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和
-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糖尿病肾病通过转录激活因子3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机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究高糖刺激下转录激活因子3(ATF3)在足细胞中的凋亡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观察糖尿病db/db小鼠模型肾组织足细胞中ATF3表达情况;体外培养足细胞分化成熟后,用高糖(HG)培养基(30 mmol/L)分别培养足细胞0、1、2、4、6 h,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中ATF3的表达;过表达足细胞ATF3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过表达效率,通过Annexin V-APC/V450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观察HG诱导足细胞核内ATF3表达,及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核蛋白ATF3在HG刺激下表达变化;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YAP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db/db小鼠肾组织足细胞中ATF3表达增加;HG干预下,足细胞ATF3表达逐渐升高,2 h增高最明显,随后下调,6 h基本恢复基线水平;过表达足细胞ATF3后,足细胞凋亡比率增加,凋亡相关因子BAX上调,Bcl-2下调;HG干预后诱导足细胞核内ATF3表达增多;过表达ATF3后,足细胞YAP表达下调。结论高糖诱导足细胞ATF3表达增多,增多的ATF3通过下调足细胞凋亡生理拮抗剂Yes相关蛋白(YAP)介导足细胞凋亡。
- 梁顺张鸿杜玥李中和章斌杜艺
- 关键词:转录激活因子3足细胞凋亡
- 病理生理学国际化教学改革探究被引量:9
- 2006年
- 在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新教学模式。病理生理学作为沟通基础与临床各学科间的“桥梁”学科,使之尤其适于采用基于临床问题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如何顺利实施这一教学活动是我们着重思考并探讨的问题。
- 雷俊霞杨惠玲郭振宇李中和郑芹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PBL教学
- 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 目的本文对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原因及发生机制及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病例组:血液透析患者106例(男56,女50),年
- 金石昆李中和朱伟平崔彤霞柯剑婷
- 文献传递
- 培养阴性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 徐庆东朱伟平张惠涛江银莲欧春霞李中和
- IgA肾病与尿白蛋白多聚体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多聚体(PAs)在Ig 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4例同步行肾活检诊断明确的Ig A肾病患者尿PAs,采用FM-8P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测量尿渗透压、邻苯三酚红法测量尿蛋白、肌氨酸氧化酶法测量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 Ig A肾病尿PAs阳性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及Scr水平均较阴性组升高(P均<0.05)。尿渗透压比较,尿PAs阳性Ig A肾病患者较尿PAs阴性者降低(P<0.05)。结论尿PAs对判断Ig 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有临床意义,可以作为判断肾功能恶化速度及预后的指标。
- 钱白音王玉新林宇静张桦李中和郑晶
- 关键词:IGA肾病尿蛋白尿渗透压肌酐
- HSP72在肾小球内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2(HSP72)在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MT)中的作用.方法 用TGF-β1( 25ng/ml)诱导人肾小球内皮细胞转分化,并使用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GLn,0~12mmol/L)...
- 郑晶张桦贾宁张慧涛林琳朱伟平李玲玲李中和
- 用结肠透析机行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观察
- 目的 用结肠透析机行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CKD4~5 期)行结肠透析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方法 2010 年12 月~2014 年5 月住院的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CKD4...
- 麦美芳崔彤霞李中和江银莲
- 伴IgM沉积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伴肾小球IgM沉积的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的资料。根据肾小球是否伴IgM沉积分为IgM阳性组(A组)和IgM阴性组(B组):根据IgM沉积的部位将A组分为仅系膜区沉积(A1)组和系膜及毛细血管壁沉积(A2)组。终点事件为基线肌酐翻倍或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回顾性比较伴和不伴IgM沉积的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肾脏累计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gM沉积及部位在IgAN患者肾病进展中的预后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939例IgAN患者,伴肾小球IgM沉积者(A组)共有422例(44.9%),其中382例为A1组,40例为A2组。A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清IgG水平均低于B组,胆固醇、血清IgM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血压、尿酸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表现方面,A组患者肾脏球性硬化、节段硬化(s1)、系膜细胞增生(M1)、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比例高于B组(均P〈0.05);免疫荧光显示A组合并IgG、C1q、Fg沉积的比例高于B组(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组和B组肾脏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0.019,P=0.89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IgM沉积对IgAN患者肾病进展无明显影响。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相比于A1组,A2组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血压较高,eGFR、白蛋白则较低(均P〈0.05);A2组系膜细胞增生(M1)、毛细血管内增生(E1)、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1-2)、合并IgG、C1q、Fg沉积的比例均较高(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2组的肾脏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A1组(Log-rank检验χ2
- 郭娜韩倩倩李中和李彬杨诗聪陈文芳李剑波张桦余学清杨琼琼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免疫球蛋白M预后
- 转录激活因子3通过调控活化T细胞核因子1介导足细胞损伤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辅助转录因子——转录激活因子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ATF3)调控活化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oplasmic 1,NFATc1)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TF3在不同肾小球疾病患者足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印迹验证不同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ATF3的表达情况;(2)体外培养小鼠永生化足细胞,用脂多糖(LPS)100μg/ml和ionomycin 2μmol/L分别刺激足细胞0h、1h、2h、4h、6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ATF3 mRNA和蛋白的表达;(3)足细胞转染ATF3 siRNA后,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标记物BAX、Bcl-2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in的表达;(4)通过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观察在LPS和Ionomycin刺激下细胞核内ATF3表达情况;(5)通过免疫染色质共沉淀(ChIP)实验观察ATF3与核转录因子NFATc1启动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沉默ATF3后对NFATc1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肾组织相比,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足细胞ATF3表达明显增多;(2)用LPS和Ionomycin刺激足细胞,2h后ATF3的表达增高最明显,随后降低,到6h基本恢复正常;(3)沉默ATF3基因后,细胞凋亡率减少,凋亡相关标记物BAX下调,Bcl-2上调,并部分逆转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in的下调;(4)在损伤刺激后,细胞核内ATF3表达增多;(5)ChIP实验显示ATF3与核转录因子NFATc1的启动子区域有结合,在Ionomycin刺激后,结合量明显增加,且沉默ATF3基因后,NFATc1表达减少。结论:辅助转录因子ATF3参与NFATc1介导的足细胞损伤,即通过结合NFATc1启动子,增强NFATc1表达,促进足细胞损伤。
- 梁顺张鸿杜玥章良佑何敏李中和刘双信杜艺章斌
- 关键词:足细胞转录激活因子3
- 糖皮质激素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中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的效果分析
- 张昌丽李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