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琴

作品数:35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病理
  • 12篇临床病理
  • 11篇肿瘤
  • 7篇乳腺
  • 7篇免疫
  • 7篇宫颈
  • 6篇腺肿瘤
  • 6篇临床病理特征
  • 6篇病理特征
  • 5篇乳腺癌
  • 5篇文献复习
  • 5篇细胞
  • 5篇腺癌
  • 5篇淋巴
  • 5篇免疫组化
  • 5篇甲状腺
  • 5篇复习
  • 4篇甲状腺肿
  • 4篇甲状腺肿瘤
  • 4篇病理分析

机构

  • 35篇甘肃省肿瘤医...
  • 5篇甘肃省人民医...
  • 5篇甘肃省医学科...
  • 4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篇李晓琴
  • 15篇何欣
  • 13篇康雅琼
  • 12篇罗雁
  • 10篇宋丽娟
  • 6篇刘芳
  • 6篇安宁
  • 5篇刘凤磊
  • 5篇尚立娜
  • 3篇刘玮
  • 3篇王军
  • 3篇吉宏
  • 3篇刘鹏
  • 3篇金荣
  • 2篇杨荣
  • 2篇弥海宁
  • 2篇王小琦
  • 2篇王涛
  • 2篇任锦霞
  • 2篇郭红云

传媒

  • 14篇甘肃医药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49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嗜神经侵袭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34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分析PNI发生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后349例患者中PNI阳性91例(35%),PNI阴性258例(65%)。单因素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神经侵犯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脉管侵犯、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肿瘤直径、Ki-67增殖指数、化疗后反应、ER、 PR及Her-2表达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是PNI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神经侵犯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脉管侵犯、分子分型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李晓琴宋丽娟何欣李婷玉康雅琼罗雁王登科李晓梅刘芳尚立娜
关键词:乳腺癌嗜神经侵袭新辅助化疗
乳腺纤维瘤病2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乳腺纤维瘤病是一种纤维组织来源的交界性肿瘤,临床少见,以浸润生长和局部复发为主要特点,但不易发生远处转移,易误诊为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病的明确诊断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且要与乳腺其他的梭形细胞病变进行鉴别。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乳腺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乳腺纤维瘤病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征、鉴别诊断及临床特点方面进行探讨,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何欣李婷玉何乐杨楠刘凤磊李晓琴王登科
关键词:乳腺肿瘤纤维瘤病
BAG-1及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
2019年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BAG-1及p16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CI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及CIN组织中BAG-1及p16的表达情况,其中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30例、CIN1及CIN2/3各60例。结果:BAG-1及p16表达率在正常/慢性宫颈炎组为3.3%(1/30)及0,CIN1组为36.7%(22/60)及28.3%(17/60)、CIN2/3组为90%(54/60)及86.7%(52/60),二者的表达均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上升而增高(χ^2=50.875及103.560,P<0.01),且CIN2/3组与CIN1组相比,BAG-1及p16的表达率均明显升高(χ^2=46.538及51.361,P<0.01)。BAG-1及P16诊断区分CIN1及CIN2/3的灵敏度分别为90.0%及86.7%,特异度分别为63.3%及71.7%,BAG-1的阴性预测值(NPV)(86.4%)比p16(84.3%)略高,而阳性预测值(PPV)(71.1%)比p16(75.4%)略低。结论:BAG-1对诊断不同级别CIN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BAG-1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分子标志物与p16联合检测用以辅助诊断CIN1及CIN2/3。
宋丽娟闵建平刘玮李晓琴康雅琼李波李晓梅金荣杨荣
关键词:BAG-1P16免疫组化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BAG-1、MCM2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基因2结合致癌基因1(BAG-1)及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作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有效性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术前以铂类为基础NACT方案化疗并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选择60例同期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同一宫颈癌患者NACT前宫颈活检组织及NACT后手术切除标本中BAG-1及MCM2蛋白的表达,比较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组织及NACT前、后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其与NACT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NACT前宫颈癌组织中BAG-1及MCM2高表达率分别为67.8%(61/90)和81.1%(73/9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1.7%(7/60)和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5.736和76.909,均P=0.000)。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BAG-1及MCM2高表达率分别为70.0%(63/90)和78.9%(71/90),NACT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104和0.139,均P>0.05)。NACT后,9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效59例(65.6%),无效31例(34.4%),NACT疗效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线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均无关(均P>0.05)。化疗有效组的BAG-1高表达率低于化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2%vs.93.5%,χ^2=12.636,P=0.000),而化疗有效组和化疗无效组的MCM2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7%vs.83.9%,χ^2=0.235,P=0.628)。结论:BAG-1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以铂类为基础NACT方案疗效的参考指标。
宋丽娟向琳金荣康雅琼李晓琴魏春燕戴银桥张骞文狄晓鸿
关键词:宫颈肿瘤BAG-1MCM2新辅助化疗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ASTL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EBER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突变检测,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肿物均发生于甲状腺右叶,主要位于右叶下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呈大小不等的岛状、巢状、条索状分布,被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分割,可见增生的血管穿梭其中,肿瘤细胞巢及间质中常见不等量的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D5、CD117、CKpan、BCL-2,不表达CT、TTF-1和CK19,Ki-67增殖指数10%~30%。间质内淋巴细胞表达CD20及CD3。EBER原位杂交检测呈阴性,且无BRAF V600E突变。结论CASTLE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相对较好,认识其特征有利于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安宁罗雁王军李晓琴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CASTLEEBER
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性肉瘤合并脊柱旁转移病例的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性肉瘤(MIF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并脊柱旁转移,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的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总结其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IFS主要由黏液样变区、炎症性区域及玻璃样变区域组成,黏液样变区中可见畸形大细胞,肿瘤细胞多围绕血管分布,炎症性区域内可见多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瘤细胞弥漫性表达Vimentin、EGFR,畸形的大细胞可表达CD68、EMA、D2-40。结论:MIFS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肢端,呈侵袭性生长,复发率高,极易与其他软组织肿瘤相混淆,故认识其形态学特征有利于避免误诊、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罗雁安宁康雅琼何欣宋丽娟李晓琴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
非小细胞肺癌中DPC4基因的表达与bcl-2及VEGF之间的关系
2011年
目的研究DPC4(Deleted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Locus 4,DPC4)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抑制蛋白bcl-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DPC4、bcl-2和VEGF的表达。结果 DPC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为50.8%(33/65),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7.8%(14/18),2者之间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PC4与性别、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但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6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DPC4的表达与bcl-2、VEGF均呈负相关。结论 DPC4基因的缺失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进展如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DPC4基因的缺失可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并上调VEGF表达来促进血管的生成。
何玲尚丽娜杨磊李晓琴李敏
关键词:DPC4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VEGFBCL-2
HPV16E7的表达对宫颈癌变过程中CD163+巨噬细胞的浸润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E7(HPV16E7)、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cadherin switch”标记物E-cadherin、N-cadherin,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标记CD163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在不同的HPV16E7表达情况下,上皮间质转化程度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的差异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II-III)、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I)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HPV16E7、E-cadherin、N-cadherin、CD163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的表达随着宫颈癌变的进展逐渐降低,N-cadherin的表达以及CD163+巨噬细胞数量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逐渐升高。慢性宫颈炎、CINI、CINII-III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的HPV16E7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中,E-cadherin的表达在CINII-III及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E7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N-cadherin的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E7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CD163+巨噬细胞数目在CINI、CINII-III及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E7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进一步统计CD163+巨噬细胞与上皮间质转化间关系后发现,宫颈癌变过程中,随着CD163+巨噬细胞数目的增多,E-cadherin的表达逐渐降低,无论HPV16E7的表达如何,二者均呈负相关关系;宫颈鳞状细胞癌中,随着CD163+巨噬细胞数目的增多,N-cadherin的表达逐渐增加,HPV16E7阳性组二者仍呈正相关关系,而HPV16E7阴性组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HPV16E7可能通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调节上皮间质转化的“cadherin switch”,从而促进宫颈癌的癌变。
尚立娜安利峰张城龚川友周彰映田世馨李晓琴赵晋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XRCC3基因多态性与西北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对中国西北地区妇女乳腺癌与健康人群XRCC3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研究,找出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西北地区的517例乳腺癌患者和1008例健康人群外周血,提取DNA后采用高通量芯片检测方法,测定XRCC3基因rs861534、rs861537、rs3212092和rs861530共4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XRCC3 rs861534位点的AG/AA基因型,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0.36;P=0.013,OR=0.08),同时,GG+AG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RCC3 rs861530位点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AA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相关临床病理学指标分析显示rs861537位点的GG/AG基因型在ER+与ER-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OR=1.50).rs3212092位点的CC+CT基因型在Her-2-与Her-2+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OR=2.06).结论:在中国西北地区妇女人群中XRCC3基因rs861534和rs861530两个位点的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相关性.在XRCC3 rs861537位点,GG/AG基因型ER+携带者可能具有较高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风险;在rs3212092位点,携带CT和TT基因型的Her-2+表达患者具有明显的乳腺癌转移复发风险.
王兰张永东郭红云王涛王海涛郭欢杨碎胜李晓琴苏海翔
关键词:乳腺癌单核苷酸多态性XRCC3基因
Proteus综合征一例
2023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因右足肿物渐进性增大10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发现右足肿物,约黄豆大小,后逐渐增大呈菜花样突起、反复破溃渗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期肿物破溃并伴局部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来甘肃省肿瘤医院就诊。查体:右足趾及足背偏内侧见不规则肿块,表面脑回样表现;右小腿明显增粗,见增厚皮肤软组织悬垂(图1a)。右足X线摄片示:右足背及足趾背面区域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右足及踝部皮肤软组织明显增厚;右足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1b)。
刘鹏杨杰彭小娟李晓琴梁鹏
关键词:PROTEUS综合征变形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