hb)、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血沉(ESR)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MPCNL组;腹腔镜组的术后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MPCNL组且差异非常明显,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并不明显;术前,腹腔镜组与MPCNL组的Hb、sVCAM-1、ESR测定值比较,基线水平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术后24h,腹腔镜组患者的Hb测定值高于MPCNL组,腹腔镜组患者的sVCAM-1、ESR测定值均低于MPCNL组;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2.00%低于MPCNL组的16.00%。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Less-RU方法治疗较MPCNL手术时间更长,但是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对患者Hb、sVCAM-1、ESR的影响更小、并发症率更低。
李颖赵磊张洑源陈旭东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