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的防治
- 1994年
- 1988年6月20日至1988年9月5日收治某婴儿室转入的新生儿腹泻205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51.2%。本次流行腹泻发生于7,8月份,来势凶,龚便为黄绿色水样便,便次>10次/日,占64.9%,脱水Ⅱ°~Ⅲ°者达80.1%。龚便检出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78株,耐热(ST)4株,不耐热(LT)35株,LT/ST39株总检出为率38.04%。LT/ST型ETEC是本次腹泻重要病原菌,床边隔离,
- 李淑华董海燕于美玲秦燕
- 关键词:腹泻新生儿大肠杆菌
- 暴发流行新生儿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免疫状态探讨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对72例暴发流行新生儿产肠毒索性大肠杆菌(ETEC)肠炎患儿各项体液免疫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ETEC阳性组血清IgG、IgA值显著高于ETEG阴性组;ST/LT型组血清IgA、IgM值显著高于单纯LT型组;中重度脱水及酸中毒组血清IgM、IgA值显著高于轻度组;恢复期组血清IgM显著高于急性期组。提示ETEG具有较强的抗原性;ST/LT混合毒素比LT单一毒素具有更强的致病性与抗原性。
- 郭淑玉周力音李淑华于美玲李惠光于爱民
- 关键词:肠炎大肠杆菌产肠毒素新生儿
- 新生儿感染与免疫状态: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89年
- 为了探讨新生儿感染与免疫应答的关系,特对150例新生儿(其中正常足月分娩新生儿50例及住院患儿100例)进行了免疫学检测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 郭淑玉黄桂敏宋桂红李淑华程悦张喜儒夏德全张芹懿迟振文
-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免疫状态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急时相蛋白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通过166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急时相蛋白指标观测,提出该测定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抗生素合理应用、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 李淑华董海燕阚笑影刘吉顺史洁薛心林戴玉兰
- 关键词:新生儿
- 暴发流行新生儿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免疫状态的探讨
- 1991年
-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资料表明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但是ETEC引起新生儿腹泻的报道甚少,为了探讨新生儿ETEC肠炎的免疫状态,特对我院确诊为ETEC肠炎新生儿72例进行了体液免疫的检测。
- 郭淑玉黄桂敏周力音李淑华董海燕于美玲李惠光于爱民张毓宜
- 关键词:肠炎大肠杆菌免疫
- 小儿腹泻的粪便培养病原学探讨(附894例分析)被引量:4
- 1992年
- 本文综合分析池州及大连等地经大便细菌学检查的小儿腹泻患者894例,粪便培养阴性老477例(53.36%),其中170例(35.64%)为轮状病毒性肠炎,以病毒唑和654-2治愈;细菌培养阳性417例(46.64%),检出细菌22种,以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死亡患儿多有较严重原发病。
- 谢树莲王百龄姜冬春石铭玺李淑梅李淑华董秋玲于美玲李慧光候荣伟周德水刁梅燕李德军
- 关键词:腹泻儿童病原学
- 205例新生儿暴发性流行性腹泻病原学检测及分析
- 1993年
- 205例粪便培养出产毒素大肠杆菌(ETEC)78株,总检出率为38.04%。107例未用药,检出LT/ST 39株,ST4株、LT32株、检出率70%;98例已用药,检出率为3.06%。用药前来便可提高ETEC检出率23倍。LT/ST ETEC是腹泻流行的主要菌株。脱水Ⅲ°者占80.1%,其中LT/ST型占58.7%,脱水程度与菌株产毒类型有关。75株ETEC中CFA阳性占53.6%,阴性58例中检出ETEC7例,故CFA不是特异血清凝集试验,最后确定仍需检测肠毒素。
- 李淑华董海燕阚奕影于美玲李惠光秦燕
- 关键词:ETEC细菌学检测粪便培养暴发性发病日龄病原学检测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血清急相蛋白动态变化观察
- 1991年
- 本文观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时血清急相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感染时血清CRP、α-AGP、α_1-AT增高,其中CRP对炎症反映比α_1-AGP、α_1-AT敏感,随炎症控制血清CRP迅速下降、α_1-AGP、α_1-AT在血中持续时间较CRP长,下降较缓慢。负性急相蛋白中前蛋白在感染时下降,随病情好转而上升,对炎症反映不如正性急相蛋白敏感。临床上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必须联合测定急相蛋白才能做出早期诊断并指导抗生素疗程和估计预后。
- 董海燕李淑华阚笑影史洁薛心林
- 关键词: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