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作品数:36 被引量:99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短时自相关及过零率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3 2016年 传统的基于短时能量端点检测算法,在高信噪比环境下可以比较准确地检测出语音端点,但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检测效果不理想。文中提出了基于短时自相关最大值与短时过零率之积的改进算法。利用短时自相关最大值可以有效地区分出语音段和噪音段,利用短时过零率可有效地检测出清音信号,将两参数相结合可有效地检测出低信噪比语音信号的端点。实验证明,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该改进算法相比短时能量算法减小了检测误差,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语音端点。 纪振发 杨晖 李然 金银超关键词:端点检测 永磁定位系统磁传感器的两步迭代优化标定方法 2024年 为减小磁传感器位置、方向和灵敏度系数误差对永磁定位系统定位定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两步迭代(TSI)磁传感器标定方法。首先,校准磁传感器的方向和灵敏度系数,再进行位置校准,多次迭代后可以得到稳定的标定参数。其次,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结合进行迭代求解,在算法优化过程中,增加三组未知数约束,提高求解精度。最后对比使用不同标定方法的永磁定位系统定位定向精度,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标定方法较传统基于最小二乘的标定方法的系统定位精度提高20.48%,定向精度提高35.55%。 孔平 潘宇 陈泉 迟志鹏 李然关键词:磁传感器 准二维湿颗粒体系融化过程中的结构与缺陷 被引量:1 2021年 研究颗粒体系中的结构与缺陷对于研究固-液融化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实验研究了垂直振动下单层湿颗粒在固-液融化过程中的结构与缺陷.根据实验及理论分析构建了湿颗粒体系的接触模型,量化了准二维湿颗粒体系融化过程中颗粒的结构变化.然后以颗粒为点建立Voronoi图对颗粒体系的"相"转变进行研究,并引入了局部体积分数来确定融化过程中缺陷变化的临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系统在团簇的边缘开始发生缺陷,并呈现链状的缺陷对向中心蔓延的现象.并且,颗粒发生缺陷时七相缺陷颗粒的局部体积分数显著减小,明显小于五相缺陷和六角相颗粒的局部体积分数.对局部体积分数的分析表明,当最小局部体积分数φ≤0.6652时发生缺陷,当φ≤0.4872时颗粒系统发生从固体到液体的转变. 王蓬 孔平 李然 李然 李然 华云松转筒颗粒流崩塌前后的颗粒温度和体积分数测量 被引量:7 2019年 转筒中的颗粒流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准确描述颗粒流规律对于调控生产中的换热效率和混合效率极为重要,颗粒温度和颗粒体积分数是影响颗粒流的主要参数.本文搭建了基于面阵CCD相机的图像测量装置,以及基于线阵CCD相机的同轴双散斑能见度光谱法(Speckle Visibility Spectroscopy, SVS)测量装置,选取均值粒径为0.5 mm的球形颗粒和等效粒径为0.5mm的不规则颗粒.通过测量转筒中颗粒体系的侧表面轮廓,计算得到颗粒体系崩塌前后的体积分数.发现在崩塌过程中,球形颗粒体系和不规则颗粒体系都发生膨胀;在崩塌前,不规则颗粒体系发生压缩,而规则颗粒体系不发生压缩?进一步,测量了颗粒体系自由表面上不同位置的颗粒温度发现球形颗粒与不规则颗粒的崩塌发生在同一个位置;不规则颗粒体系的压缩首先发生在体系上半部分,并且在一个崩塌周期时间内,压缩现象仅发生一次.最后,根据颗粒体系的侧表面轮廓和颗粒温度大小,确定了休止角和特征时间参数,发现球形颗粒体系休止角与崩塌时间的关系与Davidson提出的模型一致,并发现崩塌前不规则颗粒体系的压缩会缩短颗粒的崩塌时间.实验结果揭示的转筒内颗粒流规律,为完善工业生产中颗粒材料流动与传热的控制技术提供参考数据. 陈泉 杨晖 李然 韩韧 孙其诚关键词:颗粒流 体积分数 惯性-磁定位技术测量胃肠道内胶囊内窥镜的动力学 2024年 目的胶囊内窥镜在胃肠道环境中的运动非常复杂。准确测量胶囊内窥镜在胃肠道内的受力分布和姿态变化规律,对于优化检查流程、提升诊断的精确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采用基于惯性测量技术和磁场定位技术的球形探测器,测量其在胃肠道模拟装置的动力学,包括加速度、姿态以及位移信息。探测器的最高采样频率达到200 Hz,累积角度误差小于0.15°,加速度误差小于0.02 g,位移误差在5%以下。结果在模拟胃部环境中,加速度值始终保持在1 g左右,其姿态也是保持不变。而当从胃部向肠道运动过程中,探测器的加速度值激增至2 g,俯仰角和偏航角增加了100°±15°。这是由于在收敛区域内,探测器受到软颗粒的挤压作用急剧增加,且这种挤压作用力在各个方向上并不均匀。结论通过对球形探测器在胃肠道模拟装置中的位置和姿态测量,探究胶囊内窥镜在复杂环境中的动力学特征,从而为优化胶囊内窥镜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效率和安全性。 牟彤彤 李一鸣 潘宇 陈泉 李然 杨晖关键词:肠道运动 胶囊内窥镜 模拟装置 基于高调制频率的快速数字锁相算法 2015年 为了提高数字锁相的检测速度以及其最高调制频率,改善数字锁相放大的实时检测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快速数字锁相算法。文中根据方波参考信号傅里叶展开存在奇次谐波,使得调制频率等于参考信号频率的2m-1倍。同时,通过将采样频率设为调制频率的4的整数倍,保证两路参考信号的正交性。在相敏检波算法实现中,仅仅存在加减法运算,消除了乘法运算,提高了数字锁相算法的运算速度。而且,基于普通微处理器的数字锁相放大能达到的最高调制频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改善了锁相放大的实时性能。实验表明,该算法既具备较高的速度,又能提高锁相放大的实时性,使得数字锁相对微弱信号的实时检测在普通微处理器上的实现成为可能。 蒋国亮 杨晖 李然关键词:调制频率 微弱信号 奇次谐波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对艾灸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以艾灸前后血流灌注指数为观察对象,研究艾灸对人体微循环的作用。将10个人分别进行不同时间(10min、15min、20min)的艾灸和物理加热,使用激光散斑血流仪对检测区域进行测量和成像,观察各组穴区血流灌注指数的变化。经艾灸或者物理加热后,穴位处的血流灌注指数均有明显升高并有一个峰值,艾灸峰值出现在停止加热后,物理加热峰值出现在加热时间内,停止加热后,艾灸效应持续时间比物理加热长。研究表明,艾灸能够引起穴位局部微循环血流量增加,并与其作用于机体的时间有关,艾灸对机体产生作用的最主要原因是温热效应。 胡哲 郑刚 李然 刘宏业 范彦平 杨晖关键词:激光散斑 血流成像 艾灸 微循环 散斑可见度光谱法中的相干因子 被引量:2 2017年 散斑可见度光谱法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密集颗粒流运动的新方法。针对散斑可见度光谱法测取颗粒温度的实验中,如何消除相干因子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静态散斑对比度以及散斑对比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消除相干因子的方法,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由散斑对比度系数消除相干因子的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测量准确度。该方法能够消除由环境不同及激光不稳定所带来的误差,使得同类实验具有更好的对比性。同时给出了计算量较大导致的时间分辨率较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张北帆 李然 杨晖关键词:颗粒流 密集颗粒系统离散流的模型与特征分析 在对水平滚筒中密集颗粒系统的工程研究中,通常用质心平动模型来研究崩塌模式的持续时间以及临界条件.在这个模型中,对离散流到连续流过渡过程的描述一般是以一个临界滚筒转速(临界弗劳德数)为状态转换的标志.Fischer等在对临... 李然 杨晖 陈泉 郑刚 孙其诚关键词:颗粒物质 基于Trans-MIR模型的多模态图像重建 2024年 图像重建是光学计算成像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主要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或生成对抗网络等模型。大多数研究仅通过单一模态的数据训练模型,难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又具备不同场景的泛化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块的多模态图像重建模型(multi-modal image reconstru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Transformer,Trans-MIR)。实验结果表明,Trans-MIR能够从多模态数据中提取图像特征,实现高质量的图像重建,对二维通用人脸散斑图像进行图像重建的结构相似度高达0.93,对三维微管结构图像的超分辨重建的均方误差低至10^(−4)量级。Trans-MIR对研究多模态图像重建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李一鸣 王昊 李然 陈泉 卢海军 杨晖关键词:图像重建 多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