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作品数:26 被引量:136 H指数:7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两种不同荷包缝合的PPH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2006年 将42例重度痔患者(Ⅲ~Ⅳ期).随机采用双荷包缝合22例,单荷包缝合20例。观察两种缝合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痔核回缩、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种不同荷包缝合的PPH近期疗效。结果:双荷包组痔核回缩明显优于单荷包组(P〈0.05);术中出血明显多于单荷包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荷包组(P〈0.05)。术后疼痛、术后出血、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双荷包缝合痔核回缩好,但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单荷包缝合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但痔核回缩差,两者各有利弊。 吕孝东 李伟 蒋国勤 邢春根关键词:PPH 荷包缝合 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对胆道结石进行微创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造影/切开术(ERCP/EST)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共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行ERCP/EST,然后行LC65例(A组)。先行LC,然后行ERCP/EST35例(B组)。同时行LC和LCBDE78例(C组)。结果175例患者顺利行LC术,2例因结石过大、1例因缩窄乳头炎而改开腹手术。3组胆管结石取出率分别为96.6%,95.2%和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根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不同特点,可多种微创外科技术联合应用治疗。 谷春伟 王浩炜 陈伟 钟丰云 潘俊 李伟 吴浩荣关键词: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胸乳晕入路胸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胸乳晕入路胸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胸腔镜下为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经胸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其中甲状腺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结果 5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4例因病理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遂中转行传统甲状腺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100 m in,术中出血约50 m l,术后平均48~72 h拔除引流管,术后5 d出院。术后3例出现短暂声音嘶哑,3个月后恢复,可能与超声刀切割时过分靠近喉返神经导致喉返神经热损伤所致。结论胸乳晕入路胸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疗效满意。 谷春伟 吴浩荣 潘峻 李伟 危少华关键词:胸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手术径路 肾病综合征合并炎性肠梗阻七例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并发肠梗阻者较少见。本文就我科近5年来NS合并炎性肠梗阻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其诊治方法。 危少华 李伟 邢春根 吴浩荣关键词:炎性肠梗阻 并发肠梗阻 诊治方法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机体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和5 d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10 ml,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NK细胞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1 d腹腔镜组和开腹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两组IL-6、TNF、CRP较术前增高(均P<0.05),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均P<0.05);术后5 d IL-6、TNF两组间比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CRP下降缓慢,两组间比较仍有差异(均P<0.05);术后1 d两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较术前均降低(均P<0.05),而腹腔镜组下降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已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术后3 d内持续处于低水平,术后5 d还未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机体全身炎性反应轻、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优势。 危少华 李保磊 李伟 谷春伟 邢春根 吴浩荣关键词: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全身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45例报告)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胆囊结石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25例。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术中出血10~15mL,平均11mL。术后12h下床活动,1d后开始进食。术后2、3d均康复出院。病理证实均为胆囊良性病变。术后随访1~3个月,45例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无腹痛、发热及黄疸等,脐部瘢痕隐蔽,不易发觉,美容效果理想。结论选择合适的胆囊疾病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安全有效,且更具微创性,美观效果更佳,是现阶段最具可行无瘢痕技术。 谷春伟 吴浩荣 邢春根 危少华 陈伟 李伟 钟丰云 潘峻 任杰关键词:单孔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一种急诊分诊即挂号的信息处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急诊分诊即挂号的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急诊挂号模块、挂号与交挂号费分置模块、欠费控制模块。本发明应用信息处理技术,急诊分诊护士在给急诊患者进行急诊分诊时,可以同步完成真实的急诊挂... 熊玉宝 汪春亮 武妍 孙亦晖 李伟 贝乾 刘励军 王英 张丽湘 王心治 沈毅敏 朱兰文献传递 免钉合腹腔镜下350例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o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TEP)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9年7月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共350例(356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1%(36/356),复发率0.84%(3/356),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结论TEP经由腹膜前间隙进入腹股沟区,采用补片覆盖耻骨肌孔,符合力学原理,不仅具有微创优势,而且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更具合理性。 戴小磊 谷春伟 潘峻 陈伟 李伟 侯洵 吴浩荣关键词:腹腔镜 腹膜前间隙 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联合跟腓韧带修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合并距下关节不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修复距腓前韧带(ATFL)和跟腓韧带(CFL)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合并距下关节不稳(STI)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足外科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5例CLAI合并ST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8.6±1.5)岁(范围:19~39岁)。右侧9例,左侧6例。所有患者术前拍摄踝关节内翻应力位X线片并行MRI检查,术中在关节镜下采用拉索技术分别行ATFL和CFL修复术。术后1年复查MRI,记录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AH)及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评估患肢疼痛和功能情况。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6±2.3)个月(范围:12~30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AOFAS-AH由术前的(50.5±11.7)分升至(94.2±6.1)分(t=-13.132,P<0.01);KAFS由术前的(44.3±10.8)分升至(90.8±6.4)分(t=-12.510,P<0.01);VAS由术前的(6.1±1.4)分降至(1.4±1.2)分(t=9.48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关节镜技术修复ATFL和CFL可恢复患者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稳定性,且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为临床治疗CLAI合并STI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毛伟伟 汤骏杰 张勇 李伟 祝蓥 王颖 桂鉴超 秦建忠关键词:踝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距腓前韧带 关节镜 韧带修复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OX40/OX40L的表达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OX40/OX40L表达水平及血清sOX40L的表达含量并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2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 李伟 施敏骅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患者 OX40/OX4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