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冬
- 作品数:12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吞吐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影响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因素包括地质参数、流体参数、开发参数、水平井设计参数等众多因素,寻找主要因素对于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吞吐效果评价及开发调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粗糙集理论对影响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吞吐效果的10个因素进行数据属性约简,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这些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应用Elman神经网络比较上述两种结果,证明了粗糙集理论进行数据属性约简的方法更准确.最终得到注汽干度、注汽强度、注汽速度、水平段长度和注汽压力对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影响最大.实例计算表明,方法实用有效,精度较高,可用于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吞吐效果评价及开发、调整设计.
- 杜殿发李冬冬石达友王青
- 关键词:水平井蒸汽吞吐粗糙集理论ELMAN神经网络
- 实际状态下的页岩气表观渗透率计算新模型被引量:9
- 2017年
- 现有的页岩气表观渗透率计算模型均假设页岩气为理想状态,未考虑吸附气表面扩散等的影响,因而有可能与实际状态下的结果存在着差异。为此,针对实际状态下页岩气在纳米孔隙中的渗流情况,考虑了游离气的黏滞流、Knudsen扩散以及吸附气的表面扩散等影响因素,通过渗流力学方法,推导出了一种适用于实际状态的页岩气表观渗透率计算新模型;通过与实验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新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影响页岩气表观渗透率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压力和孔隙半径对页岩气表观渗透率的影响最大,相对分子质量及阻塞系数对其的影响较小,Langmuir最大吸附量、Langmuir压力以及等量吸附热主要影响表面扩散渗透率比重;(2)在低压和高压条件下,各因素对表观渗透率及各渗透率比重的影响趋势存在着差异,低压下温度及孔隙半径对表观渗透率的影响更明显,同时温度、孔隙半径、Langmuir最大吸附量、Langmuir压力、等量吸附热等因素对各渗透率比重的影响也更明显;(3)压力较小、孔隙半径较小时,表面扩散占主要地位,压力较大、孔隙半径较大时,黏滞流占主要地位,小孔隙半径或低压条件下,表面扩散现象不可忽略。
- 张艳玉李冬冬孙晓飞宋兆尧石达友苏玉亮
- 关键词:页岩气
- 考虑表面扩散的实际状态页岩气表观渗透率新模型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表征实际状态下的页岩气在纳米孔隙中的运移,考虑黏滞流、Knudsen扩散以及表面扩散机制,推导出页岩气表观渗透率模型。以224组试验数据为依据,优选所建模型中压缩因子及黏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试验数据系统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定义黏滞流、Knudsen扩散以及表面扩散渗透率比重,计算各机制的贡献率。分析压力、孔隙半径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页岩气的表观渗透率,误差为3.02%,优于现有模型;优选出的DK模型和Sutton模型计算压缩因子和黏度误差分别为0.53%和2.7%,压力和孔隙半径对表观渗透率影响最大;Langmuir最大吸附量、Langmuir压力以及等量吸附热主要影响表面扩散渗透率比重;在低压和高压条件下,各因素对表观渗透率及比重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孔隙半径为1 nm、压力分别为0.1和20 MPa时,表面扩散对渗透率的贡献率达75%和30%,说明低孔隙半径或低压条件下表面扩散现象不可忽略。
- 李冬冬张艳玉孙晓飞赵风凯崔晓朵乔伟泽苏玉亮
- 关键词:页岩气
- 底水油藏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状况预测方法被引量:11
- 2019年
- 利用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过程中,水平井水平段的动用状况不均严重制约着开采效果。为改善底水油藏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状况,利用试井资料对目标水平井进行现代试井解释,获得该井的有效动用长度、地质和开发参数;随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数值模型,模拟油藏生产动态,获取水平段的动用状况,并分析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针对水平井H中部底水水侵严重、趾端边底水水侵严重、跟端动用状况较差的情况,提出优化方案为添加人工隔层控水,控制水平井的产液量在20 m3/d,加大邻近注水井的注入量,并进行选择性堵水。
- 郭长永熊启勇邓伟兵孔新民赵风凯李冬冬
- 关键词: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试井数值模拟非均质性
- SAGD循环预热割缝筛管参数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为预测SAGD循环预热阶段井筒内蒸汽热力参数分布规律,提高地层受热均匀程度,考虑割缝筛管管柱结构特点,建立水平井井筒与储层耦合数值模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法和迭代技术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可预测井筒内蒸汽压力、温度、干度和地层吸热率等参数分布规律,对比不同割缝宽度、长度和密度对循环预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压降和温度降主要发生在长油管内,蒸汽干度降主要发生在环空内。随割缝宽度、长度和密度的增加,水平段吸汽长度均减小;压力下降幅度均变缓;蒸汽干度下降幅度均增大;地层受热非均匀性均增强。优化割缝筛管参数,避免蒸汽冷凝成水,提高返回跟端处的蒸汽干度值,可提高地层受热均匀程度。
- 李朋张艳玉孙晓飞李冬冬刘洋陈会娟
- 关键词:稠油SAGD
-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8
- 2011年
-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作为开发超稠油的一项前沿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为例,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油层有效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地质参数在SAGD过程中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总结了SAGD的适用条件;并对注采参数和布井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采用双水平井组合SAGD技术,提高超稠油原油采收率是经济可行的。
- 崔红岩李冬冬林新宇王玉靖
- 关键词:超稠油油藏SAGD地质参数注采参数
- 基于三机理模型的孔隙半径分布对页岩岩心表观渗透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研究实际状态下页岩岩心中页岩气的表观渗透率及其变化规律,在考虑孔隙内壁的粗糙性、孔隙中的吸附层以及孔隙的弯曲程度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实际状态页岩气在单一孔隙中流动时的三机理表观渗透率模型。基于此模型,将岩心等效为不同半径的弯曲圆管束,建立页岩岩心中页岩气的表观渗透率模型,计算岩心中黏滞流、Knudsen扩散以及表面扩散对表观渗透率的贡献大小,分析不同孔隙半径分布和岩心中最大孔隙半径对表观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心中大孔隙对表观渗透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小孔隙;随着最大孔隙半径的增加,不同孔隙分布之间的表观渗透率差异越来越小;低压下或低孔隙半径条件下,表面扩散对表观渗透率的影响不可忽略;油藏条件下,相对于Knudsen扩散和表面扩散,页岩岩心中的黏滞流对表观渗透率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而表面扩散的影响可以忽略。
- 李冬冬张艳玉李朋韩彬彬苏玉亮
- 低渗透油藏直井水平井联合井网产能公式!被引量:9
- 2012年
- 低渗透油藏具有渗透率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等特点,采用常规井网开采最终采收率低且开发效果差,而采用直井水平井联合井网开采该类油藏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对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直井水平井联合井网产能公式的论述较少。首先,根据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确定了水平均质等厚地层中心1口生产井径向渗流时的产能公式;然后,利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将渗流阻力分成3部分:井网中心水平井在垂直方向上的渗流阻力、从生产坑道到水平井的渗流阻力以及从供给边缘到生产坑道的渗流阻力,推导出常规油藏直井水平井五点法、七点法及九点法联合井网的产能公式;最后,以低渗透直井产能公式和常规油藏联合井网产能公式为基础,将两者结合,得到了低渗透油藏直井水平井五点法、七点法以及九点法联合井网产能公式。矿场实例证实,所建产能公式简单易用、准确有效。
- 杜殿发侯加根李冬冬王芳苏玉亮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联合井网产能公式等值渗流阻力法
- 稠油油藏试井理论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分析研究国内外稠油热采模型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了9种稠油热采模型,主要包括非牛顿流体均质地层模型、二区复合模型、三区复合模型、多区复合模型、考虑重力超覆的数学模型以及干扰分析等,并对部分压力变化曲线及压力导数变化曲线做了简要的分析.比较各模型的优缺点,并指出目前的模型存在的问题以及稠油试井的发展趋势.
- 杜殿发李冬冬石达友徐涛
- 关键词:稠油油藏幂律流体井筒存储表皮效应热损失
- 沥青砂油页岩的开发技术与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沥青砂和油页岩属于非常规能源,储量均大于常规石油储量。当今世界越来越面临能源资源匾乏的严峻挑战,开发沥青砂和油页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在调研了国内外沥青砂和油页岩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沥青砂油页岩开发的主要技术原理,分析了各种异地开采和就地开采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沥青砂油页岩资源埋藏较浅,适合采用异地开采技术,可移动式矿区开采技术将是异地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就地开采技术是未来沥青砂油页岩开采技术的重点。
- 王海波李冬冬杨成王建东
- 关键词:沥青砂油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