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殿清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放射性核素^(153)SM-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放射性核素 153 Sm EDTM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静脉注射 153 Sm EDTMP ,给药量 0 .5~ 1.5mCi kg体重。每月 1次 ,3次 1个疗程。结果 :153Sm 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不但可使骨转移疼痛缓解 (87.0 % ) ,而且对骨转移肿瘤灶有治疗作用 (5 4 .3% ) ,多数患者 (80 .2 % )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一过性减少。结论 :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法简单 ,副作用较小 ,治疗效果较好 。
- 常克力庞雁朱殿清庹培昱朱研佳
- 关键词:放射疗法钐乳腺癌
- ^(131)I治疗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一般生长缓慢,按目前常规治疗,可获得很好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转移。一旦发生肺、骨等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差,且死亡率增加。
- 庞雁朱殿清何景华庹培昱刘江常克力
- 关键词:131碘甲状腺癌远处转移
- 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利用^(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采用静脉滴注^(89)Sr的方法进行治疗,每6个月注射一次。结果:^(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不但可使骨转移疼痛缓解(91.7%),而且对骨转移肿瘤灶有显著的治疗作用(85.11%)。结论: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法简单,副作用较小,治疗效果较好,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
- 庞雁何景华朱殿清庹培昱常克力
-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
- 单克隆抗体L_4B_4在荷人膀胱移行细胞癌裸鼠中的放射免疫显像被引量:1
- 1995年
- 目的:研制与膀胱移行上皮癌(TCC)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L4B4。方法:用免疫组化法评价L4B4,并对荷人TCC裸鼠行放射免疫显像(RII)。结果:免疫组化研究显示:L4B4对TCC具有很高的特异性(23/24),而很少与其他恶性肿瘤(2/24)及良性肿瘤(0/7)相结合。荷瘤裸鼠RII研究显示:注入125I-L4B4后第3天及第5天可清晰显示肿瘤影像,第5天的T/NT>4。结论:L4B4可在膀胱癌的RII研究中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庞雁何景华牛瑞芳常克力朱殿清
- 关键词:移行上皮癌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测定
- 乳腺癌单链抗体制备及其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中的放免显像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制备抗乳腺癌单链抗体,用于荷瘤裸鼠的放免显像研究。方法:提取乳腺癌膜抗原,制备抗乳腺癌单克隆抗体M4G3,用Pharmacia噬菌体单链抗体制备系统得到可溶性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ScFv抗体,利用环DTPA法标记核素99mTc,进行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荷瘤小鼠体内定位显像。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单链抗体与乳腺癌膜抗原有较强的亲和力,并在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及荷瘤小鼠体内显像成功,且在抗体注射第3~5天显像最清晰。结论:提示M4G3的ScFv可在乳腺癌的放射免疫显像和定位诊断研究中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牛瑞芳常克力朱殿清庞雁
- 关键词:乳腺癌单链抗体核素标记放免显像
- 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放射性核素^(131)I-MIBG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病灶对常规的化疗及体外放疗的效果不佳,131I-MIBG(131I-间位碘代苄胍)是抗神经元的阻断剂,能被具有神经分泌颗粒的所有肿瘤如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所摄取,并能浓集于甲状腺髓样癌组织内,使131I-MIBG在肿瘤的放射性活度是肝的680倍。
- 庞雁刘江庹培昱常克力朱殿清何景华
- 关键词: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活度体外放疗
- P-32玻璃微球与I-125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与I-125粒子植入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将放射性核素P-32玻璃微球(32例)及I-125粒子(57例)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导入肿瘤组织内。结果:治疗后1-6月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I-125粒子植入的放射性药物价格是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的10-15倍。结论: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确实可控制肿瘤发展,缩小肿瘤,缓解症状。I-125粒子较P-32玻璃微球储存使用更方便,适用于增殖较慢的恶性肿瘤。两种方法的合理使用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江孟令祥常克力朱殿清薛军
-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射性核素
- 胞嘧啶的^(153)Sm标记及其用于肿瘤体内显像的可行性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核素153Sm体外标记胞嘧啶进行肿瘤代谢显像的可行性。方法胞嘧啶与DTPA的偶联产物C-DTPA,经纯化后体外标记153Sm,并对得到的显像剂C-DTPA-153Sm的质量规格进行检测:1制剂要求:检菌,热原检测;2毒理学:急性毒理测定;3特殊参数:标记率,体外稳定性;4药动学:家兔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5药效学:体外细胞显像,荷瘤小鼠显像。结果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显示C-DTPA-153Sm为无菌、无热原、无毒性的安全制剂,并且可以在肿瘤部位浓集。结论 153Sm标记胞嘧啶代谢显像方法对多种肿瘤有诊断价值,可以无创性的体内评价肿瘤的增生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牛静秀何景华刘江常克力朱殿清庞雁李维廉
- 关键词:胞嘧啶代谢显像
- ^(99m)Tc-EC显像用于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初步评价
- 2003年
- 探讨核素99mTc-EC显像在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就诊病例10例,静脉注射99mTc-EC后采集图像,根据影像资料判断梗阻位置,利用计算机处理所得肾图曲线获得两肾功能。结果:10例患者中,患侧输尿管显影6例,其中伴对侧输尿管显影1例,肾图曲线示双肾功能受损3例,患肾功受损5例,患肾排泄不良2例,对侧肾功能受损2例,患侧肾及输尿管未显影5例。与MRI及IVP比较,MRI阳性9例患者中,ECT阳性6例,IVP阳性2例(另1例过敏),IVP阴性7例患者中有4例ECT阳性。结论:核素99mTc-EC显像可从形态与功能两方面提供受试者泌尿系的动态情况,与其它诊断手段互相补充,为受检者术前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 庹培昱贾炜莹庞雁朱殿清朱研佳
- 关键词:梗阻手术定位肾功能
- 超声介导钇-90玻璃微球局部注射治疗肝癌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瘤内注射钇-90玻璃微球(90Y-GTMS)治疗肝癌方法的疗效,为肝癌患者寻找一种更有效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2例共28个肿瘤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入核素90Y-GTMS,进行直接瘤内包埋放射治疗。每个瘤灶内根据瘤体大小,给予0.5~1.0mci?cm3剂量的90Y-GTMS。结果:22例28个肿瘤中,经治疗后89.3%(25?28)的肿块缩小,另3例3个肿瘤,瘤体大小变化不明显,但随访期内亦无增大。本组病例随访3~60个月(平均28.4个月),13例死亡,9例至今生活正常。治疗后1~3个月对12个瘤灶再次行多点位穿刺病理组织活检:9例肿瘤完全性坏死,未见存活肿瘤细胞。结论:核素90Y-GTMS经超声引导下,进行直接瘤内局部注射治疗,此方法对肝癌细胞破坏性大,疗效肯定,安全、简便、省时、痛苦少,是很有效的治疗肝癌的方法之一。
- 朱鹰李秀英朱殿清朱晓琳
- 关键词:局部注射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