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琴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包头钢铁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低碳钢
  • 2篇碳钢
  • 1篇电子课件
  • 1篇锻造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技术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场
  • 1篇应力分析
  • 1篇时效
  • 1篇温度场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冷轧
  • 1篇冷轧薄板
  • 1篇模铸
  • 1篇教学质量
  • 1篇精锻
  • 1篇课件
  • 1篇孔洞
  • 1篇教学

机构

  • 6篇包头钢铁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李慧琴
  • 3篇刘宗昌
  • 3篇杨慧
  • 2篇赵莉萍
  • 2篇王贵
  • 1篇王玉峰
  • 1篇闫俊萍
  • 1篇赵丽萍
  • 1篇初元璋
  • 1篇李涛
  • 1篇曹建刚

传媒

  • 2篇包头钢铁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特殊钢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精锻过程中孔洞形成机理
2000年
研究了精锻过程中锻件的受力情况 ,结合金属断裂理论 ,探讨了孔洞形成机理 。
曹建刚刘宗昌李慧琴李涛
关键词:精锻孔洞应力锻造应力分析
超低碳冷轧薄板单向拉伸过程变形机理被引量:3
1999年
通过对超低碳IF钢冷轧薄钢板拉伸过程中不同变形程度的测试与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了其表面形貌及组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超低碳钢韧性断裂中内部孔洞形成机理,并指出超低碳钢中的微孔洞不是主要由夹杂物或第二相粒子产生,而是因为位错的滑移、集聚,在原有损伤处形成.
初元璋黄玲李慧琴
关键词:冷轧薄板冲压成形超低碳钢
多媒体技术在《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中的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金属学与热处理》课教学实践中的利与弊。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加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 ,但电子课件质量亟待提高 。
赵莉萍杨慧闫俊萍王玉峰李慧琴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电子课件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低碳钢钢锭红送裂纹形成机理被引量:4
1999年
研究了低碳钢钢锭红送裂纹的形成机理- 分析并计算了钢锭红送及装炉再加热全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测定钢锭的组织结构和高温强度、塑性,与内应力的变化相比较,分析其开裂的可能性和开裂的时机,得出了低碳钢钢锭红送裂纹的形成机理- 为生产中防止红送裂纹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宗昌刘红飓赵丽萍王贵李慧琴孙立新李强杜彩霞
关键词:低碳钢钢锭模铸温度场应力场
固溶处理和时效对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0
2003年
试验得出 0 .0 5 3C 1 6.0Cr 4 .5Ni 3 .1Cu(1 7 4PH)沉淀硬化不锈钢 1 0 4 0℃ 1h油冷 ,固溶处理 ,4 70~ 4 90℃时效 2h的组织和性能最佳 ,硬度可达HRC 5 0。
赵莉萍杨慧李慧琴
关键词:沉淀硬化不锈钢时效固溶处理
U74重轨钢CCT曲线测定及显微组织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利用Formas -Digital全自动相变测量仪 ,测定了U74重轨的CCT图 ,讨论了冷速及硬度对组织的影响 。
李慧琴杨慧王贵刘宗昌
关键词:显微组织钢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