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语文出版社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再论《现代汉语词典》与词汇规范
-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从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决议,到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编纂,于1965年出版试用本,中经“文革”的停顿,到1978年出版修订本正式面世,复经数次修订,至去年推...
- 李建国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词汇规范
- 文献传递
- 《论语》札记
- 本文论述《论语》中六个具体而微的问题。一,"《学而》首章发微""学而时习之"者,即学习并应时诵习、演练、践行者也,亦即《子张》中子夏所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的温故知新的过程,更是"学而不厌"的好学精神的表现和进德...
- 李建国
- 文献传递
- 《论语》札记
- 本文论述《论语》中六个具体而微的问题。一,"《学而》首章发微""学而时习之"者,即学习并应时诵习、演练、践行者也,亦即《子张》中子夏所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的温故知新的过程,更是"学而不厌"的好学精神的表现和进德...
- 李建国
- 颜之推与隋唐语文规范
- 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而且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社会的约定俗成和人们的自觉规范,不断整合其变异性与稳定性、新成分与旧成分的关系,使之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文字血脉相连,传承...
- 李建国
- 关键词:颜之推汉语言文字中华民族文化文化传播文化发展
- 文献传递
- 汉代的童蒙识字教育被引量:3
- 1999年
- 秦始皇用法家的学说建立的封建专制政权,因为胡亥昏庸,赵高弄权,不及二世而亡,但秦朝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却由汉朝继承下来。汉代统治阶级吸取了秦的历史教训,任用刑法,但并不禁绝百家,而是"霸王道杂用之"。这种治国方略,使两汉的政权前后达三百八十年之久,也使中国学术文化进入一个辉煌的时代。如今我们民族称"汉族",语言称"汉语",文字称"汉字",文化称"汉文化",都显示出汉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辉煌业绩。汉代尊重知识,重视人材,它的文教政策以汉武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在前期,高祖初定天下,不遑礼文之事;文、景崇尚黄老,无为而治,所以沿用秦法而有所修补。汉初郡国未有学校,只在京师设教,
- 李建国
- 关键词:识字教育汉代历史教训学术文化辉煌业绩无为而治
- 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动迁与文化生成
- 南北朝人口动迁打破了地域和民族间的隔绝状态,改变了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为民族的相互融合和同化创造了条件。而文化认向,特别是同宗共祖的历史认同,以及秦汉以来兼容并包的大一统思想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则是民族融合的思想...
- 李建国
- 关键词:南北朝时期文化生成民族特色
- 伏羲文化与古代文明
- 上述从出土材料、文献记载和民俗资料出发,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及民俗学等方法综合研究的成果表明,伏羲氏时代是中国上古时代由母系氏族迈向父系氏族社会,由渔猎畜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进化,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中华文化源...
- 李建国
- 关键词:伏羲文化古代文明中华民族
- 我的传统文化情缘
- 1997年
- 《文史知识》编辑部的同仁约我就传统文化研究谈谈治学方法,说是非此专业的编辑而研究传统文化并有所成实属不易。这话的前半截是对的,我的身分确是编辑,而且一般图书编辑、期刊编辑都干过,唯独没做过文史编辑;后半截则不敢当。
- 李建国
- 关键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史知识主流文化图书编辑传统语言学训话
- 论汉儒风节
- 汉武帝锐意革新,表章六经,外儒而内法,儒者入仕,多以经术饰吏治,曲学阿世成为风气。汉光武帝有鉴于此,纯用儒术,倡言文教,砥砺节操,培养风气。因此,士族知识分子参与朝政,评议国事,婞直之风大行。他们以国运民生为重,坚持正义...
- 李建国
- 关键词:东汉时期士族民族精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