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仁立

作品数:35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老年
  • 6篇心脏
  • 6篇血压
  • 6篇起搏
  • 6篇高血压
  • 5篇心脏起搏
  • 5篇细胞
  • 5篇细胞色素
  • 5篇细胞色素P4...
  • 5篇基因
  • 4篇心动过速
  • 4篇综合征
  • 3篇动脉
  • 3篇心电
  • 3篇心房
  • 3篇心肌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血管
  • 3篇糖尿

机构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三峡大学仁和...

作者

  • 35篇李仁立
  • 6篇姚济华
  • 6篇周洪莲
  • 5篇涂玲
  • 5篇汪道文
  • 4篇刘晓晴
  • 3篇糜涛
  • 3篇闫哲
  • 3篇余枢
  • 2篇彭娜
  • 2篇丁虎
  • 2篇涂玲
  • 2篇王扬淦
  • 2篇宋玉娥
  • 2篇王琳
  • 1篇吕文清
  • 1篇宋光放
  • 1篇彭娜
  • 1篇米世簪
  • 1篇赵华月

传媒

  • 10篇内科急危重症...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康复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起搏与心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色素P450-2J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牛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克隆大鼠CYP2J3基因并构建Pcdna3.1(+)-CYP2J3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牛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同济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提取大鼠肝脏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反应形成CYP2J3C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CYP2J3基因A和B两片段,全长分别是1228bp和345bp。运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连接CYP2J3基因A和B两片段,扩增出大鼠CYP2J3基因全长ORF序列。用KpnI、Not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克隆入pbluescriptSK(+)克隆载体,通过限制酶切位点AflⅡ剔除假基因CYP2J3P1,取酶切正确的pbluescriptSK(+)-CYP2J3重组质粒进行CYP2J3基因全长测序,检测到不含假基因序列。用KpnI,NotI将CYP2J3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DNA3.1(+)。用脂质体转染牛内皮细胞,免疫印迹技术鉴定其在牛内皮细胞表达。结果: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成功克隆出CYP2J3基因A片段,全长1228bp;B片段,全长345bp,并运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获得CYP2J3基因ORF全长序列。将CYP2J3基因ORF全长序列克隆入pbluescriptSK(+)克隆载体,通过AflⅡ酶切位点筛选出含有CYP2J3基因的克隆质粒。全长测序CYP2J3基因,测序结果与基因GenBank提交序列完全一致,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YP2J3。通过脂质体转染牛内皮细胞,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CYP2J3后的牛内皮细胞能稳定有效表达CYP2J3蛋白。结论:实验成功克隆CYP2J3基因A和B两片段,运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获得CYP2J3基因,并成功构建Pcdna3.1(+)-CYP2J3真核表达载体,为CYP2J3基因的功能研究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理想工具。
闫哲李仁立汪道文
关键词:基因克隆聚合酶链反应转染基因表达
室房逆传对窦房结功能和心房肌电活动影响
周敬群姚济华胡斌向常清李仁立吴萍李玉荣朱平骆锋
该研究根据VVI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现象,针对室房逆传传导可能是诱因,在排除心房肌本身病变的情况下,采用心内电生理检查技术,进行了单纯心电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对起搏心房的有益作用也从电生理学机制进行了...
关键词:
关键词:房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疗心电生理学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比较病窦综合征患者经心室按需起搏 (VVI)和心房起搏 [包括单心房起搏(AAI)、房室双腔起搏 (DDD)和双房起搏 ]治疗术后前 5年房颤的发生率。方法 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 5年以上、资料完整的 117例病窦综合征患者进行连续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69.3± 6.7)个月 ,其中VVI起搏 83例 ,心房起搏 3 4例。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起搏器参数等 ,部分患者有Holter检查资料 ,分析 5年内两组病例房颤的发生率。结果 病窦综合征患者心脏起搏治疗前 5年内总的房颤发生率为 17.0 9% (2 0 /117) ,其中经VVI起搏的 83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 2 2 .89% (19/83 ) ,经心房起搏的 3 4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 2 .94% (1/3 4) ,后者房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 (P <0 .0 1)。结论 在起搏治疗的病窦综合征患者中 ,术后前
姚济华周洪莲李仁立
关键词:心脏起搏病窦综合征心房颤动
维拉帕米缓释剂防治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为观察维拉帕米缓释剂对房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随访观察了频发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 /或阵发房颤患者共 2 5例。平均随访 7.5月。方法 :每例患者用维拉帕米缓释剂 12 0mg ,每日 2次口服。用药前作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 ,部分患者用药 4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结果 :所有患者服药后早搏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提示 ,用药后短阵房速、房颤发作和房性早搏均显著减少 ,随访中 5例冠心病复发房颤 ,2例静脉注射西地兰恢复窦性心律后续用本药。患者服药前后的心率和心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维拉帕米可有效控制房性心律失常。缓释剂型消除了短时间药物高浓度 ,减少了常规剂型可能加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心衰等副作用 ,其稳定的血药浓度比常规剂型更适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对于不适合使用胺碘酮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 ,维拉帕米缓释剂是适宜的选择。
李仁立涂玲姚济华
关键词:阵发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博
细胞色素P450 4F2基因的克隆、突变、表达和纯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构建人细胞色素P450 4F2基因野生型、V81G和V433M突变型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出CYP4F2蛋白。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肾脏总RNA中逆转录扩增CYP4F2,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MD18-T Simple Vector中,将测序鉴正确的CYP4F2基因N、C端改造,克隆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Wori+-CYP4F2(His)_4-WT。同时采用重叠PCR定点突变法构建pCWori +-CYP4F2 V81G(His)_4和pCWori+-CYP4F2 V433M(His)_4表达载体,分别转化至E.Coli XL-Blue中表达。结果经IPTG诱导可有效表达CYP4F2和突变体V81G与V433M,经Western blot分析可以观察到分子量为57 kD的诱导表达条带,该表达蛋白可与His-Probe多克隆抗体起特异反应。用His- bind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His融合蛋白。结论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人CYP4F2基因野生型、V81G和V433M突变型蛋白、并得到了纯度较高的CYP4F2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研制相应抗体奠定了基础。
丁虎李仁立卢志南汪道文
关键词:CYP4F2基因克隆突变纯化
海洛因中毒致急性肺水肿1例
1999年
刘先胜刘念李仁立
关键词:肺水肿海洛因中毒并发症
心脏起搏遮盖高血钾及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表现
1998年
李仁立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高血钾心电图洋地黄中毒
全文增补中
运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观察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 1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有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前后 2 4h动态血压、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等项的变化。方法 :2 0例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 ,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疗法共 3个月 ,观察运动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运动后全天收缩压均值、日间收缩压均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舒张压无明显变化。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也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 :运动疗法能明显降低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天收缩压均值及日间收缩压均值 ,降低血压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 。
周洪莲李仁立
关键词:老年人2型糖尿病高血压运动疗法
CYP2J3基因对果糖诱导的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P450-CYP2J3基因对果糖诱导的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2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摄入果糖诱导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模型,经尾静脉注入pcDNA3.1-CYP2J3重组质粒。3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DNA3.1-CYP2J3质粒干预对照组、pcDNA3.1质粒干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cDNA3.1-CYP2J3质粒干预组、pcDNA3.1质粒干预组,各6只。各组大鼠给予正常饲料和饮水。基因注入1周测量血压,1次/周,每次测量5次,取平均值。基因注入2周测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纳入动物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PCDNA3.1-CYP2J3质粒干预组大鼠在CYP2J3基因导入后第7天出现血压明显下降,最大降压效应在导入基因后第14~21天,其降压效应持续3周以上,与pcDNA3.1质粒干预对照组对比血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5.7±0.5),(137.8±0.6)mmHg,P<0.05]。②CYP2J3基因导入2周后,PCDNA3.1-CYP2J3质粒干预组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与PCDNA3.1质粒干预组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9.89±0.41),(14.22±0.55)mIU/L,P<0.05],接近各个对照组。结论:果糖可以诱导大鼠发生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CYP2J3基因导入后可以降低果糖诱导的高血压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闫哲彭娜李仁立
关键词:高血压基因疗法胰岛素抗药性
辛伐他汀抑制TNF-α诱导的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抑制TNF-α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表达。方法:培养并鉴定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以TNF-α进行诱导,部分用辛伐他汀作干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蛋白印迹分析检测LOX-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TNF-α上调LOX-1表达(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辛伐他汀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LOX-1表达(P<0.05),且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结论:TNF-α可以通过LOX-1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辛伐他汀抑制TNF-α诱导LOX-1的表达可能是其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
高赟李仁立
关键词:辛伐他汀肿瘤坏死因子-Α急性冠脉综合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