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家宝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契诃夫
  • 2篇小说
  • 1篇形而上
  • 1篇意蕴
  • 1篇游记
  • 1篇院校
  • 1篇日记
  • 1篇神怪
  • 1篇神怪小说
  • 1篇生命
  • 1篇师院
  • 1篇时间主题
  • 1篇视阈
  • 1篇抒情
  • 1篇孙悟空
  • 1篇体悟
  • 1篇徒劳
  • 1篇托尔斯泰
  • 1篇契诃夫戏剧
  • 1篇中文课

机构

  • 7篇长江大学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作者

  • 7篇李家宝
  • 2篇黄忠顺
  • 1篇黄忠顺
  • 1篇杨秀华

传媒

  • 3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宝贝儿》及托尔斯泰赋意的中国接受被引量:1
2018年
《宝贝儿》及托尔斯泰赋意在中国的接受,由作为新文化运动激进思潮之组成部分的妇女解放主题开启,在作为鼓动全民抗战之组成部分的妇女解放问题探讨中延续,并在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经济建设而鼓励女性成为社会化主体的背景下,借助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念得以拓展。虽然在激进文化思潮消退,战时动员稍息的1940年晚期的国统区曾有过回归文学的接受视野,但托尔斯泰赋意却是一路遭遇批判,待到托尔斯泰赋意获得认同的时候,作为劳动力参与提升GDP速度的妇女解放红利已然远去。不过,这时候仍有女性主义将批判锋芒甚至指向《宝贝儿》及其作者的男性价值导向。
李家宝黄忠顺
关键词:契诃夫托尔斯泰
论契诃夫抒情心理作品中的时间主题被引量:2
2004年
在契诃夫抒情心理作品的形而上意蕴层里 ,几乎都隐含着一个“时间主题”。它指向人对时间的精神的体悟 ,表现了人在时间中的存在状态。同时 ,契诃夫的时间主题也表现为与艺术形象交融在一起的、饱和着作家审美情趣的一种意蕴 ,亦即一种以艺术形象为存在方式的精神体悟与哲理思考。
李家宝
关键词:契诃夫抒情意蕴体悟形而上
高师中文课程的分型定位与考试改革
2004年
将高师中文课程按照理论型、知识型、技能型进行分型定位 ,既分型于诸课程之间 ,亦定位于一课程之内 ,在课程分型定位的框架中实施考试 ,这一方式有助于突出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的。
李家宝黄忠顺
关键词:考试改革高校教学高师院校
文化视阈中孙悟空的反叛与归化再阐释被引量:4
2018年
一部《西游记》是孙悟空从反叛体制秩序到最后彻底归化体制秩序的历史。作者吴承恩通过孙悟空的反叛与归化提出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有着强烈自由意志且本领高强的人想要进入体制秩序内;二是为什么进入体制后能力越来越弱。作者背后的深层含义,其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展现个人的自由意志对个人的人生价值、能量值的重要作用;二是控诉了体制秩序对个人主体意识以及个人自由意志的束缚与扼杀。
李家宝王利军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归化
“医学作品”特质的“神怪小说”——论契诃夫汉化历程的起点被引量:3
2016年
在契诃夫汉化历程的起点,吴梼译《黑衣教士》因落根于中文神怪魔幻文学之深厚土壤获得了新的意蕴并畅销一时,后因新文化运动对神怪小说的荡涤而沦落于历史的故纸堆。在它作为具有"医学作品"特质的"神怪小说"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同样具有"医学作品"特质的"象征主义"小说《狂人日记》,又显现出了它别样的影子。
李家宝黄忠顺
关键词:契诃夫神怪小说《狂人日记》
追寻与徒劳:论小说《长日将尽》的生命价值主题
2020年
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将尽》以达林顿府的男管家史蒂文斯的旅行为主线,从史蒂文斯的角度展开了沿途情景与回忆过去的混合叙述。在回忆中史蒂文斯试图从往日岁月中寻找到个人在达林顿府所体现的价值和理想。作品基于史蒂文斯个人的回忆,体现出作家对于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和书写。对于史蒂文斯持着坚定的职业信念,向着"伟大的"管家目标努力,以求最大程度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生回顾,展示了作家对人生追寻与徒劳的终极思考。
王容章李家宝
关键词:回忆
生存与选择的悲剧——论契诃夫戏剧中的存在主义色彩被引量:4
2005年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带有较强的存在主义色彩,这是他的创作具有浓厚的现代人文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他的戏剧既有力地概括了19世纪俄罗斯人的生存处境与状态,又充分体现了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表现出作家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李家宝杨秀华
关键词:契诃夫戏剧存在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