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贞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西南地区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多样性调查被引量:6
- 2016年
- 为调查西南地区小麦条锈病抗性、抗病基因位点及其组合多样性,于2013—2014年对以西南地区为主的140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期、苗期抗病性鉴定和抗病基因标记扫描。成株期鉴定结果显示,2013年贵阳、赫章试验点和2014年贵阳、绵阳试验点都表现为抗病的品种(系)共有50份,其中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性的有37份,表现为成株期抗性的有13份;5个抗病基因Yr9、Yr10、Yr15、Yr18、Yr26的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小麦Yr26的使用频率最高,为41.4%,Yr9次之为37.9%,Yr10、Yr15、Yr18使用频率较低;抗条锈病基因的组合分析显示,共出现16份基因聚合品种、7种组合类型,其中组合Yr9+Yr26出现频率较高,为5%。表明西南地区的小麦品种(系)以利用全生育期抗性为主,且抗条锈病基因利用较为单一,应发掘和利用新抗条锈病基因及重视多基因的聚合。
- 陈天青黄芳李文贞王伟张爱民张立异
- 关键词:小麦品种条锈病抗病基因基因组合
- 贵州省主要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被引量:6
- 2014年
- 通过对近年来自然病圃的90份贵州省主要小麦品种进行系统调查,对小麦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90份材料中,全时期免疫的材料14份,占总鉴定材料的16%;近免疫的材料29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2%;高抗材料8份,占总鉴定材料的9%;中抗材料8份,占总鉴定材料的9%;中感及高感材料31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4%。
- 熊仕俊黄芳李文贞张立异许嘉蒋选利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病性种质材料
- 贵州小麦主要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鉴定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解贵州小麦品种(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条锈病能力,在贵州贵阳、赫章和四川绵阳对81个贵州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免疫~高抗的品种(系)为27个,约占供试品种(系)的33%,中抗品种(系)为5个,约占供试品种(系)的6%,中感~高感的品种(系)为49个,占供试品种(系)的61%。与供试材料品种审定时抗性比较,小麦各品种抗条锈病能力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 黄芳李文贞陈天青熊仕俊王伟张立异
- 关键词:小麦小麦条锈病反应型
- 贵州省高粱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 2024年
- 【目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迁飞性的重大农业害虫,近年来在贵州高粱田发生为害严重。明确其在高粱田中的发生规律及空间分布,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6-7月在贵州省安顺、贵阳、黔西、金沙和仁怀5个地区开展田间调查,采用6个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和Iwao聚集格局回归分析法,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田间调查发现,在高粱6-9叶生长期,草地贪夜蛾幼虫主要啃食叶片,导致叶片出现不规则孔洞或缺损;5个调查地区高粱田中多为低龄幼虫(1-3龄),高龄幼虫(4-6龄)较少,且南部地区(安顺、贵阳)的幼虫数量和密度显著(P<0.05)高于偏北部地区(黔西、金沙和仁怀)。空间分布指数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高粱田中呈聚集分布。高粱植株受害率与幼虫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29,P<0.01),回归方程为y=54.6460x+5.2328(R^(2)=0.9465)。基于空间分布型分析,提出幼虫密度的理论抽样模型N=(3.84/D2)(1.9458/x﹣0.6649),明确了在不同虫害密度和允许误差范围下的抽样高粱株数;根据幼虫密度防治指标,得出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序贯抽样区间计算公式为T_(lwao(n))=0.27n±1.96√0.477n。【结论】在贵州高粱6-9叶期,草地贪夜蛾幼虫以1-3龄为主,呈聚集分布,南部虫害较为严重。研究还提出了基于虫害密度的序贯抽样模型和防治指标,为田间监测及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 徐建霞向中华徐海英丁延庆曹宁程斌高旭李文贞张立异
- 关键词:高粱序贯抽样
- 西南地区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基因位点组合多样性调查
- 2016年
- 了解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布状况和基因组合多样性是提高西南地区小麦抗病育种效率的关键。本研究调查了140份小麦材料的田间抗病性,并利用18个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它们进行了抗病基因扫描。结果表明,140份小麦材料在4个环境中白粉病鉴定都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比例为35%。18个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扫描结果显示,在这些小麦材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抗白粉病基因是Pm30(79.9%)。相关性分析表明有7个白粉病抗病基因与小麦白粉病抗病性显著关联,其中Pm21在4个环境中都与白粉病抗性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对抗白粉病基因的组合分析显示,基因组合包含了2到11个基因位点,其中3、4和5个基因组合的出现比例较高,分别为17.3%、15.1%和26.6%。本项研究工作的结果能够使贵州小麦优良的抗病品种(系)更好地在全省和全国的抗病育种中发挥作用,提高抗病基因标记辅助育种的效率。
- 高旭李文贞陈天青张立异
- 关键词:普通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
- 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川黔地区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为抗白粉病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3年在贵州贵阳市、赫章县和四川绵阳市3个试验点,对来自贵州、四川及其他省份的70份小麦品种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小麦白粉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70份小麦品种有13个具有广谱抗性。2)28个贵州小麦品种有7个品种表现抗病(6个品种表现近免疫,1个品种表现高抗),31个四川小麦品种有6个品种表现抗病(全部表现近免疫)。3)1993—2005年审定的小麦品种已丧失白粉病抗性,2005年之后审定的部分小麦品种仍具有较好的白粉病抗性。
- 李文贞陈天青黄芳熊仕俊何觉民张立异
- 关键词: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评价
- 西南地区小麦抗条锈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全面了解西南地区小麦抗条锈病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信息,能有效提高抗病品种的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基于基因分型测序(GBS)技术的DAr T-seqTM方法对134份小麦材料开展了全基因组基因分型,共获得了6919个多态性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标记,其多态性指数(PIC,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的范围在0.01~0.50之间,平均值为0.32。根据SNP标记在134份小麦品种中的基因分型数据,计算了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其变异范围为0.51~0.98,平均值0.61。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根据来源地和亲缘关系的不同,这批小麦品种(系)可划分为5个群。主坐标分析(PCo A)结果显示,小麦材料清晰地聚集形成了2个群。第1类群由不同来源的小麦材料组成,群体较大且分布更紧密。而第2类群几乎都由贵州小麦组成,品种数目较少但更加分散。在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上,大多数携带Yr9基因位点的小麦品系聚集在第1类群中,而绝大多数携带Yr26抗病基因位点的小麦品系则聚集在第2类群中。本研究从基因型多样性水平上阐释了西南地区小麦抗病种质遗传背景,为西南地区和我国小麦的抗条锈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陈天青黄芳李文贞蒋选利王伟刘冬成阳文龙张爱民张立异
- 关键词:普通小麦
- 贵州及四川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基因单体型分析
- 本实验选用76个主要来源于贵州和四川育种单位选育的小麦品种,在贵州贵阳、贵州赫章、四川绵阳三个试验点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调查供试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病性;同时利用与18个白粉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19对分子标记对供试小麦品种...
- 李文贞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单体型抗性基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