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大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舞蹈
  • 2篇表演
  • 1篇动律
  • 1篇秧歌
  • 1篇音乐
  • 1篇音乐关系
  • 1篇中国民族舞蹈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性
  • 1篇傩舞
  • 1篇舞蹈作品
  • 1篇舞剧
  • 1篇民俗
  • 1篇民族
  • 1篇民族舞
  • 1篇民族舞蹈
  • 1篇民族音乐
  • 1篇鼓子
  • 1篇鼓子秧歌
  • 1篇古韵

机构

  • 4篇武汉音乐学院

作者

  • 4篇李大
  • 1篇熊妍

传媒

  • 2篇尚舞
  • 1篇艺海
  • 1篇才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提炼”中的古韵今风——从鼓子秧歌磨韵动律的提炼看元素教学的“时代性”
2013年
本文通过对鼓子秧歌教材中"磨韵动律"的分析,来论证元素教学中"时代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原始素材―课堂教材―舞台作品"这个民间舞蹈文化再创造过程当中的作用和意义。
李大
中国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关系的探讨
2021年
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歌舞活动,歌舞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各民族实现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舞蹈和音乐起初就具有紧密联系,二者互相促进,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中国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分析。
李大
关键词:民族舞蹈民族音乐
“表演生命性”在舞蹈作品中的整体呈现——以舞剧《记忆深处》为例
2024年
“表演生命性”是林洪桐先生通过对整个表演理论进行梳理,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理解而提出的一个新的表演概念。它不仅是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体验派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一次对形式化和模式化的革命。它既适用于影视表演,也适用于各种舞台表演,包括舞蹈作品。文章运用“表演生命性”的概念解读舞蹈作品中“生命性”的呈现方式,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吴胜云李大
关键词:舞剧
民俗与舞蹈的合体——试析万载傩舞的表演形式被引量:5
2011年
万载傩舞在万载民间又称"跳魈",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安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所以"跳魈"之风在万载十分盛行,其活动范围遍及乡间和邻县。万载傩舞之所以能在民间历久不衰,除了有娱人的一面外,封建迷信及宗族观念也是主要的因素。傩舞形成的两个重要手段是民俗和艺术。万载傩舞较多地保留着民间舞蹈的原生形态和传说的民俗活动,因为有了它们而招引了众多的参与者与观赏者。可以说,民俗和舞蹈的合体造就了万载傩舞。如今,万载傩舞在不间断的民俗活动中流传发展、生生不息。只要万载县人民继续保留着适合傩舞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万载舞蹈肯定就能显示其独特的一面。
熊妍李大
关键词:民俗表演形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