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召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硫系红外玻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1年
- 硫系红外玻璃作为一种具有优秀中远红外透过性能的非氧化物玻璃,在红外热成像领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介绍了硫系红外玻璃的特性、制备、微晶化、模压及其应用.
- 坚增运曾召董广志常芳娥何坛陈极
- 关键词:硫系玻璃微晶化模压
- 熔体热历史对Al-10%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Al-Cu合金是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合金.为了提高Al-10%Cu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熔体过热处理和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对Al-10%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过热处理和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能细化Al-10%Cu合金的凝固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熔体在900℃下过热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最大,分别为171.9MPa和2.87%.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明显强于熔体过热处理.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后,Al-10%Cu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被提高到231.9MPa和3.62%.
- 常芳娥何坛高玉社曾召陈极坚增运
- 关键词:熔体热历史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 微晶化对Ge_(23)Se_(67)Sb_(10)红外玻璃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用DSC、XRD、SEM、FTIR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Ge23Se67Sb10红外玻璃组织、硬度和红外透过率随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Ge23Se67Sb10红外玻璃的微晶化主要受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只有当热处理温度超过310℃后,才可用XRD和SEM检测出析晶峰和析晶相。微晶Ge23Se67Sb10玻璃的力学和光学性能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有关,温度低于310℃时,微晶Ge23Se67Sb10玻璃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增大,而其红外透过率随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变化很小;温度达到310℃后,其硬度和红外透过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急剧减小。在310℃热处理70h后,微晶Ge23Se67Sb10玻璃的显微硬度比原样提高了20%、透过率在2~12μm波长区域内仍高达50%。
- 坚增运董广志常芳娥曾召赵志伟李娜方雯
- 关键词:硫系玻璃微晶化光学性能
- 银凝固过程中亚临界晶核和晶体团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 2011年
-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银最终构型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银的径向分布函数、HA键对和最大晶体团簇中的原子数,确定出了银凝固后形成非晶的冷却速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银在凝固过程中亚临界晶核和晶体团簇的平衡结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冷却速度范围内,银熔体凝固后得到的组织是晶体团簇与非晶的混合体,最大晶体团簇尺寸随冷速的增加而减小,当冷速达到一个临界值时,晶体团簇完全消失.银熔体在凝固过程中的晶体团簇及结晶后的晶体是由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构成的层状偏聚结构.该层状偏聚结构起源于熔体中的晶胚,在形核阶段就已经生成,并非在生长阶段才开始产生.
- 坚增运陈极常芳娥曾召何坛介万奇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非晶
- 硫系红外玻璃的微晶化及精密模压成型
- 在红外2~15μm、波长区域内,硫系红外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好、红外透过率高,而且可利用模压成型技术一次成型出满足要求的红外光学元件,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因此在红外激光功率传输,热成像和化学传感等领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越...
- 曾召
- 关键词:红外玻璃微晶结构模压成型