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冬冬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建筑
  • 2篇细部
  • 2篇建筑细部
  • 2篇范式
  • 1篇氮化镓
  • 1篇电路
  • 1篇电路研究
  • 1篇调制
  • 1篇调制电路
  • 1篇定制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文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哲学
  • 1篇生态改造
  • 1篇数字化
  • 1篇水景
  • 1篇水景观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模式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1篇沈阳市公用建...

作者

  • 8篇李冬冬
  • 1篇肖鹤
  • 1篇高祥生

传媒

  • 2篇华中建筑
  • 2篇建筑师
  • 1篇建筑与文化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现代建筑细部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建筑细部与建筑的宏观形态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是,二者演变肌理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同步的关系。建筑的宏观形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区段中会基本保持稳定的构成,这期间,建筑的形态演变主要是体现在细部层面。细部的演变肌理同时受到技术因素、功能因素、艺术和地区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这几种因素亦非平行地作用于演变过程。
李冬冬
关键词:建筑细部影响因素艺术文化
隔离型驱动芯片发射部分低功耗调制电路研究
相较于非隔离型的驱动芯片,采用隔离结构的GaN驱动芯片在高频应用中拥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隔离型驱动芯片内部需要增加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实现信号在隔离介质上的传输,其中发射电路增加了芯片的功耗。功耗的增加会带来散热及电路性能...
李冬冬
关键词:氮化镓调制电路自适应调制
文献传递
潍坊虞河市郊段滨水景观改造研究
现代社会,滨水区是一座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地方之一,它不仅是人们居住生活最为理想的区域,也是人文商业和各种活动的最佳选址地。城市滨水区按所处地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市内滨水区和市郊滨水区两部分,两者在功能定位和景观形象等方面具...
李冬冬
关键词:景观形象城市滨水区生态改造
文献传递
解读理查德·帕多万的《比例——科学、哲学、建筑》
2010年
英国建筑学家理查德·帕多万所著的《比例——科学、哲学、建筑》是一部探讨建筑比例和科学、哲学的关系的书,其主要目的是对建筑比例本身进行认识论的分析。该文对其进行了简要解读,同时,也提出了几点不足和个人体会。
李冬冬向晨曦
关键词:哲学建筑
集成建筑范式的缘起与发展被引量:2
2012年
一般地认为,集成范式滥觞于二战结束后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伴随着系统论的诞生。作者认为大致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促使集成设计思想的缘起:一是科学和哲学的推动,二是建筑本身日益增长的复杂性;三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的促进作用。在当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成为集成建筑范式的外在动力,而人们对与环境的需求则成为其内在的动力。但在真实的语境下,先进技术往往还只是各类研讨会上设计先锋们的主题或话题。无论是先锋建筑师还是激进的建筑学院,他们过多沉湎于虚幻图像的追寻,过分崇尚各种算法与美仑美奂的形态,结果忽视了普适性项目的建造实践。那些大量性的民用建筑以及它们的设计者一一诸多改制而来的各级设计院,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设计范式。
李冬冬肖鹤
关键词:工业化数字化
集成建筑范式的思维模式
2013年
集成化设计,以及由此拓展开来的集成建筑范式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热点课题。本文从思维模式的范畴对集成建筑范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且认为集成建筑范式至少涉及到以下几组思维模式的融合:还原论思维与整体论思维的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融合,图式思维与数字化思维的融合。
李冬冬高祥生
关键词:思维模式
住宅设计中的模块化集成研究——面向大批量定制的集合住宅设计新思路
本文从21世纪住宅发展趋势和快速发展的制造业领域得到启示,聚焦于住宅设计过程,展开对集合住宅设计中的模块化集成课题的研究。这一研究是对面向大批量定制的集合住宅设计、建造和使用的深层变化及其动因进行的系统性思考,它不仅是技...
李冬冬
关键词:住宅产业大批量定制
文献传递
现代建筑细部演变规律与当代倾向被引量:3
2009年
密斯曾说过,"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综观建筑历史,建筑的细部问题一直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细部与宏观的建筑形态一样,也是在功能(机能)、技术(材料)、文化(艺术)等若干个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演变。该文从细部的角度对现代建筑的演变历程进行初步的梳理,总结出现代建筑细部的演变规律与当代倾向,并且认为当代建筑细部的总趋势是更趋向于体现高技术和人文关怀的特征,表现出人性回归和个性渴望的时代精神,同时结合尊重历史文脉的设计观念。
李冬冬
关键词:建筑细部切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