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与土地利用转型耦合研究进展与展望
- 2024年
- 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乡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和地域功能失调现象,两者动态关系成为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焦点。本文系统回顾了乡村地域功能与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进展,尝试厘清两者耦合关联研究思路、内容与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与土地利用转型耦合研究展望。研究结论表明,乡村地理学在乡村多功能与土地利用转型领域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两者交互作用关系也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但目前,两者的耦合过程、机理、模式等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耦合互馈关系未能整体刻画、耦合机理解析视角有待拓展、针对不同乡村地域主体功能导向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案例研究还尚不多见等问题。未来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与土地利用转型耦合研究应以“耦合框架构建-耦合过程刻画-耦合机理解析-耦合状态调控”为研究主线,加强乡村地理学与土地系统科学两个领域的交叉融通,为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 乔伟峰李琛戴凌玲李琛杨春花
- 英语培训机构与高校英语教学特点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作者采用问卷和采访的方式,对南京五大高校和英语培训机构的师生进行了对比调研,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总结出与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相关的因素,最后为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 张诗荟李琛马宇聪陆海霞
-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 融合多源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机制研究
- 2024年
- 从人地耦合视角出发,基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贡献力”(VORS)模型,综合评价200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融合人口密度、POI等多源数据,利用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揭示大湾区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大湾区平均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由0.279下降到0.255,湾区中部生态系统健康恶化加剧。(2)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热点区集中分布在北部肇庆、惠州市;冷点区集中分布在佛山、广州市,且城市交界处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变化最为剧烈。(3)人口密度成为影响大湾区生态系统健康的主导因子,其与各类城市设施用地交互作用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扰动最为剧烈。公共设施用地、工业设施用地、商业设施用地以及居住用地成为影响大湾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因其对原始自然环境和生态组分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恶化。
- 高彬嫔吴映梅武燕李琛李琛王梦娇
-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
- 大都市郊区旅游型乡村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机理分析——以南京市郊佘村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深入开展典型城郊村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机理分析,对于落实城郊村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探索城郊村转型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佘村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农村评价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微观视角揭示其1980—2020年的土地利用显性与隐性形态转型过程。结果表明:(1)佘村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林地和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商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工矿用地先增加后减少;(2)佘村土地生产功能经历了由农业生产功能向工业生产功能再向旅游业生产功能的转变,生活功能不断加强,生态功能先减弱后不断加强,土地呈现多功能复合化;(3)在资源禀赋、政策制度、市场需求、土地利用主体等因素作用下,佘村形成了当前的村域圈层式布局结构,完成了从生活和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的转型。大都市郊区旅游型乡村经历了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和旅游服务业发展三大阶段,土地利用类型多元化、功能复合化、经营主体多样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要时刻把握乡村内源驱动和城市的外源驱动对土地利用形态的共同影响,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城乡融合。研究结果可为城郊村转型发展提供实证案例和理论参考。
- 乔伟峰柴逸贝王佳炜李琛
- 关键词: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转型
- 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运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 数学运算能力是初中生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初中数学学困生也应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在不同的基础...
- 李琛
-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策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