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虹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士培训、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质量、护士培训通过率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实现了护士人力资源合理调配与科学管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李晓虹齐忠勤
- 关键词:护理管理
- 液体恒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恒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内侧插接有多个药瓶,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固定安装至箱体内部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电热管,所述安装框...
- 李晓虹刘英乔刘士超耑亚静许佳星
- 气管切开患者吸痰过程中出现后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处理
- 夜班护士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完毕拔出吸痰管的过程中,出现嵌顿无法拔出,患者出现喘憋,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即刻通知医生,拔出金属内套管,可见痰液自外套管及吸痰管缝隙溢出,及时清除,加大氧流量,面罩给氧,安抚患者,心率逐...
- 李亚李慧君李晓虹李爱斌段亚辉邢丹崔云辉
- 关键词:临床护理气管切开患者
- 观察不同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 2023年
- 观察不同强度有氧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共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C组,采取高强度有氧康复运动,B组应用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A组采取中等强度有氧康复运动措施,对比3组接受有氧康复运动前后的心功能、心理状态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B两组在接受有氧康复运动后,心功能指标及心理状态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大于C组(P<0.05),A组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大于B组和C组(P<0.05),A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 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中等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理状态。
- 李晓虹耑亚静郭旭蒙吴娜刘英乔
- 关键词:心功能
- 不同运动方式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评价不同运动方式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效果,为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康复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运动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studio软件GEMTC包调用JAGS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7项研究,涉及24种不同运动方式干预措施。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不运动、极低吸气肌运动相比,高强度连续抗阻运动、高强度连续有氧运动、高强度连续抗阻运动+高强度连续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阻抗运动、中等强度连续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阻抗运动、中等连续有氧运动+中强度连续阻抗运动+高强度吸气肌运动、低强度吸气肌运动均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叶斯有效率排序结果显示,24种运动方式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效果居前3位的是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阻抗运动、中等连续有氧运动+中强度连续阻抗运动+高强度吸气肌运动。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心力衰竭病人积极参加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改善峰值耗氧量最有效果,但是不同间歇方式是否有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 耑亚静李晓虹闫晓丹许佳星
- 关键词:心力衰竭运动康复
- 一种床头呼叫器的封装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床头呼叫器的封装结构,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边缘固定有第一密封圈,下壳体的边缘固定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密封圈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空腔...
- 李慧君刘素芬王清芬马晨霞李爱斌李晓虹张利然陈鹏郑欣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及社会支持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保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54.15±13.92)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9.16±6.93)分,睡眠质量得分为(8.15±4.51)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在疾病不确定感与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关系密切,疾病不确定感可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可通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程度,提升社会支持水平,以提高睡眠质量。
- 许佳星李晓虹耑亚静闫晓丹井坤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睡眠质量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