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去骨
  • 2篇去骨瓣
  • 2篇去骨瓣减压
  • 2篇去骨瓣减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减压术
  • 2篇骨瓣
  • 2篇骨瓣减压
  • 2篇骨瓣减压术
  • 1篇断层成像
  • 1篇多体素
  • 1篇心房
  • 1篇序贯
  • 1篇序贯法
  • 1篇序贯治疗
  • 1篇血肿
  • 1篇乙状窦
  • 1篇乙状窦后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作者

  • 7篇李荣刚
  • 3篇姚慧斌
  • 2篇赵远党
  • 2篇王尔松
  • 2篇宋昭
  • 2篇费力
  • 1篇刘如恩
  • 1篇徐永革
  • 1篇王洪正
  • 1篇李新
  • 1篇夏小雨
  • 1篇季耀东
  • 1篇杜嘉瑞
  • 1篇沈晓
  • 1篇颜玉峰
  • 1篇吴海兵
  • 1篇张维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升阶梯序贯法治疗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5例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穿刺抽液、局部适度加压包扎、腰椎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手术等升阶梯序贯疗法。结果:15例患者全部治愈。3例患者采用穿刺抽液、适度加压包扎后治愈;7例患者采用穿刺抽液、适度加压包扎及腰椎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后治愈;5例患者手术治愈。结论:升阶梯序贯治疗方案治疗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疗效确切。
颜玉峰王尔松季耀东姚慧斌李荣刚沈晓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
多体素磁共振波谱诊断DAI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在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1例DAI患者胼胝体和基底节区进行MRS扫描,分析神经代谢物的变化,并按照GCS分组,以及与10名健康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I患者NAA/Cr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ho/Cr呈升高趋势,随着伤情的加重,变化越明显。结论:多体素MRS在DAI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并可对病情的严重性做出判断。
李荣刚姚慧斌李新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多体素磁共振波谱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术式选择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患者术中有明确的血管压迫,仅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6例患者血管压迫不明显,行MVD+三叉神经梳理术(TNC);3例患者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离断术(PSR),1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对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行MVD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立即完全缓解26例,延迟缓解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6例行MVD+TNC的患者和3例行PSR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均立即缓解。结论为提高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愈率,应根据术中不同情况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老年人及不能耐受第二次手术的患者,更应积极行PSR手术。
宋昭刘如恩夏小雨李荣刚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外科手术
脑室-心房分流术中遭遇颈内静脉缺如1例被引量:1
2016年
脑室心房分流术是脑积水治疗的有效方法,我们最近遇到一例目标颈内静脉缺如病例,文献类似报道甚少。患者,男性,50岁。2014年2月10日摔倒致头部外伤在外院行左侧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2014年4月3日继发脑积水行右侧侧脑室额角置管脑室腹腔分流加颅骨成形术。
费力赵远党李荣刚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心房分流术颈内静脉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效果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背景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MMCI)患者传统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去骨瓣减压术(DC)能显著降低MMCI的病死率。但临床上DC在MMCI患者中的使用比例并不高,在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目的探讨DC治疗MM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MMCI患者24例,其中行DC手术患者12例(DC组),拒绝行DC手术患者12例(传统组)。DC组患者采取DC治疗,传统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并对行DC年龄≥65岁(6例)和<65岁(6例)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两组性别、既往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组患者术后死亡3例(25%),传统组患者分别在发病1周内死亡或在出现脑疝和/或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时放弃治疗。≤65岁和>65岁患者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能显著降低MMCI患者的病死率,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同样有效;多数MMCI患者DC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佳;对存在致命性脑水肿风险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强调多科室合作并与患者家属进行包括长期预后方面的有效沟通。
费力吴海兵李荣刚杜嘉瑞王尔松张维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中动脉去骨瓣减压术
颅内常见部位蛛网膜囊肿的神经内镜治疗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颅内好发部位蛛网膜囊肿(IAC)的内镜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1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中颅窝AC及3例鞍上池IAC患者选择内镜部分IAC切除+IAC-基底池穿通术,6例后颅窝AC患者中5例行内镜部分IAC切除+脑池穿通术,1例患者行内镜IAC大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症状、体征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1例失随访)中症状消失9例,改善9例,无明显变化2例。影像学复查显示,IAC张力消失3例,与术前相比,囊腔缩小、脑组织膨胀饱满14例,无明显变化3例。结论 IAC部分切除+囊肿-脑池穿通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应作为影像学检查示与脑池、脑室比邻的AC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宋昭徐永革王洪正夏小雨李荣刚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神经外科手术
创伤性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4例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挫伤及脑内血肿的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原发的脑内血肿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瞳孔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头颅CT中线偏移程度、环池是否消失与是否手术密切相关。结论:若颅脑损伤患者的头颅CT影像显示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或者原发的脑内血肿量大,则需严密监测头颅CT。一旦出现瞳孔变化、GCS评分降低、中线偏移或者环池消失,应考虑手术治疗。
李荣刚姚慧斌赵远党
关键词:脑内血肿颅脑损伤计算机断层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